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你的「成績單」,不要因為你的焦慮「綁架」孩子的童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這樣一個快時代,人人都在搶跑。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仿佛成為所有家長的共識。

甚至還有家長在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就計算出孩子距離高考還有6414天!但是,北師大教授邊玉芳卻告訴父母,「搶跑」的心理焦慮多來自大人,因為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我若慢悠悠,孩子會落後嗎

新學期剛開始的時候,邊玉芳教授收到一封信,是一位80後的媽媽寫來的。

她說,女兒在今年下半年開始讀小學三年級,她感覺到自己陷入了一個困境,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

其實,在2015年的六一兒童節,邊教授曾發起了一項調查,並專門討論「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話題。

調查的結果顯示,大概有19.0%的家長表示認同,有29.2%的家長是比較認同的,有超過一半的家長是不認同的(圖1)。

父母不恰當的愛其實是一種禍害

家庭本來是人生的港灣,是最溫暖的所在,但是很多家庭卻變成了世界上最不可饒恕的地方。

比如,「父母毀掉你心中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受到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喪心病狂」「中國父母是如何把孩子變成剩女的」,還有「從小到大,父母愛的根本不是我,而是別人家的孩子」。

可能家長並不是那樣去想的,但是他們的很多行為卻傷害了孩子。

我們一直在討論「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問題。

但實際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大量的心理學、教育學、腦科學等方面的證據都可以證明,父母的言行和教養方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調節自身情緒的能力、父母的婚姻質量等等,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直接影響。

「5+2=0」的困惑

還有很多家長會說,孩子小的時候,跟我們相處得多,那上學了之後是不是就是學校負主要責任了呢?實際上,有大量的研究發現,家庭教育會影響學校的教學效果,進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在學校里接受一樣的教育,但是結果會不一樣,因為父母自身的狀況、家庭教育的狀況,都會影響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圖2)。

如果家庭教育的理念與學校教育不一致,那麼學校5天教育的成果,在孩子回到家後,經過一個周末就蕩然無存了,即「5+2=0」。

比如,學校說要減負,儘量減少布置的作業,但是家長說不行,覺得學校作業太少了,所以要加負,要布置家庭作業。

比如,學校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在家,父母說:你要好好學習,其他的不用管,我們幫你做。

這些矛盾都會導致學校教育的很多措施無法徹底落實,反過來影響教學效果,導致孩子變得無所適從。

所以,無論是父母自身對孩子的直接影響,還是父母的教育對學校教育的調節作用,都說明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最重要資源。

父母做好自己,為孩子發展助力

只有父母做好自己,孩子的心理資源才能越來越多。

第一,孩子是孩子,不是父母的成績單。

有這樣一項很有意思也很簡單的研究,研究人員詢問中國的父母和美國的父母,你認為孩子是你的「成績單」嗎?這個「成績單」不是孩子學習的成績單,而是說孩子的表現是不是你的面子,是不是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成果的證明。

如果孩子表現好,你就會覺得臉上有光。

在中國和美國,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顯著差距的(圖3)。

中國父母基本上接近了「非常認同」的值,而美國父母的認同度卻低很多。

也就是說相比於美國的父母,中國的父母更覺得孩子是自身的面子,是我的一張「成績單」,所以孩子是不是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孩子是不是聽話,是不是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有沒有實現家長沒能實現的那些夢想,這些對於很多中國家長來說很重要。

家長應該將孩子視作一個獨特的個體,減少過度的控制。

這個中美對比研究還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中國的父母之所以會覺得孩子是成績單,就是因為中國的父母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

比如,很多中國家長通常會說:「我是你爸/你媽,你必須聽我的,你將來就會明白,我這是對你好」。

這其實就是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特的個體,所以才會過度地控制孩子。

如果家長過度控制孩子,不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的話,就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證明,當孩子被過度控制的時候,他遇到挫折的時候就容易逃避問題,喪失完成目標的信心,這也會削弱孩子的自立能力。

所以孩子的人生屬於他自己,父母不能夠包辦代替。

第二,父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教材。

父母自身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教材。

我們總會看到父母對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要求,但自己卻做不到。

比如讓孩子別躺著看書,自己卻在躺著看書。

孩子玩電腦的時候要求他們去睡覺,但自己卻在看手機。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

其實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觀察學習,模仿學習等。

孩子天天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父母是他最直接的榜樣,最直接的觀察和模仿學習的對象。

所以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

如果要求孩子彬彬有禮的話,那父母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孩子不亂發脾氣,父母要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求孩子有良好作息和行為習慣,父母自己得先做到。

結束語

每個孩子都生活在由多種因素構成的生態系統中,其中最重要的系統是家庭,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環境,對孩子有直接影響,父母的素質和自身的成長、父母的婚姻關係、家庭的學習資源、父母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讀懂孩子,讀懂自己,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親子關係跟不上,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

原標題:親子關係跟不上,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家長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是很多爸爸、媽媽一直思考的問題。其實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怎樣的親子關係才是良好的...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很多家長說,孩子小的時候,跟我們相處得多,那上學了之後是不是就是學校負主要責任了呢?實際上,有大量的研究發現,家庭教育會影響學校的教學效果,進而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在學校里接受一樣的教育,但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