兒童的31個敏感期,告訴你育兒問題的根本(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育兒問題,其實都符合一定的成長規律,都是有某種規律可循,當你了解這種規律或因果關係後,解決問題的辦法將變成尊重寶寶成長的天性。

最偉大的發現

人的成長也存在敏感期

蒙特梭利通過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緻、耐心、系統地觀察後指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

這種能力與印刻現象十分相似,蒙氏將其稱為敏感期。

什麼是敏感期?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

在這期間內,對某一種知識或技巧有著非常感覺。

敏感期的出現使孩子對環境中的某個層面有強烈的興趣,幾乎掩蓋了其它層面,並且在這期間的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

在敏感期內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敏感期很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技能感興趣,然後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不會再出現在同一個時期對相同的興趣點有同樣強烈的興趣感。

敏感期來臨時,要有相應的活動來搭配或培養他們,使得這種能力真正的發展起來。

例如:繪畫。

如果繪畫敏感期到來時,孩子喜歡用鉛筆塗塗抹抹,但大多數大人會從潔凈的角度出發,不讓他們亂塗抹,阻止他們。

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期,讓他畫也沒什麼興趣了。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範圍內,他會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複,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下面,我們就細數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鄭重提醒: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敏感期時間會有所差異,但是如果家庭環境比較寬鬆,沒有壓抑或者特殊經歷的孩子通常會在這個年齡階段內。

1.光感的敏感期 0-3個月

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給寶寶多看黑白圖。

2.味覺發育的敏感期 4-7個月

特點:寶寶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覺到甜、咸、酸等味覺。

建議:添加輔食的開始,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淡,保護好寶寶味覺的敏感程度。

輔食要從糊狀開始添加,慢慢接近大人食物,0-24個月寶寶具體添加食物步驟可以翻翻修爸爸之前發的文章。

3.口腔的敏感期 4-12個月

特點:這時寶寶喜歡吃手,他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議:請媽媽們給寶寶口腔發育的機會,讓寶寶吃個夠,不要無情的把寶寶的手從他嘴裡拿開。

4.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6-12個月

特點:這個時候孩子喜歡扔東西,這時最早的手眼協調發育的標準。

建議:請看護者不要管制寶寶這個行為,在保證安全和不搞大破壞的前提下,讓他扔個夠。

5.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1~2歲 小肌肉1.53歲

特點:喜歡扶、站、努力行走。

建議: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是活潑好動的時期,此時給予他充分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和他一起作許多遊戲運動,使各種肌肉得到訓練,增進親子關係,並且還能使左右腦均衡發展。

在動作敏感期,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還可以增長智力。

6.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特點: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圍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

他常常會做出一些我們不理解的細小動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葉子不停地往花盆裡插,或是擺弄著花手絹怎麼看也不煩,我們不明白的他們卻能從中看到更多的奧秘。

建議:此時期正是我們培養孩子對事物學會觀察入微的好時機,帶著疑問和想法去認知世界,再好不過。


7.語言敏感期 1.5歲-2.5歲

特點: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著嬰幼兒,甚至是胎兒期。

對著胎兒說話,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

建議: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說話,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

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不是病症,那麼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至,不管他會不會說話,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多和他說話、聽聽故事,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自然就開口說話了。

同樣,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學會與人交往。

8.自我意識的敏感期1歲6個月-3歲

特點:區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

主要表現: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漸漸地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這時的孩子出現的最多的現象是劃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出現的年齡2-3歲。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我們只需制止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譴責,也不要去說教,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我們就讓孩子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吧。

(特別提醒: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地過程)

自我意識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我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未來是不是很強大,是否具備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的形成的敏感期。

所以保護這個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就等於保證了這個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人格的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這樣一個能力。

9.社會規範敏感期 2歲半-4歲

特點:開始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參與群體活動,這就說明孩子進入了社會規範的敏感期。

社會規範敏感期的教養有助於孩子學會遵守社會規則、生活規範,以及日常禮節,抓住時機教養,有利於將來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輕鬆交往。

建議:和更多的孩子接觸。

一般2歲半的孩子家長就可以準備入園了,幼兒園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環境。

10.空間的敏感期 3-4歲

特點:喜歡壘高高、三維、鑽箱子等

建議:可以多提供類似的玩具,同時可以在這個機會學習各種幾何圖形,對日後學習幾何學奠定興趣基礎。


11.色彩敏感期 3-4歲

特點: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開始在生活中不斷尋找不同的色彩。

人類認知的發展正是從感覺訓練開始的。

建議:給孩子提供多彩的顏料,及相關書籍,為日後繪畫興趣奠定基礎。

12.邏輯思維敏感期 3-4歲

特點:不斷追問「為什麼?」「天為什麼黑了?」「為什麼會下雨?」「小朋友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等等。

這些問題總是讓家長感到應接不暇,可是孩子卻不管不顧地打破沙鍋問到底。

當我們一次一次地給孩子解答時,孩子開始出現了邏輯思維。

孩子正是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同時也發展了思維能力。

建議:保護好孩子這份珍貴的好奇心,如果家長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時家裡有一套百科全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認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13.剪、貼、塗等等動手敏感期3-4歲

特點:孩子從這時開始真正有意識地使用工具,這又是大多數孩子建構專注品格的最好機會。

無論在教室里還是家裡,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們都非常樂意選擇剪、貼、塗等等這些工作。

從身體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訓練小手肌肉和手眼協調的一項重要工作。

建議: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並勁量不要打擾專心工作的孩子。


14.藏、占有敏感期 3-4歲

特點:開始強烈地感覺占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

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擁有物質並可以自由支配時,才可能去探索物質背後的精神,才可能超越於對物質的占有。

而當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完全屬於孩子自己時,交換就開始了。

與此同時,也就拉開了人際關係的序幕。

建議: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的空間,比如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房間或者區域。

在你進入他的房間或者區域時,一定要徵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告訴您寶寶的31個敏感期!

蒙特梭利最偉大的貢獻之一是發現了:"人"的發展也存在敏感期。她通過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緻、耐心、系統地觀察後指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

你知道孩子「敏感期」這回事嗎?

敏感期是什麼?百度百科對敏感期的解讀是這樣的: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個體對形成這些能力和行為的環境影響特別敏感。孩子從呱呱落地到會走路、說話、吃飯、寫字……孩子們都是...

0-3歲寶寶成長中的八大敏感期

當孩子漸漸長大,「小可愛」似乎變成了「小麻煩」:一不滿足就嚎啕大哭,愛咬人,打人,吃飯要追著餵等等,父母的願望與孩子的實際行為有時相差很遠……這往往是由於父母沒有在寶寶成長的各個敏感期提供正確、...

徐小改:幼兒的敏感期(一)

蒙特梭利最偉大的貢獻之一發現了:人的發展也存在敏感期。她通過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緻、耐心、系統地觀察後指出:幼兒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幼兒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