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式教養出的孩子 究竟差別在哪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民主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但家長們的教養方式雖然不同,教養孩子的目的都是大同小異的。

無外乎做人、做事和學習,父母都想在這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和品格。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培養孩子的人格:

0-1.5歲的孩子

首先,0-1.5歲這個時期,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是嬰兒期。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培養孩子信任感的時期。

在這段時期里,父母的慈愛和敏感對培養嬰兒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孩子有任何的風吹草動,父母都要儘可能的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換句話說,在孩子0-1.5歲時,無論怎麼愛這個孩子,都不過分。

因為如果孩子在嬰兒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慈愛和敏感的照顧,孩子就會形成不信任感,這會影響他以後的社交能力,感知愛的能力,甚至也會影響到孩子身體的健康發育。

1.5-3歲的孩子

在孩子1.5-3歲這段時間,父母就要著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其實孩子在3歲以前進行的都是無意識的學習行為,他的跑、跳、看、聽、聞、嘗等等行為,都是在學習,所以只要這個孩子沒有傷害到自己的生命,沒有干擾別人,沒有破壞到公共的秩序,那麼就要鼓勵他去做這些嘗試,而且要讓他感覺到他自己逐漸可以控制一些事情了,可以完成自主的行為了,這樣才能形成他的自主意識。

3-7歲的孩子

當孩子進入3-7歲時,他們開始形成自己思想和行為,父母應當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的想像力和獨創行為進行鼓勵,著重培養孩子追求目標的主動性。

同時注意,這段時期的孩子也開始探索限制的範圍,他們開始想弄清楚自己觸碰到哪條線算越界,會受到批評和指責。

因此從孩子3歲開始,父母的教養方式要逐步向民主權威型過度,即我們在對孩子設定行為規範的同時,也要尊重孩子主動探索的權利,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就應該受管,管教時就不注意方式方法。

對於3-7歲的孩子,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們要逐漸學會離開父母的照顧,轉而在同齡人這個更大的圈子裡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父母要鼓勵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教會孩子如何解讀別人的行為,給孩子自己處理人際關係的機會。

7-12歲的孩子

當孩子進入7-12歲時,父母應該著重培養孩子勤奮進取和自信的能力,以及非常重要的一點,要讓孩子學會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開始進入學校接受正規教育,在學校這個小社會中,如果孩子的勤奮努力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他們就會獲得更大的進取動力,這會提升孩子在日後獨立生活中的信心。

但同時父母也不要忽略孩子的學習和課餘生活間的平衡,因為這會演變為孩子日後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

如果孩子在學齡期過分看重自己的學習,不會合理的休息放鬆,那麼日後,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工作當成唯一的任務,把做什麼工作看作是唯一的價值標準,而對生活、家庭等方面毫不看重,最後變成一個只會工作的機器。

培養孩子樂觀品質的重要

最後,0-12歲是培養孩子樂觀品質的重要時期。

這裡我們先引入一種理論,叫情緒ABC理論。

我們可以把它闡釋為現象—解釋—行為。

就是說,當我們看到一種現象之後,緊接著就會對現象進行解釋,最後,對現象的解釋將影響接下來的行為。

舉個例子,當我們看到一隻小狗正沖向我們叫喊,如果我們解釋為「它在向我示好」,那接下來我們的行為就會是過去跟他打招呼;但如果我們將小狗的行為解釋為「它可能要咬我,要向我示威了」,那接下來我們的行為就會是採取防禦措施,或者趕緊走開。

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在面對哪怕是很糟糕的情況時,也能做出正向的解釋,進而有積極樂觀的情緒和行動。

這種樂觀的品質,要從孩子零歲起就開始培養。

讓孩子愛上學習這件事情

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學習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第二,學習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第三,學習不是一件有成就的事情。

既然孩子覺得痛苦,就人的本性來說,他肯定是不願意去做的。

首先,為什麼孩子覺得學習不是一件有趣兒的事呢?

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因為我們現在的教育內容,超過了孩子的發展階段,教育普遍提前化,同時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希望孩子超前學習。

第二,孩子不能憑藉自己的興趣去學習。

那麼孩子的興趣究竟是什麼呢?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出生時,在某種程度上擁有九種智能(如下圖所示),但這些智能的開發和培養需要靠環境和教育。

比如一個孩子的語言能力一般,但樂感很強,那麼家長就可以重點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而不必糾結為什麼自己的孩子語言不過關。

反觀我們自己的孩子,他們的興趣真的有被發現和重視嗎?他們有在按照自己的興趣能力去學習嗎?很多家長覺得,學習就是語數外物理化學,這些應試教育里的考試科目,但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更高,所以只要是生存生活的能力,都屬於學習的一部分。

因此多元智能理論中涉及的這些能力,如果孩子具備,父母完全可以遵循孩子的興趣特長,著重在這方面培養,而不要只憑藉卷子上的分數去決定孩子是否優秀。

其次,孩子覺得學習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為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確實很大,但學習壓力越大,或學習動機越強,學習效率反而會越低。

因此,當孩子的學習壓力過大時,降低學習的難度,讓孩子感覺到成就感反而會提升學習效果。

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收穫成就感呢?我的建議是,只要不摧毀就可以了。

很多家長不知道怎樣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但是往往能熟練地摧毀孩子的成就感,常見的一種行為就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

哪怕自己的孩子已經進步了,但如果沒有超過別人家的孩子,家長也會拿來說道一番,這種行為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成就感。

如果想建立起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的成就感,我們應該停止這種比較,用賞識教育讓孩子感受到鼓勵和肯定。

所以民主權威型家長對待孩子學習這件事應該持有的態度,應該是在發現孩子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後,透過這個現象,發現孩子行為的本質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釋,進而產生後續的幫助孩子、指導孩子的行為。

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在一個家庭成立的那一瞬間,這個家庭的孩子會成長為怎樣的人就已經決定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我們先引入一種概念,叫做「因-緣-果」。

什麼是「因-緣-果」呢?打個比方,一個農民在地里種了種子,然後經過灌溉施肥除草等一系列的栽培,最後收穫了果實。

在這裡,種子就是「因」,種子萌發生長過程中所有的溫光水肥條件就是「緣」,最后豐收的果實就是「果」。

總的來說,就是從「因」經歷「緣」,最後到「果」的過程。

如果把「因-緣-果」放到家庭教育中去解釋,我們可以理解為,孩子受父母遺傳的基因和與生俱來的性格是「因」,孩子最後長成了怎樣的一個人是「果」,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受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就是「緣」。

我們都知道,人的發展是受遺傳和環境共同影響的,也就是說「因」和「緣」共同決定了「果」。

父母的遺傳基因決定了孩子的外貌長相,身體疾病,性格秉性,而孩子所需要的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孩子的人格品德,氣質修養,其實都是由孩子的家庭環境,家庭氛圍決定的。

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說在一個家庭成立的那個瞬間,這個家裡的孩子以後是怎樣的一個人就已經決定了。

最後,我請父母完成這樣一道作業,畫一顆「親子因緣樹」。

這棵樹上結下的果實就是您的孩子,他(她)的優點和缺點都是這個果實的組成部分,父母可以總結一下,孩子的某個優點是遺傳了誰,或是得益於父母在培養過程中注意了什麼事情?同理,孩子的缺點又是遺傳誰,或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疏忽了什麼才導致的?

我相信,畫完這棵「親子因緣樹」,我們就會更清晰地看到,不同的教養方式確實會培養出不同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國心理教授對孩子性格的研究,家長必知

一個孩子從哇哇落地開始,父母的語言、行為等都是模仿大人,家長的行為習慣、知識的積累及生活中所表現的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孩子最信任的就是家長,在沒有是非觀念的時候,父母的行為都會學習和模仿,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