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錦囊:寶寶3歲開始逆反,怎麼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標題:寶寶3歲開始逆反,怎麼破?

葉女士最近很是頭疼,3歲多的兒子彬彬越來越頑皮了,什麼事都喜歡跟她對著幹,越是叫他不要去做的事,他偏要去做;讓他往東,他卻偏往西;有時批評他幾句,不但不聽,反而頂起嘴來了,氣得葉女士打也不是,罵也不是。

以前乖巧可愛、惹人喜歡的彬彬,怎麼就變得這麼叛逆難管了呢?

這就是他們「心理上的第一個獨立期」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朱冬生主任醫師介紹,在育兒過程中,有一些家長會發現,孩子長到兩三歲之後,開始不像以前那樣乖巧,他們變得很有個性,有時還會有與父母對著幹的逆反心理,就像上文提到的彬彬一樣,這讓很多父母都頭痛不已。

其實,幼兒的這個逆反期,是他們心智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的現象,隨著幼兒知識經驗的增長、主觀能力的增強、個性和獨立性的發展,「每個兒童都會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表現出逆反心理,這就是他們『心理上的第一個獨立期』。

」朱冬生說道。

這個時期的他們開始對於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再凡事都表現得言聽計從,而是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

家長如果不了解幼兒的這種心理發展特徵,對幼兒的這種逆反行為採取打罵等強硬態度,可能反倒會讓他們的逆反心理變得更加強烈,甚至產生憤懣情緒,或者是在父母的強硬高壓態度下,表面上變得好像以前那樣乖乖的,但從此卻影響了雙方以後的交流,孩子變得壓抑自我、唯唯諾諾、膽小怯懦的。

也有一些家長,他們對孩子的這種逆反行為,實在沒轍,只好妥協退讓,聽之任之,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則容易養成任性的性格。

當孩子說「不」,家長不要輕易斥責

那麼,家長該如何對待寶寶的這種逆反行為呢?

處在逆反期的孩子,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什麼事都想去探索一下,有著渴望接觸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而且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他們渴望在父母面前得到更多的肯定。

所以,朱冬生建議,當聽到孩子說「不」的時候,家長先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就呵斥、打罵孩子,這樣很容易引起他們的不滿情緒。

如果父母這也不讓做,那也不給干,嘮叨得沒完沒了,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因厭煩而更加激發了逆反的心理。

父母可以做的是,耐心地傾聽一下他們說「不」背後的原因。

如,孩子執拗地想做某一件事時,家長可以先了解下孩子為什麼非得這麼做,如果這個要求不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時,家長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與孩子一起做,以慢慢訓練孩子的能力,並在一起做的過程中給予孩子適當的表揚、鼓勵和指引,這樣,既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讓他們慢慢學會各種技能。

但幼兒畢竟還不具備像成人那樣瞻前顧後分析後再行動的能力,他們往往是憑著自己一時的興趣,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不能一一應允,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長可以先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如果孩子還是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時,家長也不能輕易妥協,以免養成孩子日後驕縱、任性的性格。

總之,對於處在逆反期的孩子,家長需要耐心地正確引導,以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這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通訊員 林惠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發脾氣怎麼辦?5大妙招來應對!

現在有很多寶寶在生活中表現出任性的行為:愛頂嘴,我行我素,執拗,甚至動手打人。面對大哭大鬧愛耍脾氣的寶寶,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變得束手無策。那麼,引起寶寶任性的原因有哪些?爸爸媽媽又應該如何與任性寶...

面對幼兒的任性 你的教育方式正確嗎

幼兒的任性調皮讓所有的父母頭疼一件事。任性的孩子通常藉助在地上打滾、不停地哭鬧、亂扔東西等行為來表現他們的情緒,讓父母十分為難與難堪。這時候幼兒和父母就產生矛盾了。那麼面對寶寶的任性行為,作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