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發燒後父母做這事竟害了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發燒了,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最心疼與慌張的肯定是家長們。
送醫治療當然是最先會想到的問題,也有些家長會相信一些民間謠言,採取錯誤的方法,這是很危險的。
今日小編就告訴大家如何照顧孩子發燒,孩子生病應該怎麼做?
據報導,一名1個月大嬰兒,因為感冒了被家長穿厚厚的衣服捂汗,發燒後家長不但沒減衣服還又增加了衣服,後因高燒不退、呼吸微弱送醫。
醫生髮現孩子除了內衣,身上還穿了兩件毛衣、一件薄棉襖、一件厚棉襖,外面用一個厚厚的包被裹著。
後醫生檢查發現孩子出現了嬰兒捂熱綜合徵,因為大量出汗又沒有補水,已有脫水症狀,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
遺憾的是,因為捂熱時間過長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第二天下午,寶寶因搶救無效離世。
孩子發燒千萬別捂汗小心「捂熱綜合症」
很多父母和長輩在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上,缺乏相關知識,存在諸多誤區:盲目採用「捂汗療法」,給孩子穿得里三層外三層,以為捂出一身汗,就會退燒了。
專家指出,這種做法要不得。
發高熱的寶寶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摸上去手腳冰涼,家長誤以為孩子手腳涼就是穿得不夠,繼而給孩子捂得厚實些,加之兒童汗腺不發達,發燒捂汗,往往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症」,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
專家說,在兒童發高燒的時候,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手腳摸起來並不熱,反而有些涼。
若出現手足發涼、怕風,喜歡依偎在媽媽懷裡,有可能很快出現發熱。
所以,家長別以為孩子手腳涼就是穿得不夠。
孩子發燒還應小心這幾個誤區
寶寶發燒了,家長們總說心疼又著急,總說擔心發燒會燒壞腦子,於是想方設法給孩子降溫。
但不科學的處理方式,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孩子發燒時,除了捂汗,家長還應警惕這幾個誤區。
1.一發燒馬上吃退燒藥
為了怕寶寶發燒燒壞腦子,很多家長一發現寶寶發燒,就給他吃退燒藥,吃藥不見退燒又立即換另一種退燒藥,這其實也是不對的。
一般來說,寶寶的體溫在38.5℃以下時都建議物理降溫為主,超過38.5℃了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
目前市面上的退燒藥品種繁多,家長在選用時,最好選用兒童劑型的退燒藥,尤其是小嬰兒,可以選用一些滴劑類的退燒藥。
在使用退燒藥的過程中,家長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燒藥後孩子體溫還是沒有降下來,也不能馬上再用一次退燒藥或者更換其他退燒藥,要間隔4-6個小時之後才能再服用退燒藥,同時,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於降溫。
2.寶寶發燒要等醫生看了再處理
有些家長擔心給寶寶吃了退燒藥後會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的判斷,或者不知道該給孩子用什麼藥,於是即使寶寶體溫很高也不做處理,而是帶孩子去醫院排隊看急診,等醫生診斷,但這樣往往會延誤病情。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已經發燒到38.5℃以上了,就應該積極先給孩子降溫,尤其是已經高燒的寶寶,如果長時間高燒不處理的話,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的發生。
3.寶寶發燒不能洗澡
有的家長擔心洗澡時孩子著涼(特別是在冬天),讓病情加重,於是寶寶發燒時堅決不給寶寶洗澡。
事實上,寶寶發燒時用溫水洗澡更有利於散熱,如果洗澡不便的話,用溫水擦浴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溫方法。
家長要注意,在用溫水給寶寶洗澡或擦浴後要迅速擦乾全身,並換上乾爽的衣服,以免著涼。
39育兒提醒家長,孩子發燒,應該根據孩子的狀況正確退燒,同時應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而不要只著眼於體溫的變化,寶寶狀況嚴重時應及時就醫。
孩子發燒怎麼處理?家長要如何給寶寶降溫
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父母注意而導致更為嚴重的病,而有些只是身體防衛性反應的發燒卻被父母過度關注。
因此父母應學習如何分清小兒發燒的原因,並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
那麼,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小兒發燒的原因一:非疾病性因素
很多情況下小兒發燒的原因並不是身體出現了病症,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
對於小寶寶而言,最常見的原因有室溫過高、衣著過厚。
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出了嬰兒機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差,會使體溫上升。
這時應讓嬰兒躺在涼爽通風的地方,扇一扇風,多喝些清涼、稀薄的水果汁,過幾個小時就會退燒。
有時嬰兒包裹得太多或穿得太厚也會致使體溫升高,這時應酌情減少衣被。
小兒發燒的原因二:感染性發熱
感染性發熱是發熱最常見的病因,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黴菌等感染所致,均可因病原體的代謝產物或其毒素作用導致發熱。
最常見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體腫大、腮腺炎、阿米巴感染、瘧疾、血吸蟲病等。
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兒,發熱常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
對於病毒或細菌的入侵,機體通過血液中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組織中的巨噬細胞釋放一些被稱作細胞因子的化學物質,如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及干擾素等,它們具有「內源性致熱原」的作用,刺激下丘腦前區產生攝護腺素,使體溫調控點升高,打破了正常的產熱和散熱平衡,使產熱增加,在高的體溫控制點上達到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導致發熱。
小兒發燒的原因三:非感染性發熱
1、產熱過多
由於機械性、物理性或化學性破壞組織時,使體內蛋白質代謝及其分解產物異常增多,如大手術後的組織損傷、骨折、腫瘤、溶血反應等。
亦可見於由內分泌功能異常所引起,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抗原—抗體反應引起,如風濕熱等;以及強烈肌肉運動如嚴重抽搐、劇烈運動、寒戰等。
2、散熱障礙
如廣泛性皮炎、魚鱗病,或大面積燙傷造成的汗腺缺乏、大量失血或失水等。
3、體溫調節功能失常
如大腦發育不全、暑熱症等直接損害體溫調節中樞,而致調節功能發生障礙,引起發熱。
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積極地進行處理。
那麼,寶寶發燒如何降溫?
1、頭部冷濕敷
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
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
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
適用於高熱降溫。
準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5、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
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媽在孩子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新生兒期寶寶發熱一般不宜採用藥物降溫;嬰幼兒一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採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
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多給孩子喝水
孩子發燒體溫過高,身體會極度缺水。
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喝溫開水,讓水來調節體溫,幫助孩子發汗,喝水既有退燒的功效還可以補充孩子體內的水分,防止虛脫。
不要給孩子捂汗
過去老人們總是認為孩子發燒身體怕冷,就給孩子蓋很厚的被,想靠捂熱來幫孩子發汗,達到退燒的目的。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應該給他少穿衣服,蓋薄被,這樣才能很好的散熱,達到退燒的目的。
把孩子手腳搓熱
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很燙,手腳冰涼,家長要引起注意了,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可能繼續上升,所以需要趕緊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
家長要不斷的為孩子搓手心和腳心,直到把手腳搓熱為止。
孩子發燒的4個不等式
在診室,我遇到最多的情況之一,就是家長帶著發燒的孩子來看病:「大夫,孩子燒3 天了,會不會有其他嚴重的病?」「孩子高燒39℃,我擔心他燒壞了。
」雖然孩子發燒很常見,但對此糾結的家長仍然不少。
下面的這些提醒,也許能緩解家長的焦慮心理,使其在對待孩子發燒這件事上少些焦慮,多些冷靜。
體溫高≠病情嚴重
孩子發燒時,如果不是高燒,家長通常還能沉得住氣。
但如果孩子燒到38.5℃甚至過39℃時,家長就沉不住氣了。
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發燒越高,病情就越嚴重,發燒的溫度和疾病的嚴重程度是成正比的。
其實,孩子發燒只是一種症狀,不是原因,不能以發燒的程度來判斷孩子病得是輕還是重,發燒40℃並不一定比發燒38℃嚴重。
最重要的是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如果他精神比較好,吃和睡都和平常相差不大,吃了退燒藥後燒能退下來,就不用急著跑醫院。
如果孩子精神很差,昏昏欲睡或煩躁哭鬧,即使體溫不是很高,也要去醫院檢查一下。
去醫院看病≠好得快
孩子發燒了,家長堅持一兩天不帶其去看病的不少,但能堅持到3 天的明顯減少。
往往孩子還沒燒到3天,家長心裡就害怕了,怕孩子燒出毛病來,還是讓醫生給看看才放心,這樣的情況門診有很多。
而看病後,吃了藥,孩子很快就好了。
家長於是得出結論:「看來孩子發燒還是得去醫院看病,這樣好得快,要早去兩天,說不定早好了。
」
其實家長不了解,病毒性感冒基本上都是3~5天的病程,也就是說,孩子去看病的時候,病情已經向好的方向發展了,即使不去醫院,他的病也快好了,並非去看病就好得快,不去看就好得慢。
燒的時間長≠有嚴重的病
家長之所以會在孩子燒了幾天後感到焦慮,很大原因是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其他嚴重的疾病。
尤其是在現在的網絡時代,在網上搜索高燒不退,各種嚴重的疾病,甚至是白血病都會出現在搜索結果里,這使本來就焦慮的家長更加擔心了。
舉一個例子,一間屋子的地板上有很多灰塵,要是想用掃帚將這些灰塵掃掉,掃到基本滿意的程度,可能兩分鐘就掃完了;但要把邊邊角角的灰塵都打掃得乾乾淨淨,至少要再花20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到。
其實,在對待孩子發燒這件事情上,和對待灰塵的態度一樣:如果家長總是想預防那些極個別的情況,就要花費很多精力,做很多檢查。
實際上,孩子發燒,絕大部分情況都是病毒性感冒,如果我們按照這樣的思路來應對,會省很多力氣。
退燒效果不好≠藥不好
「給孩子吃了退燒藥,體溫怎麼還沒到37℃以下,是不是要換一種藥?」不少家長會質疑退燒藥的效果。
吃了退燒藥,體溫並不是馬上就能達到正常體溫的。
只要服藥後孩子的體溫低於38℃,就可以說降溫效果是好的。
實際上,適當的低熱可以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統,有利於控制感染。
體溫下降過快,反而對疾病的恢復和免疫力的成熟不利。
另外,吃藥後降溫效果不好,還可能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說藥的劑量不夠、孩子喝水少等,很可能和藥的功效沒有關係。
結語:孩子發燒,家長很著急,那是必然的。
但是不能病急亂投醫,自亂陣腳只會讓孩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其實生病感冒發燒,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很多次,孩子的抵抗力雖然弱,但是還是有自己的免疫系統的,不要擔心,科學退燒就不會有大事。
發燒先用退熱貼?你被這個謊言坑了多少年?
幼兒發燒可大可小,很多家長遭遇孩子發燒問題都焦慮不已,又不敢輕易用藥,只能「曲線救國」。例如市面上兜售的小兒退燒貼,就成為了家長們的救命稻草。可是小兒退燒貼真的靠譜嗎?貼了之後就能夠幫助退燒嗎?...
嬰兒發燒物理降溫方法有哪些? 寶爸寶媽看過來!
小孩子發燒很常見,但是孩子和大人的體質不同,很多媽媽都為了讓孩子趕緊退燒,給孩子吃一些退燒藥物,其實一些退燒的西藥是很上孩子身體的,尤其是大腦,對孩子影響非常大。一般初期醫生都是建議服用一些中...
寶寶發燒可以吹風扇嗎
1、不可以吹風扇。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毛孔是炸開的,這個時候如果受涼的話是會導致寒氣內侵導致高燒的情況。這個情況建議使用中藥祛風散寒的藥物來幫助恢復正常,同時做物理降溫治療。2、與成年人不同,嬰兒的...
警惕!寶寶發熱時,可千萬不能「捂」汗
在應對小兒發燒時,爸爸媽媽要掌握科學的護理與治療方法,不要隨便使用退燒藥,更不能盲目相信民間偏方給寶寶捂汗。小兒發燒後捂汗捂太多,要當心誘發高熱驚厥。很多父母和長輩在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上,缺乏相...
孩子反覆發燒,怎樣有效的快速退燒和預防反覆?
小兒發燒初期表現為臉色紅、額頭燙、手腳冷、精神差,除此之外,還伴有各系統的症狀,如呼吸道感染時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腸炎表現為腹痛、嘔吐、腹 瀉,泌尿道感染時可能出現尿頻、尿痛、腰痛的現象,而...
寶寶發燒絕對不能做的事情!
孩子發燒是常有的事兒,但是每一次發燒家長都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次錯誤的護理或操作,就有可能對孩子的病情起到反作用,甚至是不可逆轉的傷害。切記,寶寶發燒時,有幾件事情是千萬不能做的哦……千萬別捂汗!
孩子發燒怎麼辦?警惕孩子發燒時家長常犯的4個錯誤做法
只要是有孩子的家長,大概都遇到過孩子突然發燒的經歷,有些年輕夫妻簡直不知所措,在護理方面做得不到位,有時還會亂給孩子服藥,影響到寶寶的治療,有時間還很容易發生意外的生命危險。那麼,如果在家裡遇到...
崔玉濤:發燒的四個不等式+護理十七問
寶寶發燒四個不等式↓ ↓ ↓體溫高≠病情嚴重孩子發燒時,如果不是高燒,家長通常還能沉得住氣。但如果孩子燒到38.5℃甚至超過39℃時,家長就沉不住氣了,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發燒越高,病情就越嚴重...
寶寶發燒的原因和應對辦法,值得收藏一下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上述基礎體...
「捂汗」可快速退燒?寶寶發燒小心4個誤區
寶寶發燒了,家長們總說心疼又著急,總說擔心發燒會燒壞腦子,於是想方設法給孩子降溫。發燒是身體在調動自身的免疫系統,讓它更好地工作,以防止感染,這是孩子利用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的一個表現,在對抗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