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智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智慧1 教育孩子不可主觀行事

黃昏的時候,公雞和貓頭鷹碰頭了,它們之間發生了爭論。

  公雞說:「這是確確實實的,天上那個發亮的圓圓的東西一出來,天氣一下子就暖和了。

誰都感覺到,它是能夠發熱的。

」  貓頭鷹說:「你的說法毫無道理!我以親身的體驗打賭,那個發亮的圓圓的東西一出來,只覺得冷淒淒的。

它一點也不發熱。

」  公雞說:「發熱的。

我已經試過不止幾十個早晨了。

」  貓頭鷹堅持道:「不發熱。

我每天開始活動的時候,一次都沒有感到過它會發熱。

」  他們一個說的是太陽,一個說的是月亮。

教子智慧

片面產生主觀,而謬誤又常常是跟隨著片面和主觀而來。

在中世紀的歐洲及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父母常把孩子當作手中的泥人,認為想把他捏成什麼樣,他就應該成什麼樣。

現代不少中國父母自覺不自覺地受封建教子觀的影響,也認為孩子是我生,是我養,他就應該聽我的。

  有些家長給孩子設計發展方向時,並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孩子明明喜歡學習天文知識、喜歡鍛鍊身體,家長卻硬要孩子去彈鋼琴去搞攝像,並且為此,他們不惜工本,置辦諸如鋼琴、相機之類的高檔品,然後請專家向孩子「傳藝」。

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即浪費了金錢,又浪費感情,並且還委屈了孩子。

   因材施教,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來,就是尊重個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個性,即使同卵所生,其個性亦存在著差異。

父母應像根雕藝術家那樣,根據不同材料,就其形其勢,注入藝術的匠心,將它們雕成各種各類、各式各樣的藝術品,把不同個性的孩子,培養成為社會各行各業的有用人才。

教子格言  輕率地對孩子們下斷語的人,是往往會判斷錯誤的!這種人反而比孩子們更加幼稚。

  ——盧梭智

慧2 教育要以理服人

爸爸和兒子一同來到穀場中,穀場上有一片黑咕隆咚。

爸爸說:「那是黑豆豆。

」兒子說:「那是黑蟲蟲。

」爸爸和兒子發生了爭論,做爸爸的當然是理直氣壯。

真理自然要一邊倒在他手裡,這用不著證明就可以肯定。

可是,兒子忽然高興地大聲吼:「爬哩,爬哩!爸爸,你瞅,你瞅!」爸爸不耐煩地勃然大怒:「瞅什麼?爬,爬!爬也是黑豆!」

教子智慧  這種不講道理的父親真是可笑!  父母培養孩子大多是讓孩子懂道理,會做人,將來在社會上有所作為。

但是,有些父母卻不跟孩子講道理,認為孩子小,懂得什麼道理,只有棍子、拳頭才能讓他記住他應該記住的事情。

這樣做對培養孩子成長並沒有好處。

教育孩子採用暴力手段,往往會使孩子盲從,有時孩子吃了苦還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即使知道父母是為了什麼打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什麼錯,如果長期下去,孩子會失去正常人的人格,將來也會用暴力去對付別人。

  其實,孩子雖小,也知道事物有「好」、「壞」之分。

因此,如果父母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讓他懂得做人的原則,那麼他會變成一個懂道理的人,相反如果對孩子實行專制式的教育,會使他不知道什麼叫做道理。

  父母教育孩子不講道理,孩子也容易不講道理,甚至對父母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許多孩子對父母進行反抗,不能不說就是父母對孩子不講道理的教育造成的。

教子格言  壓制是一種壞方法,因為它從未真正成功過,而且父母和孩子還因為它會心理失常。

  ——羅素

智慧3 父母要做到有令必行

一個牧羊人,帶著一群羊在離村莊很遠的草原上吃草。

  這個牧羊人喜歡惡作劇,經常向村人大聲求救道:「狼來了!」村人三番兩次匆匆忙忙趕來,發現受騙以後就很生氣地回到村子裡去。

  有一天,真正的狼來吃羊了,牧羊人大聲求救,但村人以為他又和前幾次一樣惡作劇,就不予理會,結果牧羊人所有的羊都被狼吃掉了。

教子智慧  這就是隨意說謊的壞處,而在教育孩子時,如果也是隨便嚇唬孩子,而不進行真正的懲罰,那麼下次的話語便起不到作用了。

  孩子犯了錯誤,表現出可憐兮兮的樣子,可以聽見父母對孩子經常這樣說:「只這一次,下不為例。

」「今天原諒你。

」父母一時心軟,處罰的事就會半途而廢,或允許孩子拒絕處罰,或在孩子犯錯誤時,故意佯裝沒有看到……然而待到下次孩子再犯錯誤時,精明的孩子會用另一種方式央求你破戒,這樣向孩子讓步,想讓孩子日後能確實遵照規定行事,就甚為困難了。

這不但妨礙了原本不難的管教,而且會令孩子更加放縱。

  對於說得太多卻無行動的媽媽,孩子便得出一個結論:媽媽的話可聽可不聽,因為不聽不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不論父母在平時有多麼和藹,都會堅持管教原則,有獎有罰,言出必行,始終如一,這才是對他們的真愛。

  父母以威脅的口吻告誡孩子:「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但始終不曾真的執行自己所說過的話,這一如「狼來了」的故事,假消息聽得多了,便不會理會。

孩子認為父母只會嚇唬人,並不相信會付諸行動。

如此一來,不僅不能教好孩子,還破壞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有時父母有令不行的原因是不想和孩子爭下去,想把事情快些完結,好繼續做自己的事。

然而越是不想找麻煩,以後麻煩就越多,因為這次你沒有堅持自己的決定,下次還會爭吵,你還會改變主意。

父母的行為實際上也是在訓練孩子不尊重他們的決定。

  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父母是言出必行的。

如果你不忍心看到孩子受到嚴厲懲罰,在當初警告時就必須考慮此項懲罰是否適當,因為話一說出來,就須落在行動上。

6歲以下的孩子不宜使用「罪有應得」式的處罰,這易使他產生深重的罪惡感,從而形成自卑心理。

孩子6歲以後,已逐漸養成道德觀念,合理懲罰可以使他心眼。

一個較大的孩子,不小心打破東西,你可罰他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一個新的作為補償。

有時罰孩子坐在一張專用作處罰的椅子上,為時數分鐘,其效果也不錯。

教子格言  對於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應當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態度。

要知道小孩子知識薄弱,以父母之言為言,以父母之意為意;現在他們倆意見不對,互相吵嘴,那麼使得小孩子「無所適從」了。

  ——陳鶴琴

智慧4 文明禮貌教育不可少

蛇和螃蟹住在同一個地方。

螃蟹對蛇非常親切順從,可是蛇卻經常惡意欺負螃蟹。

螃蟹常勸蛇要誠實、溫和,但蛇始終不肯聽從。

螃蟹非常生氣,就在蛇睡著後,偷偷地把它的頭剪下來,結果蛇直直地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螃蟹見此情形說:  「夥伴啊,你應該是在我忠告你的時候就直起身子來,而不是死後的現在,如果你早聽我的話,就不至於死了。

教子智慧  從這個寓言我們可以看出,沒有禮貌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形成了重道尊德、崇尚仁禮孝長愛幼、謹言慎行等禮貌與禮儀規範。

不少家長常常感嘆,現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祖宗,惟我獨尊,不懂禮貌。

因此,禮貌、禮儀教育也應成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禮貌是人們合乎社會規則的謙虛恭敬表現,它是通過動作與語言來體現的。

因此,家長既要讓孩子懂得「應該」有禮貌,又應讓孩子懂得「如何做」才能體現禮貌。

  就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運用而言,隨著交友關係的擴大,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

不管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周圍人家的孩子,如果說粗話,在語言表達上有錯誤,都應該加以糾正。

  從小學低年級到中年級,孩子越來越活躍。

家長必須使孩子學會在各種場合採取適當的態度,尤其要使孩子充分意識到,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要「不給人家造成麻煩」。

如果沒有大人指教,這個年齡的孩子是不易發現「自己的舉止給人造成不快」等毛病的。

  要培養有禮貌的孩子,就要對他們的舉止行為制定一個準則,並嚴格執行,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容忍孩子的傲慢無禮、粗魯庸俗。

為此,父母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張日常行為評價表,表中列出各項你認為孩子應該好好執行的日常行為準則,比如:準時、彬彬有禮、吃飯時行為得體、不打斷別人說話、常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耐心排隊、體貼照顧別人等,並給每一行為打分,打分標準從1分到5分。

如果孩子的得分偏低,那你就應該通過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來培養孩子講禮貌。

教子格言  要是你想達到你的目的地,你必須使用溫和一點的態度向人家問話。

  ——莎士比亞

智慧5 「名流」並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

山谷里有棵樹對自己的處境很不滿意,埋怨天公為何不讓它高高挺立在山頂上,如果那樣,該有多神氣啊!    它的怨聲使造物主感到煩膩,這位主宰世界的神靈對它說:「好吧,就按照你的心意,改變一下你的環境。

」    造物主指示山神,讓它把峽谷變成高山。

轉眼之間,這棵樹一步登天,直插雲端,起起伏伏的山巒都降到了它的腳下。

這棵樹心滿意足。

    突然間,不知是什麼原因,造物主突然對森林大發雷霆。

它命令風神撲向森林,讓狂風對草木任意蹂躪。

森林在狂風中掙扎著,樹葉紛紛飄落。

一些大樹被折斷了,都感到自己的末日來臨。

立在山頂上的那棵樹,膽戰心驚,開始埋怨自己的厄運:「山谷里的樹木啊,你們多幸運!任憑風狂雨暴,也不能傷害你們……」    話音未了,這棵樹被連根拔起,一頭栽倒在地,永遠不能再站起來。

教子智慧    不要總是羨慕別人的地位和榮耀,而要看看是否合適於自己。

許多父母從孩子的幼兒時期起,就為孩子設計未來的藍圖。

什麼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還有什麼長官,眼睛只盯著社會名流的群體。

這種盲目追求「名流」的做法,對孩子的成材是沒有好處的。

    應該承認,社會存在差別,諸如官職有大有小,職稱有高有低。

一般地說,這就決定了人的貢獻的大小和隨之而來的物質享受。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就是說,在社會競爭中,人總想占上風頭。

所以,便有了士兵想當將軍、職員想當老闆的念頭。

    追求名流,是指讓孩子將來有出色成就,而出色的成就就需要有名流的本事,人們一般把高學歷和機遇——社會機遇或人際關係帶來的機遇,視為成功的前提。

    追求名流的目的不外乎是讓孩子將來為人類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或是有較高的物質享受,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有人喜歡虛榮,光宗耀祖就是古時候父母讓孩子追求的目標之一,而父母在子女成功以後,自然也會跟著沾光。

    如果父母追求「名流」,目的是讓孩子對社會有較大貢獻,那是正確的,如果為了私慾——不管是那一方面,都是錯誤的。

   看了這則寓言以後,作為父母的就要量體裁衣,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幹大事的材料,否則無情催逼也白搭,到頭來,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還一事無成。

教子格言    要公正和準確地判斷兒童,我們不應把兒童從他們的生活圈子裡硬拉出來以適應我們,而是我們應當進入到他們的精神世界裡去。

    ——皮羅果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早教四大誤區影響孩子一生

隨著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家長們也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教育從娃娃抓起,這就讓早教變得更加受大家重視,那麼,在對孩子的早教中,有很多家長一直處於早教的誤區中,如果不能及時改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下面...

孩子愛找藉口推脫責任,幾個方法助你輕鬆管教

今天你家的熊孩子又熊了嗎?對於頑皮的孩子來說,大人是既高興又傷神,高興的是一般來說頑皮的孩子都比較的聰明,思維會比較的靈活,動手的能力比較強,但是也是有許多的缺點的,對於父母來說比較管教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