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很差的父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晚上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泳池起衝突男孩家長追至單位 女醫生不堪壓力自殺http://news.ifeng.com/a/20180828/59984170_0.shtml。

大概的信息是,兩個13歲的男孩子在游泳池裡可能摸了新聞女事主的屁股,然後女事主要求他們道歉,但是兩個男孩不僅不道歉還對著她吐口水,做鬼臉,女事主的丈夫看不過就過去動手打了男孩。

這時候,被打男孩的家長們趕過來,雙方就懟上了。

在調解過後,男孩的家長們依然繼續在網絡上發布具有輿論導向的視頻,和去女事主的工作單位去鬧,於是女事主在承受不住各方面壓力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

本次,我們不討論網絡暴力,不討論女事主心理素質,不討論事件的羅生門現象。

我們說說熊孩子的養成,和熊孩子養成背後的父母教育。

首先,我想問一個問題,小孩子天生就是善良和純真的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有時間段的區分。

當小孩子剛出生,以及出生之後還在蹣跚學步,還在牙牙學語的那個時段,因為他們接受的外界的信息,比較單一,而且比較純凈,因而經過他們內在的接收輸入和解碼輸出系統運作之後,他們再來反饋到外界身上的言語和行為,是很少具備有破壞性的。

故而,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善良和純真的,他很大程度上受限於身體的發育快慢的狀況。

但是等到小孩子發育到已經能正常平穩的走路和說話的時候,這也正是他們對外界的信息充滿好奇和接收能力最強的時候。

這時候,外界給予他們的信息,他們是不會經過有意識辨析才去接收的,大多情況下總是基於生物性的本能。

所以,當一個一直扮演撫育者角色的人經常在他身邊說話,或者談論一些事物的時候,這是他建立他自己認知的最早的開始。

所以我們就不會覺得很奇怪,當總是奶奶帶著的孫子,奶奶對爺爺大聲呵斥的時候,孫子對爺爺態度也是跟奶奶相近的。

而這個養育的過程,如果身為孩子的父母,不加留意和糾正,以後就為熊孩子的養成埋下了隱患。

我們在回到這個新聞事件里,兩個13歲的男孩,在觸碰到了女事主之後,我們這裡只能用觸碰,這樣在事情真相不明朗的情況下,是出於中立態度的考量。

就是說在觸碰女事主之後,如果真是無意之舉,自小得到良好教養的孩子,一定會首先向當事人道歉。

但是在觸碰了之後,在女事主的要求下,不僅不道歉,還對其吐口水,做鬼臉。

這顯然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了。

請大家注意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13歲的孩子,吐口水,做鬼臉。

我們知道,13歲,這個年齡段,已經是處於青春期了,對於性也有隱約的躁動了,對於異性的身體,也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應了,但是他們在事情發生過程中的表現,卻還是吐口水,做鬼臉,這些舉動一般就存在幼兒期,小孩子對外界表達情緒的一種行為反應。

一般來說,這樣的行為造成的破壞性是不大的。

這恰恰也說明,這兩個男孩子,他們的心智發展和年齡是不相匹配的。

而孩子的心智發展和年齡不相匹配,那就說明,他們在這個養育的過程當中,被人為的阻擾了。

或是父母的溺寵,或者別的長輩的偏愛。

從新聞的報導說家長後面還發布了片面的視頻,以及鬧到女事主的單位,最後在女事主自殺之後,小孩的母親說的那句話「我們也沒想到她會那樣做」可以知道,這種家長巨嬰性的任性,然後傳導給孩子心智滯後的行為和認識,一定是實錘的。

因為父母本身沒有具備有處理矛盾事物的合理辦法和正確原則,所以,當他們在養育小孩的過程中,必然是不可能在小孩子對待一些事務上的處理給他們劃底線和講明原則的。

舉個例子;小明是個五六歲的小男孩,這天午飯過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大家子都在坐在沙發上聊天,期間小明因為感到無聊,然後纏著奶奶帶他去外面玩,奶奶說,現在外面太陽很大,很熱,我們等下再出去,可是小明就是不肯一直鬧。

這時候,爺爺說,大太陽哦,曬了會頭疼哦,小明於是轉向爺爺吐口水和踢爺爺。

當然,奶奶和爺爺都是寵愛孫子的,不會把孩子的這種行為放在心上,那麼這時候,坐在一旁的父母該怎麼做呢?

我見過的大概也就兩種父母。

A父母,因為也疼愛孩子,加上本身對待自己的父母向來也不是很尊敬,就會在一旁對小孩子說一兩句,乖,不要鬧了,等下爸爸媽媽帶你去。

他們並不會有實質性的行為去制止小孩子對爺爺的踢打。

B父母,會覺得,小孩子對著長輩吐口水和踢打是不尊重長輩,是不對的一種行為,這時候,有可能會是父親給予孩子警告,警告不聽之後,再施加適度的暴力,然後再由母親唱白臉,在孩子情緒平穩之後告訴他,為什麼爸爸會打他,孩子就會在這一打一罵一解釋之中,明白了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不能冒犯長輩,是父母給自己劃出的底線和原則。

父母可以打罵孩子,但是前提是在打罵之前,自己要把打罵的原由理清楚,在打罵孩子之後,找到合適的時間並加以解釋。

只知打罵孩子,不解釋,那麼孩子就容易叛逆,並會在成長的過程中把暴力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有效手段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

昨晚閒逛超市,在排隊結帳的時候,看到前面有一家三口,爸爸在排隊結帳,媽媽和小男孩去挑選兒童牙膏。

過了一會兒,媽媽拿了兩盒牙膏回來,一盒小獅王,裡面配有一個小汽車,一盒雲南三七。

媽媽跟爸爸說,兩盒都要吧。

爸爸兩盒都拿來看了一下說,就要雲南三七,小男孩緊張了起來說,爸爸我想要小獅王,想要小汽車。

爸爸就開始以命令的口氣說話了說,要麼要雲南三七,要麼兩盒都不要。

小男孩一個勁地問,為什麼?

我在他們後面看得有趣,這個父親以粗暴的帝王般的口吻對孩子說,你不能要這個,但是為什麼不能要的問題,我不知道他是沒有想清楚怎麼解釋,還是根本就不屑於解釋。

只徒留孩子呆在那裡,小嘴巴嘟嘟,滿臉的不甘心。

天下的父母都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龍生龍,鳳生鳳。

你想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首先你就必須要優秀。

或許你受限於時代和個人,不是很優秀,那就必須要跟孩子一起去學習,一起去成長,這是最後的辦法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打架,往往照出一個家庭的教養

公眾號:養育男孩(breedboy)作者:魚爸前段時間,有一位媽媽微信給我留言說,孩子打架,被另一個大孩子騎在身上打腦袋。她看到危險,去拉開了。明明是對方孩子的錯,當自己拉著孩子去評理,希望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