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小心打破豆奶瓶,媽媽居然這麼做,在場的人都怒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吃頓午飯,內心忍不住shock了一陣。

和同事正吃著飯,餐館前台「砰」地一聲,一個五歲左右的小男孩不小心把豆奶瓶打掉了,碎一地的玻璃渣,與此同時,從旁邊的座位上「嗖」地站起來一剽悍的女人,她疾步過去拿著書包重重摔到男孩的背上,「信不信我打死你!」,「把玻璃渣撿起來!」「你怎麼那麼愚蠢?」「今天你不許吃飯!」「你是啞巴嗎?不會說話嗎?」……整個餐廳的空氣瞬間凝滯,只剩下這女人的咆哮,顧客齊刷刷且心照不宣的眼神,及男孩靜得出奇的表情,面對母親的暴力,他連哭泣和表達的勇氣都沒有了,也許沉默才是他對於反抗母親最好的武器。

作為一位母親,當我的小孩摔壞了東西,我會說「碎碎平安!」,然後,把鋒利的渣子處理掉,跟他說沒關係,下次當心些就好,絕不會因為這樣的小事破口大罵和一頓爛打。

在生活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景象:

孩子被比她小的男孩推了一下,孩子試著用手去還擊時,結果弟弟哇啦大哭前來告狀,說姐姐推他了;孩子辯解說,是小弟弟先推我的。

孩子媽聽了,又是大聲咋呼著對她說:誰讓你推弟弟的?弟弟小、讓著她,你不知道嗎?孩子聽後,氣呼呼的小嘴撅起來,一句話也不說。

孩子跟小朋友玩得正海,不小心踩到泥巴,跑到媽媽面前求助,卻被劈頭一頓大罵:你多大了,這麼不小心,怎麼這麼笨,蠢死了......

家長和孩子互動時,孩子不聽家長的指令,家長就生氣的告訴孩子,我數三聲,如果你再不聽的話,小心我……,小心什麼呢?無非是對孩子的威脅、恐嚇。

比如說:我就走了,我就抽你,我不要你啦,以後別再叫我媽媽或爸爸了。

每每看到這樣的事情,我都禁不住問自己,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有效嗎?

我不敢苟同,因為,屢屢我聽到這樣的聲音,我都感覺到對孩子是無比的不公平。

孩子由於擔心這種恐嚇、威脅的發生,於是違心的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事。

家長於是還暗自得意,感覺這種方法堪比教育的靈丹妙藥,屢試不爽。

許多孩子在家長的"淫威"下,只能沉默以對,不敢多言。

漸漸你會發現,那些孩子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而很多家長還在怪孩子性格不好。

孩子也許暫時不敢反抗。

但等到他有一天能夠掌控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法寶失效了,孩子會變得變本加厲。

因為孩子壓抑的太久了,想要爆發。

所以當我們看到現實中很多父母和孩子關係出現問題時,我都在想問題的背後不是在現在,而是你一早就在醞釀問題,這些只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結果而已。

在我眼裡,小孩永遠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他的思想、他的尊嚴,及他的人格。

這些,神聖不可侵犯!一味強勢的干預威脅,只會給孩子心理埋下陰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中容易犯的6個錯誤

家庭教育相對學校教育來說更關鍵,因為在潛移默化的生活習慣中,孩子在耳濡目染眾形成了各種性格、養成了各種習慣,還有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以及一些所謂的規則也影響了孩子對父母的態度以及人生價值觀。作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