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個獨立自由的全職媽媽?我們大大方方談「精神」與「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通過三個全職媽媽的真實故事,分別建立起三個問題。

1,全職媽媽在沒有經濟來源的情況下,如何得到丈夫的充分尊重和理解?

2,如何面對婆媳之間的矛盾?

3,很多全職媽媽非常關心的經濟收入問題,一邊帶娃一邊賺錢有什麼方法?

我們圍繞著三個故事三個問題一起把全職媽媽生活的「結」逐一解開,或許在裡面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縮影。

案例一,當我的世界是個無底洞

我第一胎生了個小男孩,全家歡天喜地的,兒子兩歲時,我們琢磨著二胎的問題,如願懷上了,得知是雙胞胎,後來順利產下兩個女兒後發現她們的身體並不是很理想,我離職當了全職媽媽。

兩年過去,我完全放下自己工作上的野心,心無旁騖的相夫教子。

直到有一天發生了一些意外,最小的孩子手指被燙到,丈夫看到孩子手指起了水泡,脫口而出:「你一天到晚專門看孩子,怎麼就那麼不小心呢?」「你把你上網買衣服的時間來多守著孩子不行嗎?不給我省點錢就別提了,現在弄痛手你都不知道!」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話重重地刺痛了我的心。

這件事就像一根導火線,把我內心的敏感全都抽出來了,突然發現,原來無論我怎麼做都我跟丈夫對「全職媽媽」的標準預期有著巨大的鴻溝,我越來越壓抑,甚至會想: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生孩子。

隨著丈夫事業的上升,應酬的增多,我竟然把他也懷疑起來了。

平時照顧孩子已經筋疲力盡了,每到晚上我就哆嗦起來,害怕自己眼界限於家長里短的細碎,害怕成了與社會脫節的老土大媽,越想就越覺得是個無底洞,我怎麼都爬不上來…..

案例中,全職媽媽在日復一日地操心家庭事,出現抑鬱、懷疑、擔心。

老公為什麼在這時吐出這樣的話?一切根源在於丈夫是否認可全職媽媽的價值。

在全職媽媽沒有經濟來源的情況下,如何能抬升自己的家庭地位,讓丈夫充分尊重、理解自己?

一,自我底氣和自信

在照顧孩子的同時要有顆奮鬥學習和追逐理想的心,底氣和自信能為你贏得讚美和尊重。

郭藹明是全職太太,夫妻身家達億萬,並非劉青雲的片酬和廣告費所賺的,而是郭藹明投資有方。

這個當時歷屆最高學歷的港姐,嫁給劉青雲後沒有再拍戲謀生,只是呆在家裡,後來她以公司和個人名義購買了多處物業,還投資店鋪,光投資就賺超過千萬。

關詠荷也是這樣,嫁給張家輝後沒接戲了,她曾說過自己不甘心,於是在家裡學習投資房產,進帳超千萬。

無論是劉青雲還是張家輝,都是對老婆給予極大的尊重,甚至是敬佩。

所以,一切都在於自身的不斷進步。

我若盛開,蝴蝶自來。

即使是照顧孩子,你也可以盛開。

再舉一個真實的案例,媽媽辭職前是財務人員,後來照顧孩子成了全職媽媽,一開始迷茫、失落,後來無意看了一篇文章,是關於古箏學習的,她想起了小時候的音樂夢,於是去訂了古箏,預約上課時間,除了照顧孩子,每天堅持在古箏上下功夫,認真投入到練習中去,現在古箏已進入八級樂曲學習,還自己帶了學生,在家當老師了。

老公理解她一路的努力,對她無微不至。

記得以前看過卡內基的一個故事:兩個伐木工人砍木頭,其中一個整天辛苦勞作不停歇,另一個休息很多次。

最後他們看一天的成果,那個從不休息的工人說:我每次看你休息,為什麼你砍得木材比我多,不公平!他同伴回答:你難道沒發現,我每次休息時都在磨斧頭嗎?

全職媽媽們,問問自己是那個辛苦不停歇的伐木工嗎?請你停一停磨一磨自己的斧頭。

決定家庭地位從來不是以錢來計算,而是你上進活躍、積極學習的態度去擁抱生活。


二,當沒經濟收入時,如何巧妙地管理財政大權從而贏得尊重?

嘗試財政由雙方共同管理,或者全職媽媽一方管理,因為管錢一方需要付出許多辛勞,全職媽媽可以在照顧孩子的同時,去動一下財政方面的「腦筋」,對於個人提升家庭地位是有很大幫助。

以下是兩個有差異的全職媽媽處理財政的故事。

第一個全職媽媽她掌管了家裡的財政,但這位媽媽性格謹慎,消費保守,丈夫大大咧咧,超前消費,他們倆經常為了旅遊、吃飯、買車等問題吵來吵去。

慢慢丈夫開始有自己的存款,隱瞞了許多消費。

另一個全職媽媽她跟丈夫共同管理錢,但主要還是她來負責,除了家裡柴米油鹽大小開支,還幫丈夫處理各種雜事。

她知道丈夫忙,於是花時間精心挑選,給丈夫買的衣服得體合身。

平時停車違章費、幫丈夫交話費。

丈夫生日,特意選購名貴手錶。

過年過節,很捨得花錢在丈夫爸媽身上。

之前買了在規劃地鐵口附近的房子,後來通地鐵房價大漲賣了大賺一筆。

長此下去,丈夫很願意每月高高興興一大筆收入交到她手上。

錢和感情的處理似乎如出一轍。

關於財政,有兩點需注意的:第一,財政透明。

第二,雙方的消費、投資要互相溝通,並非一個人說了算。

其實大多矛盾在於一個字:錢。

然而,更源於另一方錯覺沒受尊重。


三,接納的藝術,在於「忍」

這個「忍」是帶雙引號的,不是凡是忍讓的忍,而是懂輕重,會進退。

很多家庭分歧時必然有的,但如何不做個囉里囉嗦、錙銖必較、眼界狹小的全職媽媽,其實這點很重要,這個直接影響丈夫甚至整個家庭對你的態度和看法。

我的朋友是全職媽媽,她說,丈夫婚前就習慣跟朋友一起去酒吧看球,但現在有了孩子,總是對丈夫晚上出去不滿,過幾分鐘就打電話,還經常翻看他的手機。

丈夫很無奈,經常吵架。

這個完全就是兩人之間的刺,這個刺不拔出來,全職媽媽肯定是越當越困難的。

一段成熟的婚姻要學會接納,去幾次酒吧滿足丈夫的要求,回家有積極的態度對待家庭不好嗎。

如果每件事都崩得緊緊的,丈夫也不會尊重這位媽媽。

像很多全職媽媽都說,生了孩子之後覺得丈夫像「豬」隊友一樣,孩子的事情怎麼教都不懂。

於是抱怨、囉嗦、滿嘴的指導。

那麼何不「忍」一下,閉上自己嘴,讓丈夫摸索一條他專利的道路出來?

面對這個情況,媽媽可以試試這些方法,戒掉囉里囉嗦、錙銖必較的壞習慣。

1. 多鼓勵多支持丈夫。

稱讚爸爸帶孩子帶得很好,說他把孩子的壞習慣都改過來了;

2. 多說孩子愛他的話;

3. 「放手」,鼓勵爸爸獨立帶孩子去玩,甚至去旅遊。

4. 欣賞丈夫帶孩子時的過激或者危險行為,即使大鬧天宮、亂七八糟,也以贊同的態度去包容。

事實上,對於這種瑣碎的接納和「忍」,是對婚姻的成全,當你對他包容,反過來他也會包容你的一切,相互吸引無非如此。


四,雙方的夢想更應該溫柔以待,孩子的事情請歇一歇

平時我們聊天中,話題不要總是孩子。

雖然離開了職場,但可以談論許多職場的事情,利用自己的智慧多給觀點和建議。

聊夢想、見聞、閱歷、趨勢,總之就是不局限於孩子身上的事情。

我們的世界大了,人格魅力就越大,家庭思想格局就更大。

丈夫感受到你「處深閨而不寡聞,身未動而行天下」的厲害。

案例二,偷看淫穢照片的男孩。

這是一個具有代表性而且能夠引以為戒的案例。

場景是這樣的——媽媽被兒子的班主任叫到辦公室里談話,兒子現在讀初一,班主任告訴她,兒子在上課時偷看藏在書本里的淫穢照片,已經是發生過好幾次了,而且平時孩子話語極少,也遠離群體,成績不怎麼好。

媽媽聽後很氣憤,孩子為何變得如此扭曲!

上面只是一個場景,這個場景只是一個表象,深入來反觀這個男孩的家庭,媽媽是全職媽媽,她把所有精力和時間投放到一個獨生孩子身上,平時嚴格嘮叨,孩子一有小狀況就會很緊張煩惱,以打罵強制的方式去改正,如果孩子稍有不爭氣,就覺得全職媽媽的價值就沒有了。

為什麼這個全職媽媽那麼大壓力?大部分源於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婆婆,婆婆平時對這個全職媽媽總有意無意的暗示,丈夫在外辛苦工作賺錢,你就輕鬆在家,理所當然應該把娃帶好。

全職媽媽經常面對婆婆消極的埋怨、被抱以高要求的狀態下,全職媽媽是痛苦的,甚至把痛苦發泄到孩子身上。

通過上述案例,想想我們自己有沒有把個人精力投放到孩子的每件小事上,如果別人家小孩更強,會覺得全職媽媽當得不值?如果有的話,我們把全職媽媽的定義扭曲了,而且把孩子當成了唯一的作品違反天性去強行雕塑了。

在案例中,全職媽媽的這種壓力來自嚴重的婆媳矛盾,這場矛盾甚至傷害到孩子成長上來。

對於全職媽媽,婆媳矛盾應該如何解決?

一,婆媳之交淡如水,同時樹立自己的權威

婆媳關係是個接近無解的千古難題。

數據顯示,四大問題是核心:結婚、買房、裝修、帶娃。

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自從有了孩子,原來還不錯的婆媳關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

全職媽媽更會埋怨,婆婆連我花點錢去買吃的都要管,因為她覺得這是她兒子賺的錢。

關於婆媳矛盾,應該遵循著婆媳之交淡如水的定律。

時間和空間能緩和情緒,給彼此心理獨立,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執。

除了保持距離,重點還是要樹立自己的權威。

包括個人價值的權威和科學育兒的權威。

1,個人價值的權威

以下是一個全職媽媽的真實故事,她是讀法律的,成績優異,過了司法考試,後來考上公務員。

幹了五年後生了娃,她要以自己方法帶孩子,當時她的父母擔心她沒有了穩定的工作,怕她會看丈夫婆婆的臉色,擔心如果離婚,她就沒任何保障了。

後來這位全職媽媽的確用科學的育兒理論帶得孩子健康懂事,雖然她的經濟來源斷了,但婆婆也是從來都尊重她每個決定,為什麼呢?因為她遇到大事或者家庭碎事也能夠從容逐一解決,靠的是她的博學多才,靠得是她的智商和情商。

當孩子兩歲半時,她在家裡開始接CASE,從來每個CASE都不低於三萬,婆婆自然也是對她敬佩。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個做生意的強勢婆婆,家財雄厚,對人對事都很霸氣,一開始大家為她遇上這類強勢的婆婆都捏一把汗,後來她生孩子後也是當了全職媽媽,每天抓住孩子睡覺的時間練習毛筆字,堅持抄寫《金剛經》,這種愛好使她心境平和,接人待物寬厚禮讓。

婆婆在生意上遇到事情煩躁不安的時候,會主動跟她聊天,因為跟她聊天總能讓人舒服安靜起來,強勢婆婆在這個全職媽媽面前變成了一位傾訴者,對她也是尊重厚待。

最強大的女性其實就是這樣子:進,可拼殺職場所向披靡;退,可安身立命穩居家中。

重點是培養自己知書識禮閱歷無數,這是我們的財富和價值,為的也是自己。

這樣子的全職媽媽是很有權威感的,婆婆丈夫兩者都不會看不起自己,只會看到你帶給家庭的額外價值。

2,科學育兒的權威

事實勝於雄辯,全職媽媽要使自己的科學育兒更權威。

自己把孩子帶好,當然了,不是以別人的標準,而是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妥協。

帶好了婆婆就比較容易認同你的觀點,多學習多思考,就算和長輩理論也大有道理。

另外還有些方法:在婆婆眼裡我們還是個孩子,但是權威專家不一樣,我們一邊多說科學育兒理論,一邊與婆婆去聽權威專家的講座,她們就會信服你了;把育兒書放在容易發現的地方,讓長輩自己去發現學習;吃飯或有空,在他們面前播放一下專家講座語音或視頻,讓他們聽到,原來跟媳婦教育理念是一致的!那麼他們慢慢也會信服。

除了對自己的信服,當婆婆是感知到科學的理論時,平時的溝通也會順暢很多。

二,換位思考

全職媽媽跟婆婆產生矛盾,加劇自己心理負擔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個方面,總覺得婆婆嫌棄自己,嫌棄自己沒經濟來源,沒地位,要依靠她的兒子。

第二個方面,自己嫌棄婆婆,覺得在養孩子這件事上,婆婆還是堅持老一套,很不科學。

先說第一個方面,我們覺得婆婆嫌棄自己的,怎麼應對?

1. 換位思考,婆婆緊張兒子相關的一切是可以理解的,有時候問問自己是否過於敏感,或許婆婆只是表達不當,並不是心不好。

2. 如果我們能做上美味的佳肴、點心,可以多做給婆婆嘗嘗,她會感受到你的孝心,放心兒子被你照顧得好好的。

如果插花技術尚可,也可以把婆婆家布置得溫馨浪漫,婆婆會覺得你孝順,估計你對丈夫對孫子肯定也是很用心的,婆婆也放心了,不會多說什麼。

再說第二個方面,我們嫌棄婆婆的。

換位思考,不論長輩帶孩子的方法如何,肯帶都是出於好意的,是一份重重的恩情。

1. 得過且過

有時候老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給零食、看電視、追著餵飯,不必上綱上線。

2.抓住機會給婆婆面子

在公眾場合、在熟人面前,多說婆婆幫帶孩子帶得很出色,給長輩留足面子;逢年過節給長輩多買些禮物,在長輩用正確的方法帶孩子時給予額外的鼓勵和稱讚,長輩也不容易為難自己。

3.藉助事件發揮,藝術地說話

曾有個媽媽說,她婆婆為了孫子能夠更好的吃到食物,把食物放在自己嘴裡咀嚼然後給到孩子吃,媽媽看到了,差點就直接喊出來,但猶豫了,沒有脫口而出,冷靜地告訴婆婆:前幾天新聞報導,咀嚼飯的人口裡有病毒,病毒通過飯傳給了孩子,後來那個孩子得了皰疹病毒而身亡。

說完之後,婆婆就緊張兮兮的說:「那不要了,簡直太嚇人了。

」再也沒出現這種狀況了。

像這位媽媽,藉助事件來婉轉轉述,婆婆會更容易接受。

三,丈夫的雙面膠作用

作者六六也說過:男人如果是優質的雙面膠,能把母親和妻子粘得舒舒服服,人也能各安其所。

的確是這樣的,丈夫是最好的中間人。

那怎麼做才有技巧呢?

1. 讓丈夫平時在婆婆面前多稱讚全職媽媽的好,誇獎老婆把家管理得出色,把「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意義慢慢傳輸給婆婆。

2.對於一些難以直接向婆婆開口的問題,由丈夫來轉達——例如婆婆把嬰兒衣服跟大人外出衣服一起洗,又或者婆婆沒有經過同意隨意進去房間等等。

我們可以跟丈夫傾訴,讓丈夫跟婆婆溝通,並把所導致的後果讓婆婆意識到。

3. 當發生口角的時候,丈夫一定站出來主持大局,避免短兵相接。

4. 讓丈夫把做好人的機會讓給自己,比如做了能討父母歡心的事,自己來出面,即使是丈夫做的,也告訴父母是老婆的心意,大部分做父母的會覺得媳婦明白事理。

案例三,我想把全職媽媽的角色無藥可救地堅持下去。

這是一個很正能量的故事。

在我決定當全職媽媽前,預料著自己的人生軌跡會發生巨大變化。

我還是堅持自己的孩子自己帶。

老公和家人也表示支持,身邊很多朋友不解,感覺太浪費了,一個高學歷、擁有多年穩定事業單位職業的人去做全職媽媽。

一開始,我也一度認為自己的女強人角色被埋沒心裡不甘。

後來我發現做全職媽媽太幸福了!每天和孩子一起看書、做手工、畫畫、旅遊、泡圖書館、博物館。

甚至能抽空做做自己夢想的事情,繼續我從小鍾愛的油畫。

每一天都很充實,孩子對我說「媽媽我愛你!」我真寧願倒騰在家裡。

當孩子上了幼兒園,我把自己的油畫順便放到網上,後來真有人購買了。

跟著我嘗試開了一家小小的油畫室,與教育機構合作,讓小學生過來參觀、試畫,小小的油畫室承載著我的夢想!我的心平靜、坦然、豁達,樂在其中,享受每一天。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從職場女強人到照顧家庭的全職媽媽,再到自由職業工作者,我想這種經歷是完美的。

像林青霞40歲時嫁給了香港商人邢李塬,她以家庭、孩子為主,每天悠閒地過著全職媽媽的生活,幾乎不再銀幕上出現。

04開始在報社開設專欄,之後出版了兩本書。

一個全職媽媽無論身在哪裡,隨時隨地都能散發光彩,重要是你如何在平淡生活中擁抱著夢想,實現著自己的理想。

很多全職媽媽問,我家庭的經濟環境相當不錯,而自身也享受其中,做做夢想的事情就已經很完美了,我應當如何實現呢?也有全職媽媽問,我家庭條件一般,還沒有平復對工作的野心,正在計劃著邊帶孩子邊賺錢,我應當如何實現呢?

在這個美好的、科技的年代,全職媽媽帶娃並賺錢肯定能辦到了。

我把這些方法分為4個方面,分別是投資類、運營類、技能愛好類、親子類的創業。

1. 投資類——

  • 轉租,租幾套公寓再分租出去,獲得現金流,當然這是看不同城市政策不同。

  • 投資學前教育機構或者早教機構,凡是全職媽媽都有對孩子的一套理論,可以嘗試投資自己認為靠譜的教育類機構。

  • 投資自己用過或者口碑好的母嬰品牌。

2. 運營類——

  • 經營兒童服飾、玩具、生活用品網店,其實現在許多媽媽都正在做。

  • 如果自己本來是個愛購物的人,可以考慮代購。

  • 經營家庭小店,把沒用過的玩具、沒穿過的衣服、有九成新的嬰兒車、BB床銷售出去,可以「好物利用」。

  • 開小型便利店,一邊帶娃也能應付。

  • 設立「私房小廚」,目標是小區的年輕人或者上班一族,每天限量出售並送過去。

  • 經營民宿,租套房子再設計裝修,獨特的田園風格或者小資風格在旅遊景點旁也會很受歡迎。

3. 技能愛好類——

  • 學習園藝插花,打造私人花園,除了出售鮮花外,收學徒教學,像多肉植物、培植外國品種都很受歡迎。

    像這種模式,還可以學習十字繡、軟陶、手繪、插畫、茶藝等,陶冶情操又可以經營工作室。

  • 有些寶媽喜歡自己在家裡自製麵條、酸奶,可以順便出售給其他媽媽,像蝴蝶面、英文面、數字面、水果酸奶等都做得很漂亮。

  • 經營訂製烘焙室,為客戶度身訂做生日蛋糕、派對點心、人手禮等。

  • 冷門的外語翻譯,像韓語、西班牙語、德語,可以賺點小外快。

  • 兼職寫手,找一些親子公眾號投稿,寫實戰育兒經驗,有稿費可賺。

  • 聽說有些媽媽說她自己本來就是養貓的,索性經營自己喜歡的寵物店,繼續自己的愛好。

4. 親子類的創業——

  • 設立繪本館,承接自己帶孩子時對繪本的認識,繪本館除了閱讀、出租、出售繪本、還可以定期舉行故事會。

  • 設立幼兒託管室,依靠自己的科學育兒知識和經驗,與寶媽們設立小小的看管陪同幼兒的固定場所。

  • 設立學生託管室,當中午、晚上,學生下課,需要休息時,提供休息、做功課、閱讀的固定場所。

  • 與寶媽共同合作育兒工作室,先要求自己對育兒理念的飽滿和權威,幫助寶媽解決問題。

  • 媽媽們合夥一起做親子活動,在網站上發布信息,組織親子旅遊並給予專業的拍攝。

  • 親子瑜伽班、親子運動館等等,尤其對於愛運動的父母來說,本來自己在家裡會跟寶寶一起做運動,教其他父母與子女共同玩上有意義的運動。

上述只是列舉了一些方法,還有許多靠全職媽媽們慢慢發揮。

其實這些都已經成了一種風潮,我們擁有自己的網站和圈子,除了盈利,全職媽媽們更加享受創業樂趣和尋找另一種潛能,是對自我的新挑戰,抱著這樣心理的,是特別能做得好的。

正如大S生娃後接受電視採訪的時候也說過類似的話,大概意思是你讓我像母狼一樣在外覓食可以,你讓我安穩在家裡照顧孩子也可以。

就是一句話「進可攻,退可守」

當全職媽媽的過程中有時會因為「錢」的問題患得患失,這真沒有必要,即使職場媽媽也能夠賺錢的同時把孩子教育得卓越無比,即使全職媽媽也能夠在帶孩子同時有充分自由實現人生目標,或者創業成功,有心人總能做到。

面對得失坦然淡定,豁達平靜,你的態度和情緒孩子都看在眼內並以你為榜樣,與你的身份無關,與別人更無關。

作者簡介:原媒體人。

生娃後半職媽媽,自由撰稿人。

現時教育類媒體、機構特約作者。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iss半職媽媽(微信號:missbanzhimama),告訴你做美麗自信的媽媽就這麼簡單。

(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媽親測:這樣育兒媽媽更快樂,寶寶更健康!

「為了寶寶,我放棄了很不錯的工作,當起了全職媽媽。孩子都是我一個人照顧,每天幾乎24小時都跟寶寶在一起。雖然陪孩子成長很快樂,可是很多時候也讓我感覺疲憊不堪,甚至迷茫和無助。」每個媽咪都愛孩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