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原因導致孩子和父母日漸疏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越大越沒有意思了。
小的時候多好玩,什麼話都和我說,現在可好,和大人就是沒話說。
」
類似這位家長的抱怨,如今,在我國許多家庭都普遍存在。
孩子長大了,卻與父母疏遠了,似乎再也沒有共同語言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孩子與父母的日漸疏遠呢?
三個原因導致孩子與父母日漸疏遠
一、不尊重孩子的思考和想法
做父母的以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正是這個「為孩子好」,讓孩子吃盡了苦頭。
一位高中生在日記中寫道:「他們對我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也不讓我干,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想乾的,他們並不了解,也不感興趣,他們只是希望我好好念書,除了念書什麼也不讓做。
」
許多的家庭都存在這樣的現象,讓孩子專注於學習,卻不考慮孩子本身的想法,類似這種做法恰恰傷害了孩子,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有了獨立的思想、意識、渴望,也希望自己的想法獲得父母的肯定,而父母對孩子的想法、做法每每抱以不尊重、輕視甚至呵斥,這很容易刺傷那些正在長大、渴望成熟的心,讓這顆心漸漸的封閉起來。
二、忽視孩子學業之外的需求
在社會競爭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父母深感學習、學歷的重要性,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好大學、選好專業,而對孩子學習之外的生活與情感需要,則採取忽視、漠然態度。
認為這個年紀就是學習的年紀,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這種態度漸漸造就了父輩與子輩之間不可填補的鴻溝。
三、傳媒時代,網絡語言流行,父母與子女無法共享網絡語言。
不上網的父母當然聽不懂什麼是「skr、油膩、慌得一p」之類的詞,也不知道蔡徐坤、楊超越都是誰,對其不屑一顧。
而孩子們呢?則覺得父母索然無味,只會嘮叨瞎操心。
同時,在某些方面,孩子在成長,父母卻落後了;對新的語彙、新的興趣、新的焦點話題、孩子談話的興奮點,父母都很茫然,卻仍然每天絮絮叨叨,這必然導致父子、母女之間無話可談。
久而久之,再想坐到一處聊聊天,就變得不可能了。
孩子寧可與網友聊得火熱,也不願對自己的至親父母送上一個笑臉。
那麼如何消除父母與孩子之間鴻溝呢?
天津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小波認為:
首先,父母要給孩子留出心理空間,要了解新媒體,關注新事物。
其次,要主動和孩子說心理話,與孩子建立一種朋友般的關係。
第三,儘量養成家庭聊天的習慣。
家人聊天不僅可以引導孩子養成傾聽與傾訴的習慣,還可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使每個家庭成員都更善於傾聽,彼此關心,父母就不會再覺得與孩子溝通是一件很難的事了。
不聽話的孩子怎麼教?
許多父母,遇到孩子不聽話時,大都會搖頭大吐苦水: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他為什麼都不肯告訴我?想要打開孩子心門,探一探他的內心世界,父母必須放低姿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讓孩子體會...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和你溝通聊天?讓孩子愛上與你溝通聊天的技巧
我看到,身邊不少的父母,每次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就會演變一場火星撞地球的「殘局」。滿腔怒火的家長指著孩子歇斯底里,被責罵的孩子聲嘶力竭、嚎啕大哭。但這種方式真的能教育好孩子嗎?孩子真的可以改正,不...
7-9歲的孩子,如果不這麼教育,孩子會提前叛逆!
昨天我寫了一篇12~15歲的孩子,你一定得這樣管!能輕輕鬆鬆渡過叛逆期的文章,受到很多家長的點讚和評論支持。相繼有好幾位家長私信我:「曦曦媽,我的孩子才七歲,我就感覺她特別叛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獻給天下父母:世界上有一種專門拆散親子關係的怪物叫——長大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小時候孩子活潑可愛,什麼話都和自己說;現在可好,整天悶葫蘆似的,什麼都不想說。你問他十句,他懶得回答一句。你多說幾句,他嫌你羅嗦,煩你逃避你;這樣的情形,很多家庭都有。
孩子進入青春期,為何父母感覺與孩子的關係疏遠了
進入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開始發育,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有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孩子和父母為什麼好似來自不同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