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再生氣,這3個年齡孩子也萬萬不能打,只會越打越不聽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很多孩子頑皮不聽話時,父母都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甚至會動手打孩子,但是在打了孩子之後,很多家長心裡又特別後悔,後悔自己太衝動了,沒忍住就對孩子動了手。

在衝動與後悔之間,反反覆覆。

請大家記住:「父母的雙手是拿來擁抱孩子的,而不是用來打孩子的。

」其實只會越打越不聽話。

很多家長也許不知道:孩子有 3個年齡階段是萬萬不能動手的。


繼續看下去....

(1)3歲內的孩子不能打

3歲以內的孩子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

因為在這一個階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由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

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養成孩子膽小的性格。

父母若用暴力來教育孩子,孩子很容易產生恐懼和焦慮,形成牴觸心理,不敢再相信父母,最終形成孤僻或分裂等心理疾病,並不能起到懲戒作用。

對於無理取鬧的孩子,家長應該對他的哭鬧不要搭理,讓孩子形成一種意識:哭鬧是沒用的。

同時家長可以用生氣的表情來制止孩子的無理取鬧,孩子看到自動會停止。

(2)6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6歲以後的孩子就已經懂道理了,自尊心也會越來越強,對於父母的打罵,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哈佛大學的心理教授曾經對孩子進行過測試,他們發現,一歲時的孩子想像力,創造力是 96%,7歲時孩子就發生逆轉,10歲時,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只有原來的 4%,這是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遭受平均 2萬次的「傷害」,這些傷害最嚴重的來自父母,所以父母的打罵,會造成孩子畏首畏尾,膽小怕事,缺乏好奇心和想像力。

在孩子 6歲以後, 父母要用講道理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相信孩子會理解,從而改掉壞毛病。

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理解孩子的內心。

很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按照大人的意願去生活,孩子不情願,大人心裡也痛苦。

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遇到事情一起協商,尋找解決的辦法;家長在生氣的時候,最好也不要孩子教育,因為生氣時會失去理智,冷靜的時候再來教育孩子,錯在哪裡,孩子才會接受。

(3)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

青春期的孩子有強烈的叛逆心理,因為青春期孩子總是憧憬成熟又留戀童年,追求完美又總有缺憾,拒絕灌輸又渴望幫助。

家長越是打罵,他也是對抗。

他們發脾氣,易怒,不聽話,是因為他們體內有活躍的荷爾蒙在作祟。

這時期的父母,要調整好心情,不要多加干涉孩子的私人空間,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相處模式,才能達到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教育孩子不是 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 3天打魚 2天曬網,這需要一個長久的堅持過程。

只要家長有耐心愛心,對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6類孩子千萬不能打!

人們常說孩子就像是天使,但也有人說孩子們就是個小惡魔!的確,前一秒還逗得你哈哈大笑,後一秒就有可能氣得你暴跳如雷!那麼,孩子惹你生氣到底該不該打?似乎中國和外國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中國傳統教育...

住手!6類孩子萬萬不能打!

有人說孩子是天使!有人說孩子是個小魔鬼!的確,前一秒還逗得你哈哈大笑,後一秒就有可能氣得你暴跳如雷!那麼,暴跳如雷的時候能打孩子麼?似乎中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中國傳統教育一直信奉「棍棒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