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家長最聰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的家長朋友們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比不上別人,那麼福利來了,做好以下幾件事情,家長能夠更好的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在每個階段發生的事情,用科學的方法為孩子做出適時的引導,讓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發展更好。

1.讓孩子有自理能力

現在我們的家長們很喜歡幫孩子做很多事情,殊不知給孩子包辦代替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

這時候也許我們有些家長會問:「孩子太小怎麼辦?」其實都不是理由,對孩子來說,一種好的理念對孩子終身發展有著重大影響,所以在對孩子自理能力這一塊,家長能不幫忙就不要動手。

在孩子能夠自己動手時,家長可以發揮榜樣示範的作用,孩子能夠發揮自己「好模仿」的天性,從而能夠發展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能夠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小到穿衣吃飯,大到制定學習計劃,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都有自己解決的能力。

2.不為孩子做選擇

從小到大我們都是爸爸媽媽給我們做的選擇,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究竟有沒有怨言,抱怨我們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規定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為我們做好了選擇,可是這真的是我們喜歡的嗎?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我們會給孩子選好他的衣服,褲子,選好孩子要去上的興趣班……但是我們都停下來好好想一想,這些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嗎?我們身為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為孩子考慮,讓孩子能夠從選擇自己襪子的顏色開始,從自己生活的小事開始,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

3.支持孩子做出的選擇

可能家長們在孩子做出選擇之後會否定,卻不知道孩子做出的選擇都是自己喜歡的,當他們在選擇自己的興趣班時,家長或許考慮的是以後的生活,全然不顧孩子的興趣。

美國一位開計程車的人是一位哲學博士,他沒有用自己的學位去換取一份高收入,但是卻用自己的興趣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們的孩子也一樣,他們會有很多興趣,我們不能一味抹殺,而是要支持孩子進行選擇。

4.和孩子以朋友相稱

爸爸媽媽都會想要有威嚴,但是結果卻導致了孩子不會向家長說任何事情,從而出現了青春期的叛逆,孩子們會像一位小大人一樣,他們也需要朋友來傾訴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我們家長總是沒有經過孩子的允許翻看孩子的秘密,導致關係生疏。

我們應該做的是和孩子以朋友相稱,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從科學的教育觀出發為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

孩子的智商是先天的,我們後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無法改變其智商,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開發 孩子的潛能,和孩子交友,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做出引導,能夠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前景,以上幾種方法是我們和孩子相處最基本的方法,生活教育無處不在,家長們應該從小抓起,抓住每一個敏感期,給孩子一個科學有效的教育觀。

因為教育是培養人成為社會人的過程,家長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給予孩子更多的建議,有一個科學的教育觀就顯得尤為重要。

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多的應該扮演成為陪伴者,傾聽者和建議者,這樣的家長才是最聰明的家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