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幫孩子改掉磨蹭拖拉的毛病,這3種方式無效果?值得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認識的孩子父母,幾乎沒有不為孩子磨蹭、拖拉犯愁的。

一位爸爸就這樣說,自從孩子上幼兒園以來,每天早上就跟打仗一樣,孩子各種磨蹭。

早上起床要喊N遍,洗臉刷牙穿衣也要催,實在忍不了了只好幫她穿好,扛出門去——我也不想代勞,也不想來硬的,可是不扛不行啊,要不然肯定遲到,孩子上幼兒園遲到,我上班也要遲到。

有天早上,實在出門晚了,我就抱著女兒一路狂奔。

快到岔路口時,被幾個人攔截下來——他們懷疑我拐賣孩子。

我哭笑不得,上氣不接下氣地大喊:「我是她爸爸!快別攔著我!只有幾分鐘就要遲到了!!」可人家不信。

要不是女兒喊了一聲「爸爸」,我估計還真脫不了身。

晚上睡覺也是,刷牙洗臉、講故事、拉窗簾等睡覺儀式都做完了,她還要在床上折騰很久才睡下。

說多了都是淚啊!快給我支個招吧,告訴我到底怎麼才能讓孩子不磨蹭不拖拉啊!

在多數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磨蹭沒有比較好應對之招,一著急就催促、代勞了。

怎麼破?

關於孩子的拖拉、磨蹭,心理家研究發現,更多受限於孩子的認知水平發展。

如果父母在不了解孩子認知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孩子做事慢的現象做出過度干預,反而加重了孩子的「拖延」、「磨蹭」。

美國著名的格塞爾人類發展研究所,對數千名孩子做了四十多年跟蹤,詳細研究兒童行為的變遷與發展,總結出孩子時間觀的發展規律:

  • 一般地,孩子在2歲半到3歲的時候,時間觀念開始迅速發展。

    對「現在」「過去」和「未來」的事情,一般都能很準確地說出。

    在此以前,雖然他們對先後次序的觀念有了初步萌芽,但都十分愉快地生活在當下,對於「過去」和「未來」感覺都不強。

    不過,對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來說,掌握時間概念比較困難,因為時間是很抽象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

    所以專家建議,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最好用掛曆、日曆等方式把時間具體化。

  • 4歲孩子對於一天之中要做的事情,以及每件事情前後的時間關係,大多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理解。

    他們能說出哪天在幼兒園做了什麼,但是,大多數4歲孩子還不能準確地說出他們什麼時候上床睡覺、吃飯、起床、去幼兒園等。

  • 大多數5歲孩子,已經能夠掌握成年人常用的與時間相關的詞彙,他們已經分得清過去與將來,知道一天之中跟他有關的事情和時間上的相互關係。

  • 6歲的孩子對時間觀念的理解自然比過去更加透徹和深入,對時間順序這一概念的了解也伸展得很遠,他們尤其喜歡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

    不過,即使長到了6歲,大部分孩子仍然不會認鐘錶,對於10分鐘大約是多長時間沒有什麼感覺。

    因此,你如果告訴孩子,他還可以再玩20分鐘就該如何如何,基本上就等於白說。

    更好的做法是,在20分鐘結束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提醒,比如給他上個鬧鈴,或者告訴他「時間到了」,或者讓他看掛鐘上的大針已經指到了那個地方。

  • 7歲孩子對時間的感知,不論是興趣上還是能力上,都有了一個飛躍。

    他們已能夠認出時鐘錶盤上的時間了,而且還能說出現在是幾點幾分,知道一個小時有多少分鐘。

    不過,即使他們對時間的感悟力日漸增強,7歲孩子做事情卻是典型的磨磨蹭蹭,他們做事情的時候,經常會拖拉到一段時間快用光了的時候,才會趕緊匆匆忙忙做出來。

  • 孩子拖拉的現象一般會在8歲左右得到改善。

    8歲的孩子比以前更加懂得遵守時間,他做事情比以前迅速得多。

    這使得他不再像過去那般苦於無法按時完成任務,他們現在可以做到按時上學,也知道守時,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孩子拖延、磨蹭,父母這麼做效果差

基於不同階段孩子的認知特點,我們會發現,針對孩子的拖延、磨蹭,這幾種方式是無效的。

  • 催促

孩子並不會因為父母催促而快起來,相反,催促多了可能會給孩子帶去無助的感覺,讓他反覆體驗到「我好像很難達到父母的要求」的挫敗感;或者讓孩子變得逆反,乾脆更慢一點,跟父母對著幹。

  • 代勞、包辦

代勞、包辦會導致孩子不做主動加工,只做自動加工。

他們可能會把每天上學、起床睡覺、吃飯穿衣、學習看書,都看成是父母的事情,與自己無關。

時間一長,他們還可能形成一種思維定勢——雖然做事慢會被爸爸媽媽罵,但只要我裝聽不到,他們都會替我做的!

這樣下去,父母越來越累,而孩子也少了很多鍛鍊機會,做事能力變弱,想快也快不起來了。

  • 貼標籤

當孩子做事慢的時候,父母看得著急了,經常會不經意地說給孩子貼上「磨蹭」「拖拉」的負面標籤,如「你就是遺傳了你媽媽/爸爸的,做事磨蹭」「你是世界上做事最拖拉的孩子了」「你這個磨蹭孩子,我該拿你怎麼辦」……

然而,這樣的話說多了,不僅不能讓孩子變得更高效,反而可能強化了孩子的磨蹭心理,做事更加快不了了。

根治孩子磨蹭,父母有妙招

到底有沒有辦法,可以愉快地讓孩子的節奏和大人儘量合上拍呢?

和孩子玩比賽的遊戲

如,每天早晨起床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寶貝,看我們兩個誰穿衣服穿得最快;看我們兩個誰先到達洗手間去刷牙……」

當你和孩子建立了這種競賽關係時,孩子就能意識到時間的緊張,並且想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速度——每個孩子都有想變得更好的意願,在比賽中,他會自動變得更快一點,試圖戰勝你。

(小提醒:跟孩子玩這種比賽遊戲,要多讓孩子贏,父母適當示弱,並給予孩子及時鼓勵。

陪伴孩子共同完成某件事

可如果孩子本身就是慢性子,你說比賽他也快不起來,這時,我們就最好放低自己的節奏,陪伴孩子共同完成某件事。

在陪伴的過程中,可以用語言進行鼓勵,比如「寶貝,媽媽相信你能穿好的,一步一步來。

中間可以再提醒孩子,「嗯,已經穿好一隻袖子了,媽媽一定能夠很快看到你穿好衣服的。

就這樣,我們並不催促,但是過程中,給孩子一個稍快的節奏,讓他能慢慢按照大人的節奏去努力。

等他再大一點,就慢慢地快了。

引導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孩子再大點(六歲以後),已經能夠看懂時鐘了,我們還可以帶孩子一起製作一個「時間表」,跟他一起學習時間管理。

  • 首先,讓孩子知道時間點和時間段的概念。

比如,孩子要在10點之前睡覺,這是一個時間點;但是刷牙需要5分鐘,洗澡需要20分鐘,這是時間段。

如果孩子問你「一分鐘有多長」,你可以讓孩子自己不快不慢地數60下。

讓孩子對時間點和時間段有清楚明確的概念,並且知道做每一件事情需要多長時間,有助於他更好地計劃時間。

  • 第二,讓孩子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排出主次,並建立要事第一的規則。

比如,從放學回家到晚上睡覺前的這段時間,我們要做的事情一般有:做作業,看書,看動畫片,刷牙,洗澡,睡覺……那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按照這些事情的重要性排出先後,並根據要事第一的規則合理安排時間——哪件事情最重要最緊急,最先做,哪件事情不那麼重要或不那麼緊急,可以後做,在每件事件上分別計劃花費多少時間。

  • 第三,父母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扮演提醒者和監督者的角色。

剛開始做時間管理時,我們可以在每個項目時間快到時,提前幾分鐘去提醒孩子。

不過,孩子如果有項目沒在計劃時間內完成,也不需要做過多指責,我們只需要在睡前和孩子一起對每天的時間管理情況做出評估,並適時地給與表揚就好了。

「你今天做作業比昨天快了10分鐘」「你今天睡覺的時間比昨天晚了幾分鐘」「你今天每一件事情都是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做的,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這樣的話,能讓孩子更確信時間管理的好處,從而將時間管理堅持下去。

不過,雖然上述方法能夠遵循孩子身心發展規律,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磨蹭、拖拉的現象。

但不管怎樣,孩子在七八歲之前,可能都無法從根本上改善這一現象。

我們需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

如何應對孩子的拖拉磨蹭?前兩天講父母專業課,其中一個環節是父母們通過視頻對孩子們提出希望,有三分之一的家長對孩子說,希望你早晨不要磨磨蹭蹭。以下這些畫面是不是很熟悉:好容易把孩子從床上「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