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溝通時,TA總是不耐煩?一個小改變讓你和孩子說話更有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蹲下身,和孩子平視,你會發現另一個世界。

有一次,我和一位年輕的台灣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聊天兒。

他對我講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

他的女兒3歲,跟他是好朋友。

可他發現,女兒最不愛逛商店,每次領她去商店,她總是哭著鬧著不願進。

這位年輕的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商店裡的商品五花八門,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小孩子為什麼不愛來呢?

終於,他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一天,他領著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來擠去,女兒的鞋帶開了。

他蹲下來,給孩子繫鞋帶。

就在這一瞬間,他忽然發現,眼前是多麼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沒有櫃檯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滿目的商品,而是大人們的一條條大腿和一雙雙大手。

那一隻只來回擺動的胳膊,一個個帶棱見角的大書包,時不時地磕碰孩子的小臉和弱小的身體……

「別說孩子了,我都不想再呆下去了。

」這位主持人激動起來,「當我把孩子抱起,扛到肩頭上,準備離開商店時,孩子突然笑起來,指指點點,不想走了。

哇,原來她看見了漂亮的玩具!」

「這件事,給了我很大啟示:我們做兒童工作的,不能總站著,居高臨下地跟孩子講話,一定要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視平線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這個體會極為深刻。

與孩子平視。

這是所有從事兒童教育的人都應遵循的原則。

我們當家長的,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該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了解他們的思想,知道他們要做什麼?是不是不該總居高臨下地審視孩子,滔滔不絕地訓斥孩子呢?

對於後一種家長的「教導」,孩子們就像吃了「機器貓」給的神藥丸,一聽爸爸媽媽「開說」,心裡就煩,大腦立刻呈現一種呆滯狀態。

有個男孩子曾悄悄對我講了他「對付」媽媽訓斥的訣竅:「每次我媽讓我站著,開始訓話時,我就提前把棉花堵在耳朵眼裡,面沖牆壁,開始了我那神奇的幻想,有時想著想著都會笑出聲來。

我媽說的話,我一句都沒聽進去,或者是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你說可笑不可笑!」

這種「教育」等於零。

在我認識的家長中,有一位年輕的爸爸,和女兒之間那種「親密無間」、「無話不談」的關係,令我十分感動。

他女兒叫華卉,是第四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北京的小學生。

當選之前,我想了解一下這個孩子,就請她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我一起主持「家教諮詢熱線」節目,主題是「孩子眼中的媽媽」。

在交談中我發現,她最感興趣的話題是談論她的爸爸。

她對她爸爸現在的事、小時候淘氣的事都了如指掌。

「我跟爸爸無話不談。

」華卉自豪地對我說,「重感情,講信用是我們相處的原則。

『夠朋友』成了我倆的口頭禪。

一句『夠朋友』,能使我倆的誤會消除,隔閡全沒了。

「你和你爸爸是怎麼交朋友的呢?」我好奇地問。

「每天我們倆都談一個小時的話。

」華卉得意地說。

「天天都談?」我有點不信。

「是啊!都習慣了。

」華卉認為這件事很平常,我卻覺得很不一般。

後來,我找機會採訪了她的爸爸。

華卉的爸爸叫華樺,是個軍人,當過工程兵,吃過很多苦,身上留下許多傷。

結婚後,他擁有了一個賢慧的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女兒。

沒想到,女兒患了先天性胰腺炎,不能吃任何帶油的食物,所以身體很弱。

華樺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女兒,知道女兒患的病難以治癒。

他沒有悲觀失望,沒有嬌慣縱容、百依百順,他懂得怎樣去愛孩子。

他明白,一個有病的孩子更需要心靈上的溝通,更需要以誠相待!

他向我談了自己的想法:「要和孩子溝通感情,就要和孩子交朋友,建立一種完全平等的朋友似的父(母)女關係。

不應居高臨下地訓斥孩子,而應該和女兒站在同一高度。

接著,他介紹了他的做法:「女兒很小的時候,我把她放在柜子上,我站著和她交談一小時;女兒長大一點兒後,我就把她放在沙發前的茶几上,我坐在沙發上和她談;現在女兒長高了,我們倆就坐在沙發上,每天中午吃完飯交談一小時,真是習慣了。

華卉在旁邊也插話說:「有時我們倆都站著說話,我就必須揚起頭來看爸爸。

我覺得很累,就向爸爸提意見:我要像瞻仰偉人一樣看您,這樣不公平。

爸爸很虛心,馬上就改。

我真羨慕這父女倆。

「站在同一高度,和孩子平視。

」這是尊重孩子的具體表現。

父女兩人,每天平起平坐,談話(注意:不是訓話!)一小時,堅持了11年,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

一年365天,天天一小時,11年就是4015個小時。

這一小時,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

從每天的一個小時中,孩子理解了媽媽爸爸,看懂了「媽媽」、「爸爸」這兩本書,自願接受了書中的道理。

這一個小時,對繁忙的家長來說,可能是十分寶貴的,但它所創造的價值,卻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從這一個小時中,年輕的媽媽爸爸理解了自己的孩子,也看懂了「孩子」這本書,從內心裡欣賞、珍愛自己的孩子。

兩代人形成了平等交談、相互溝通的習慣,障礙自會排除,隔膜自能打破。

假如你的孩子還小,請你蹲下來和他交談。

你會發現,一個奇特的世界展現在你的面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