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為什麼最近總愛打人,該怎麼辦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父母都關心孩子被打時,該不該打回去,卻忽略了自家孩子打人時,該怎樣理解寶貝打人背後的行為意義,又該如何和孩子溝通。

今天,星兒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寶貝「打人」的那些事。

我們先來聊聊對孩子打人存在的一些誤區:

「小小年紀就打人,長大怎麼得了」

很多孩子會在3~5歲出現攻擊性行為,我們不能用簡單的「好孩子」和「壞孩子」來區分。

如果孩子出現了「攻擊性行為」,也並不意味著寶貝具有「攻擊性」,請先別著急,更不要給寶貝貼上愛打人的標籤。

「小孩子鬧著玩,不用太在意」

部分父母認為,孩子打人是無心之失,對這種情況不作處理。

如果我們長期不重視孩子打人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了對[行為-後果]的認識,不知道打人是不對的,最終可能釀成大禍。

圖片來源:攝圖網

孩子為什麼會打人呢?

1.表達情緒

3~6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對事物的占有欲開始增強,由於此時期的孩子表達能力不是很強,不能夠很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情緒,只能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示拒絕。

如我們經常見到小朋友間由於搶玩具而出現「打人」的場面。

2.模仿行為

一些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是從動畫片、電視劇等影視作品中,或者成人的日常表現中學來的,他們並不知道打人的實際意義。

如很多孩子模仿奧特曼打怪獸。

3.引起關注

有的孩子會通過打人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彰顯自己的力量,表示自己「有本事了」。

如有的孩子無緣無故去碰其他小朋友、把自己的「戰績」展示給父母。

4.過度溺愛

有的孩子一有小脾氣就哭鬧打人,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不懂事就未糾正孩子這一不良的行為習慣,導致愈演愈烈。

如,我們常見的不給買玩具就打人、扔東西。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何幫助孩子改正打人的行為

1.及時制止

發現孩子有打人傾向時,及時過去抓住他的手,蹲下來,平靜而堅決的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不是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方式。

「打人並不能讓你得到這個玩具車,如果你想要玩,就把你的想法好好說出來。

「媽媽可以和你一起去問問蘭蘭能不能把玩具給你玩一會兒,但你不可以打人,這會讓你失去你的朋友。

2.擺正態度

在幼兒園裡,如果小朋友之間打架了,老師會馬上把人拉開,幫助他們分析問題,達成和解,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對的,無論有什麼糾紛都不能打人。

家長對此也一定要擺出堅定嚴肅的態度,讓孩子知道這件事的錯誤是毋庸置疑的。

千萬不要處於逗孩子玩的心理,做出興奮或誇張的回應,讓孩子產生誤解。

3.正面引導

不要特意向孩子提醒一些錯誤的事情,容易引起他們想嘗試的好奇心。

同時,家長要儘量避免有暴力鏡頭的影視作品和有暴力劇情的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讀繪本《小手不是用來打人的》,給孩子講一些該如何跟朋友相處的小典故。

圖片來源:攝圖網

4.冷處理

如果孩子想用打人的方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這時候越搭理他,他越會變本加厲。

這時大人可以故意不理睬他,讓他知道這種方法是無效的,而當孩子用正常的、積極的行為(比如收拾好了玩具求表揚)來吸引父母關注時,我們要及時給他回應,讓孩子明白這種積極的方式是有效的。

5.適當懲罰

懲罰不等於體罰!即使對愛打人的孩子好言好語相勸沒用,也絕不能對孩子動手,這只會加深他們的疑惑,認為家長「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我們可以對屢教不改的孩子採取一些其他的懲罰措施:如一段時間不理孩子,減少他們玩耍的時間,取消一次孩子喜歡的活動。

我們的孩子現在正處於心理發展的初期階段,很多行為都源於不會正確表達,而我們老師和父母要做的不僅是簡單的矯正,更是要讓孩子學會該如何表達自我、如何跟外界相處。

教育是件循序漸進的事,只要老師和家長齊心協力,共同付出愛心和耐心,一定能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脾氣暴躁愛打人?其實是你不懂孩子的需求

最近,好閨蜜菜菜的孩子彤彤上幼兒園了,她經常聽小區的媽媽們說,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就懂事了不少,菜菜便以為彤彤上了學她和老公就可以省省心了。誰知去了還沒有3天,老師就打過來電話,說是彤彤在幼兒經常...

一言不合就打人?家有「熊孩子」怎麼辦可好?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編者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聽話的「天使」寶寶變得暴力起來——一言不合就打起人來,這可怎麼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往期的「小問題大麻煩」曾和爸爸媽媽們聊過,如...

愛打架的 「小霸王」該如何調教

愛打架的 「小霸王」該如何調教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欺負,當媽的心裡免不了心疼和著急,但是,對於那些在幼兒園「稱王稱霸」的孩子媽媽來說,同樣也存在著煩惱和焦慮: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改掉愛打人的壞毛病...

孩子愛打人的3大應對方法 父母都應該看一下

終於開學了,許多爸爸媽媽都在默默歡呼: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回學校(鬆口氣)了。可鬆口氣的念頭還沒從腦子裡過完,就又開始擔心起來。學校集體生活,人人都是家裡的寶貝,擔心自己孩子會不會受欺負的同時,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