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個叛逆期

你想不到的可怕的兩歲左右

在兩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Ta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經常令人素手無策的「小惡魔」。

這個時期很容易識別,因為Ta的口頭禪是「不」,無論你說什麼,回答永遠是一個大寫的「不」,以挑戰你的指令為樂趣,並且樂此不疲。

比如:「睡覺!」「不睡!」「吃飯!」「不吃!」「回家!」「不回家!」「說再見!」「不再見!」,等等。

有的情況,孩子的叛逆期也會提前,有的孩子1歲起就開始有叛逆的傾向。

這是因為Ta的生活環境中,總是有人命令他不要這樣不要那樣,於是他的「不」就會比別的孩子提前。

所以,跟孩子交流的時候,要避免說過多的「不」,因為過多的「不」不僅會讓孩子的叛逆期提前到來,而且持續時間也會比一般孩子要長,最重要的一點是無形中還會限制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在這一時期,而且孩子雖然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在與人交往中,他不知道怎樣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這一時期,也是孩子容易出現攻擊別人的第一個階段

比如當別人搶他玩具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搶過來,或者一言不合就動手。

孩子攻擊別人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這個年齡段同時也是手腳敏感期,其二就是因為他強烈的自我意識找不到正確的表達方式,因此就會有防不勝防的攻擊別人的行為。

應對孩子的這一叛逆期,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一旦孩子在家長這裡尋求到了接納,Ta就會平穩地度過這一時期。

具體可以參照以下技能:

1.不要凡事都商量

不是要接納孩子麼?商量還不對了?很多家長,愛孩子,很想對孩子表達善意,於是凡事都喜歡跟孩子用商量的語氣。

家長跟孩子的界限不清,孩子又缺乏獨立自主的意識。

比如「我們去吃飯好不好?」「我們一起刷牙好不好?」這個時候,毫無疑問,一定會得到「不好!」的答案。

由此,引起了本來可以避免的衝突,接下來就是大人生氣,孩子哭泣,哭哭鬧鬧而收場。

2.提供選擇方案A or B

如果不想得到否定的答案,那麼有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就是選擇題,因為在面對選擇題的時候,我們絕對不會說「不」。

所以在給孩子提要求前,先要找出自己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出兩個選項A還是B!比如「你想吃米飯還是麵條?」「咱們現在回家,還是五分鐘後回家?」……(額,滿滿的都是套路呀)

當然,不是每個小孩都會按套路出牌,畢竟他們的思路還是開闊的。

他們常常會給出第三種答案,如果要求合理,那可以滿足,如果要求不合理,那麼對不起,只有兩個選項,這時候,需要一本正經地說。

畢竟,小孩也是很有眼色的,他們會不斷挑戰你的底線,但是一旦碰到警戒線,他們還是會選擇聽從家長。

這樣做的話,大方向定了,還給孩子一個自由發揮的小空間,既滿足了孩子自我發展的需求,又不會引起什麼無法收拾的後果。

3.沒有人喜歡聽到命令的語氣

命令常常是因為沒有時間,因此我們會簡單粗暴地提出我們的要求。

但敏感的孩子會覺得,「我就想挑戰一下不執行命令,別想讓我做什麼。

」媽媽們經常會這樣說「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如果你想達到目的,首先要改變說話方式,比如:「玩具們要回家啦,被丟在外面好可憐!」「這個玩具迷路了,你能不能幫他找到家?」

家長簡單粗暴,孩子自然桀驁不馴,於是一幕幕「以暴制暴」在上演,家長每天筋疲力盡,孩子每天水深火熱。

4.預留出一個接受時間

每次做事情之前,給孩子預留一個準備的時間,讓他把手邊的是事情做完。

雖然我們常常說尊重孩子,但是很多時候仍然是忽略孩子的感受的。

孩子正在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經常被我們粗暴的打斷。

就算玩,也算孩子的「事業」,所以喊停之前給他預留一段反應的時間。

舉個栗子:要出門前,「5分鐘後我們出門去哦!」吃飯前,「5分鐘後我們開飯!別忘了洗手!」

接受不是一個動作,而是一個過程。

如果預留了時間,那麼接受就會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5.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

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人帶孩子。

要知道,孩子屬於一個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義務對孩子的教育負責。

每個家庭成員都與孩子不同的方式交流,比如爸爸可以跟孩子玩,不需要講什麼大道理,只要陪他各種玩,在玩的時候,讓他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玩勝負遊戲的時候,要讓他了解公平等。

跟長輩交往時,學會尊重長輩,節儉、謙讓等好習慣。

潛移默化遠遠比說教更有用,對孩子也會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第二個叛逆期

7-9歲的小大人兒

孩子剛入小學,相比幼兒園以玩為主,老師介入比較多,小學是一個新的階段。

他們不再是幼兒園時被老師照顧的無微不至的小孩子了。

他們學習到了各科的知識,於是覺得自己是小大人了。

忽然覺得,老師懂得好多,爸爸媽媽的話並不是全對的。

他們迫切的想要自己做決定,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於是在生活中就表現出跟大人「唱反調」。

孩子的心理發生了變化,父母的教養方式當然也要跟著變。

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空間,所以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方式也要多種多樣,最重要的是,不要急於給孩子要求和指令,要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和觀點。

這一階段,他開始有自己的主張,並且堅持自己的主張。

有時候,會堅持穿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

有時候,會堅持自己笨拙可愛的做法……他們宛如初生牛犢,一定要證明自己的力量。

這一時期的孩子,很多的精力都會用在與父母對抗上,他的學習的成績可能會很不穩定。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恰當的引導,他的性格會更加暴躁,變得更加叛逆。

做家長的我們可以適當地放權,很多事情都可以直接教給孩子。

他們已經是比較靠譜的小幫手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主。

他們可以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準備早餐,自己選擇喜歡的興趣課……家長只要在旁邊監督,適時給予指導就可以。

這樣一來,不僅化解了雙方的對峙狀態,孩子還會有被尊重和信任的感覺,做家長的也會比較輕鬆愉快。

第三個叛逆期

以為自己已經是大人的青春期

進入青春期,孩子成長很快,Ta的身高猛增,但是心理還尚未發育成熟,於是在生活中常常會遭遇挫敗感,永遠都是「別理我,煩著呢」的狀態。

這個時期孩子的明顯特徵是:好面子、自尊心強、而且容易被別人影響。

他們想用挑戰父母權威的事,來當做自己的獨立成長宣言。

如果這個時期,家長還試圖用權威來迫使孩子屈服,別做夢了,如果你這麼做,孩子的叛逆會變本加厲,親子關係的惡化一般都在這一階段,所以要格外注意。

我們要開始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平等的對待。

對於孩子獨立所做的決定,要儘量給予支持,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就算不支持,也不能馬上反對,要緩緩圖之。

也有很多家長認為,這一階段,可以完全放手了,只要給足夠的金錢支持就是最大的愛了。

放手是沒錯,但是要像放風箏那樣,風箏可以飛的高,飛得遠,但要有一根若有若無的線拿在手裡,確保孩子在廣闊的天空不會迷失掉方向。

這個時期,關心孩子不要事無巨細,一般一個月選三四個問題,跟孩子集中談一次心。

在談的時候,不要長篇大論,只抓要點即可。

說的越少,孩子的關注點會越集中,才會真正走心,說的多了反而無用。

除此之外,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去看看,世界那麼大,一起去看看!去感受一下不同抵禦的風俗民情,接觸和認識不同的人,感受著名高等學府的氛圍……也可以給孩子一份青春期書單(戳藍字查看連結),在閱讀中Ta也能感受世界的廣闊。

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夫妻的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家庭氛圍如果是硝煙瀰漫,孩子更容易叛逆。

雖然我們常說:父愛如山。

但此山可不是要杵在那裡一動不動。

父親的理性和信任感在這一時期更容易贏得孩子內心的認可,如果有個焦慮的母親,那麼沒什麼比父親的參與更能讓母親放鬆,為孩子營造更加健康的成長環境。

最後,不得不說的:叛逆不是犯錯,只是青春成長的一個必然過程。

它不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高度,只是孩子成長中自我認識、自我發展的一個過程。

作為家長的我們,無需過分焦慮,只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真心的接納,有策略的去引導,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遇到孩子叛逆你可以這樣做

孩子的降臨,給每個家庭帶來了莫大的歡樂,成長過程中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也是屢見不鮮,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而且還不止一次。很多人都為孩子不聽話而傷腦筋,其實不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到了叛逆期。...

對待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其實so easy!

所謂叛逆,其實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孩子來說那是他成長的標誌。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該這樣管!第一個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