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的幼兒園教育名列世界前茅:那些令人目瞪口呆的細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這句話深深地影響了戰後的日本。

別說日本仔變態,他們教育幼兒確實有一手。

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是為了教孩子學會「笑」和「感謝」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

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

學習的重點居然是教孩子如何學會笑和如何學會說謝謝。

雖然沒有多少知識性教育,但是孩子通過綜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藝術和閱讀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這的確很令人出乎意料。

佛教思想傳遞「感恩的心」

日本寺院的周圍通常建有幼兒園,寺院的主持又兼任幼兒園的園長,這在日本各地都是非常常見的。

幼兒園每個月都要到寺廟裡受一次教誨,園裡最重要的節日一定要拜佛,日本人相信,從小對孩子進行佛教思想的浸透,會使孩子擁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運動會沒有個人冠軍、

不到一歲的孩子入托也要參加運動會,並且只有團體賽,沒有個人單項比賽,最終只有勝利的團隊,沒有勝利的個人,但是體力和勇敢都是練出來的。


完全混班教育

在9點30之前,3點30之後,全園的孩子都在一起,而且在院子裡,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趕大孩子,玩得很開心,孩子們真正能感覺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覺,孩子們的成長感特別明顯。


大便從娃娃抓起

一歲半左右就開始進行使用便器的訓練,在孩子專用的廁所,放著一大排沖水便器,孩子一入托就通過保育員人盯人的訓練方法,學習正確使用廁所和情節身體的方法。


一年到頭數不清的活動

一年到頭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觀察多少次動物和植物,除此之外,撿橡子了,打年糕,開運動會,為社區演出,過園節了,開發表會了,去拜寺廟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


所有包,自己整理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兒園就要媽媽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

書包、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等等,而且對於包的大小也有規定,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地縫製出來。

日本家長在接孩子下幼兒園的時候,手裡一律空著,各種包都是由小孩子拿著。

這在中國家長眼裡簡直難以接受,如果孩子累壞了怎麼辦?拿不動怎麼辦?由家長代勞拿東西倒是普遍現象。

而日本家長認為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而鍛鍊孩子的責任感和吃苦能力。


日本的整個社會對教師非常的尊重和認可的,家長從不會因孩子在幼兒園運動受傷而責備老師,反而因自己的孩子給老師添麻煩而道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