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學幼兒園發熱疫情增多 寶寶發燒家長怎麼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千龍網綜合報導 近期,學校托幼機構發熱聚集性疫情增多。

疾控中心連續接到5起集中發熱疫情報告,均由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導致,其中4起為中小學疫情,起為幼兒園疫情。

從北京市流感監測數據結果來看,近期北京市流感病毒活動度略有上升,且以甲型H3N2亞型流感病毒為主導。

根據目前的流感監測數據,2016年第46周(11月14日-20日)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累計報告流感樣病例數12726例,流感樣病例百分比1.22%,高於前一周和去年同期水平。

結合以往流感監測資料分析,隨著近期氣溫降低,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北京的流感活動水平將會不斷增強,由流感病毒導致學校等集體單位集中發熱疫情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加。

市疾控中心提示,目前北京已進入季節性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是人群聚集場所,極易引起呼吸道傳染病,學校托幼機構要加強健康監測及晨午檢工作,呼吸道傳染病患者不要帶病上學,以免傳染他人,造成疾病傳播。

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窗通風,做好環境消毒工作,以減少傳染病的傳播。

孩子發燒的原因

感染性發燒

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敗血症、皮膚感染、尿路感染、化膿性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會引起發燒;各種急性傳染病像麻疹、猩紅熱、幼兒急疹、水痘、風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菌痢、傷寒均可伴有發燒。

非感染性發燒

結締組織病如兒童類風濕病、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等均可有發燒;此外,小兒脫水熱、藥物熱、暑熱症、腫瘤、白血病以及顱腦外傷後的中樞性發燒均屬於非感染性發燒。

發燒的孩子抵抗力下降,如果發燒持續時間過長或體溫過高,可使體內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大量消耗和機體代謝紊亂,各器官功能受損,高熱還可引起高熱驚厥。

所以對發燒的孩子必須進行良好的護理,使孩子安全度過發燒期,以促使其早日康復。

寶寶發燒家長都怎麼做

@shuyanma:寶寶高燒的時候是不能捂的哦,當心高熱驚厥,可以給寶寶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四肢,多喝水。

@linangjieshi:發熱是要給寶寶少穿、少蓋,增加散熱。

如果體溫超過38℃,可以用毛巾進行溫水擦浴,這樣水分蒸發時可帶走大量的熱。

頭部可用冰袋進行降溫,緩解頭疼症狀,保護腦細胞。

如持續發熱,就要及時去醫院。

@上網打豆豆:當然是帶孩子去醫院了,這樣安全一些。

@蘆葦飛鳥:我家寶寶發燒難受那會就哭,我剛要抱起寶寶想安慰,我媽媽說別管,讓他哭,急的大哭,越使勁越好,結果寶寶很著急以為沒人管他了,哭的滿頭大汗,一會退燒了。

孩子發燒錯誤的做法

倒忙一:過分關注溫度

孩子發燒了,體溫處在一個較高的溫度,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的體溫馬上降下來。

其實,打個比方,發燒就好比孩子在山坡頂上一樣,讓體溫快速下降,就好比把孩子從山坡頂上推下來一樣,孩子能不受傷嗎?

正確方法:

寶媽們不要過分關注溫度,應該關注的是,孩子是什麼病引起的發燒?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只要孩子精神好、呼吸正常,沒有什麼異常情況,寶媽們就無需過多擔心。

倒忙二:發燒後不敢洗澡

孩子發燒了,家長們特別害怕孩子著涼,不敢給孩子洗澡。

其實,孩子發燒後出汗較多,首先要給其喝添加橘子汁的白開水;其次就要用溫水洗澡。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發燒後洗澡會使其再次著涼發燒,其實這是一種誤區。

用溫水洗澡可以通過水分揮發的過程,降低孩子體表溫度,並增加其全身舒適感,不但不會再次發燒反而對減退高燒有利。

正確方法:

讓因發燒孩子洗個溫水澡降溫,水溫一般要比體表溫度低一點,沖2-3分鐘就可以了;對於嬰幼兒,家長最好讓其坐在溫水澡盆中洗。

另外由於秋冬季節氣溫較低,給孩子洗澡時要注意關好門窗,並隨時添加熱水保證水溫適中。

倒忙三:捂蓋厚棉被

孩子體溫上升後,手腳往往是冰涼的,家長發現後就誤認為孩子受寒怕冷,馬上用厚衣棉被將其緊緊包裹起來再送醫院。

其實,兒童體溫上升四肢卻發涼,是因為四肢血量少於內臟,供血量不足導致了手腳發涼,這種現象是正常的。

在急診中經常看到家長給孩子捂上多層棉衣,結果孩子本來體溫只有37攝氏度,卻因體熱不能及時散發,導致體溫越升越高,最後捂出了高燒甚至高熱驚厥。

正確方法:

中國有句俗話叫「欲得小兒安,耐得三分肌和寒」,因此,當兒童出現發燒時,應先用體溫計給孩子測量腋下溫度,確定孩子發燒後給其穿一層薄棉衣就可送往醫院了。

倒忙四:亂吃藥

兒童發燒後,很多家長給孩子吃退燒藥,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發熱本身是機體對抗感染和免疫細胞對抗病菌的過程,通俗地說,發熱時機體內的免疫功能被「激活」,吞噬細胞活性增強,吞噬細胞要吞噬病菌、白細胞要將其處理,並傳遞給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再產生針對性的抗體。

因此發熱可以說是兒童體內的一道「防護牆」。

如果此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使用抗生素治療,會對其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有些家長甚至選用長效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它的免疫系統抑制作用可以達到個月之久,因此家長一定要慎用。

正確方法:

一般的高燒兒童可先服中藥,解表退熱。

對於過高熱的患兒也可適當選用退燒藥,如泰諾林等,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倒忙五:吃好的

許多兒童發燒後,家長覺得孩子身體虛弱,因此會讓孩子喝牛奶。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發燒期間如果喝水太多的話會頻繁上廁所,影響休息、延緩疾病康復。

其實,人體在發燒時,代謝加快,產生的熱量增多,這時人體需要把多餘的熱量散發出去,出汗是人體散熱的重要方式,喝白開水可以加快出汗,人在高燒時,體內各種物質的代謝都會增加,代謝產生的廢物和有害物質就會增多,要把它們排出體外,多喝水可以通過出汗和排尿將這些代謝物質和熱帶走,此外,病毒侵入人體後,常會產生一些毒素,這時多喝開水,可以幫助人體把毒素排出體外。

寶寶發熱的正確對待方法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主要通過對流、傳導和蒸發三種機制散熱。

故空氣的流通,有利於散熱降溫。

2、多飲水。

飲水可補充因發熱而蒸發的水分。

飲水後出汗,水分的蒸發,可幫助退熱。

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熱量由尿液帶出,加速退熱。

3、讓寶寶穿著棉質寬鬆的內衣,出汗後要隨時更換。

發燒時要讓身體散熱,不能用厚重的棉被或者大衣將寶寶包裹起來,這樣不但沒辦法有效排汗,反而可能使體溫變得更高。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寶寶充分散熱,而手腳部位要適當保暖。

4、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通常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先做處理,不要輕易使用各種退熱藥,以防產生副反應。

常採用溫水拭浴、貼退熱貼、洗溫水澡等方法,有利於散熱。

5、物理降溫療效不佳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當劑型的退熱藥。

一般肛溫超過39.0℃開始服用,其間隔使用的時間至少要在6小時以上,一天不能超過4次,短時間內切勿頻繁使用,否則有可能造成藥效過重和退燒過度。

體溫下降,即可停藥。

有驚厥史的發燒寶寶要及時用退燒藥,同時儘快去醫院就診。

6、退熱過快、過猛,可致小兒體液大量丟失,引起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熱應溫和,不宜操之過急。

7、不同的退燒藥不要隨意並用,單獨使用較安全。

對乙醯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藥物臨床安全性較高,兒科醫生使用最廣。

非處方藥中的解熱鎮痛藥一般使用不超過3天,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8、對於那些長期發熱,比如發燒時間超過1周甚至更長時間,或者是原因不明的發燒,則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應先就醫檢查,以確認發燒是否是因為結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統疾病或惡性腫瘤等原因所引起。

小孩發燒可以吃的流質食物有這些

牛奶

因為牛奶可供給孩子一定量的蛋白質,所以適量加些米湯可供給一些碳水化合物。

(2)米湯

米湯不僅可供給孩子碳水化合物,還由於其水分充足,有利於病兒腸胃的吸收。

一般把大米煮爛後去渣即得米湯。

(3)綠豆湯

夏天大家都知道用綠來清熱解毒消暑,正是利用了綠豆這一特性為孩子降溫。

(4)鮮果汁

鮮果汁主要成分是維生素、礦物質及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植物蛋白質易於吸收。

在夏天可以喝西瓜汁,它有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作用。

在秋冬季節可以喝鮮梨汁,它有潤肺、清心、止咳、去痰等作用;還有新鮮橘子汁,具有去濕、化痰、清肺、通絡等作用。

注意患兒發燒期內不要突然增加他過去沒有吃的食物,以免造成腹瀉。

若發燒患兒食慾不好就不要勉強他吃東西,以免吃了以後胃部不舒服吐出來,但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

不用太過擔心小孩發燒怎麼辦,實在不行可以送醫院看看醫生怎麼處理的。

媽媽的福利:10種治療發燒的食療方法

1、橘皮生薑紅糖茶

方法:橘皮、生薑各10克切細絲,加水煎至半碗,服用時加入紅糖適量,並且趁熱服用,然後就蓋被睡覺,這樣有助於退燒、緩解頭痛。

2、甘蔗馬蹄飲

因為甘蔗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止嘔。

而荸薺清熱、止渴、開胃、清食、化痰、益氣、明目。

甘蔗榨汁與荸薺同煮,飲汁吃荸薺。

可以達到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用於發熱口渴舌干、或麻疹後期熱傷津液的口乾唇紅、煩躁不安等症

3、紫菜湯

紫菜的清熱效果早在明代就已被肯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紫菜主治「熱氣煩塞咽喉」,它味甘、寒,能清熱、補胃、利水腫。

用紫菜煮湯不但能幫助退燒,還可以緩解咽喉疼痛,如果喜歡吃豆腐,也可以加點,豆腐中的石膏成分會讓退燒的效果更強。

專家建議對於發熱時候肺熱痰多的人可以用紫菜和蘿蔔煮湯服用,而且有化痰清熱的功效。

適合輕微的發熱和早期感冒,切記並不適合症狀較為嚴重的感冒發燒。

4、牛奶米湯

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並且容易被腸胃消化。

還有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不易消化的酪蛋白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

牛奶米湯的製法非常簡單,只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後濾去米渣,這時再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5、香菜根水

香菜根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能夠排汗退燒。

更重要的是它還有健脾胃的作用,小孩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脾胃功能較弱而導致的發燒反覆,因此喝香菜根汁可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果。

可選250克香菜根洗凈後放入砂鍋中,加入六七百毫升左右水即可。

待水熬至原來的1/3左右時撈出香菜根。

可一天喝兩到三次,小孩發燒便可緩解甚至退去。

6、小白菜豆腐湯

豆腐中含有石膏成分可以退燒;小白菜也有清涼減熱的功效。

不過要記住烹煮時一定不要加油和鹽,否則效果會受到影響。

這道「退燒湯」並不適合老人食用,因為老人免疫力比較差。

7、菊花茶

菊花疏散風熱、明目、清熱解毒、平肝陽。

將菊花泡茶加白糖頻服。

可清熱解毒,用於發熱頭痛、口渴眼赤等症。

8、煮荸薺

荸薺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既可清熱生津又可補充營養,最宜用於發燒病人。

它具有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等功效。

對於剛發燒的病人來說,荸薺有輔助其退燒的功效,而且每次吃10個左右即可。

9、西瓜綠皮湯

西瓜皮治閃腰岔氣、口唇生瘡。

西瓜皮煮水,加白糖涼服。

還可降火瀉熱,用於高熱小便黃少、口渴煩燥。

10、紅蘿蔔飲

紅蘿蔔主下氣補中、利腸胃、令人健食、有益無損。

紅蘿蔔水煎頻服。

可治小兒高燒不退。

(內容綜合家庭醫生在線、京華時報、網易親子、廊坊健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能正確判斷孩子是否發熱嗎?

每當季節交替,由於細菌的增多、天氣的變化等因素使得很多小寶貝兒們都開始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寶寶發燒怎麼辦呢?許多父母面對寶寶發燒都會很憂心。別擔心,今天就教教大家如何應對寶寶發燒!

3歲寶寶高燒39度不退,反反覆復怎麼辦?

前幾天我三歲的女兒又發燒了,39度,持續好幾天,而且反反覆復,白天的時候還能好些,一到了晚上就又開始高燒,連續了好幾天。因為在她一歲的時候發過一次高燒,當時也沒有經驗,加上寶寶能吃能玩,當時也不...

嬰兒發燒後父母做這事竟害了孩子

孩子發燒了,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最心疼與慌張的肯定是家長們。送醫治療當然是最先會想到的問題,也有些家長會相信一些民間謠言,採取錯誤的方法,這是很危險的。今日小編就告訴大家如何照顧孩子發燒,孩子生病...

高燒不退,會不會「燒壞腦子」

高燒不退,會不會"燒壞腦子" 說到發燒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常見症狀之一,它是機體受到有害刺激後的一種反應形式,一定程度的發熱可以喚醒機體的抵抗力,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對疾病的康復是有利的,所以情況尚...

寶寶發燒捂汗危害很大 寶寶發燒的正確退燒方法

長輩會告訴年輕的父母,只要為嬰兒捂捂汗就可以退燒,這是真的嗎?其實,寶寶發燒捂汗不僅不會退燒,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加快哦,是不可取的。寶寶發燒捂汗危害大寶寶只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感冒發燒,因為家長...

最近寶寶燒不退,看著心痛!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

寶寶發高燒了怎麼辦?給你最全面的退燒方法

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應及時就醫,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則需要觀察小孩發燒的狀況如有沒有反應遲鈍、痙攣以及沒有其他異常反應等。家長要可服用退燒藥物,並在家裡先做一些物理降溫。體溫39℃以上的...

小孩發燒39度嚴重嗎

小孩發燒39度時屬於高燒,此時家長要帶小孩立刻就醫。可服用退燒藥物,一般不打退燒針。發燒只是症狀,家長要找出導致發燒的病因。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應及時就醫,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則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