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問題一堆,打人、罵人、叛逆,要先改變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老公的研究生導師微信詢問我說自己外甥的孩子8歲,在學校打人,在家裡語言極端,很倔,不聽管教,問應當怎麼辦?

我具體問了一下,他說這個孩子非常倔,昨天本想帶他們一家去外面玩,結果一早,這孩子就是不肯起床,他爸爸把孩子揪出來以後,孩子說什麼也不肯洗臉、吃飯,最後他爸爸把他拉在洗臉池旁終於算是洗了一把臉。

好不容易出了門,卻發現,孩子不見了,幾個人忙了一早上,終於找到了。

這男孩讓他爸爸特別頭疼,在家裡,媽媽脾氣不好,動不動就吼他、打他,母子之間的關係淡漠,希望能通過這次隔離修復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

他爸爸幾乎是對孩子沒有任何辦法,但凡讓孩子做點什麼,孩子都不肯。

我看到了一個渴望孩子優秀、家庭和睦的父親,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無助的爸爸,對於孩子的挑戰無能為力。

這個家庭的問題並不單一,母親沒有注意教育的方式,用懲罰讓孩子變得很叛逆,總想要報復家長,並和父母產生了權力之爭。

我也看到了一個非常無助的孩子,他在家裡,是父母頭疼的兒子,在學校,是老師惱怒的皮孩子,沒有一個地方能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不被接納的,孩子也是一樣,當學校和家庭都讓他頭疼的時候,他又能用什麼辦法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價值感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我要說得算,我要為我自己的事情做主。

如此下去,這個孩子必然會是那個青春期異常反叛的孩子。

如果我們不注意對待孩子的方法,沒有充分地尊重他,把他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那麼孩子能給我們的一定是十足的報復,他要去爭取那些原本就屬於他的自由、權力。

所以我建議這位家長:

1.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為自己過去的懲罰向孩子道歉。

並與孩子一同商量未來應當如何解決他們之間的一些現在依然存在的問題。

2.從此刻開始尊重孩子,不再懲罰,懲罰會讓孩子的問題惡化,孩子會更加叛逆,到青春期後將徹底不被父母掌控

3.父母均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成為自己的主人,掌控情緒。

畢竟如果我們都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們有什麼理由讓孩子控制情緒呢?

4.父親對於母親與孩子之間發生的事情,不介入,可以私下溝通,但不當孩子的面溝通。

夫妻關係將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

5.多鼓勵孩子,看到孩子的優點,而不是不斷告訴孩子他有多少問題,畢竟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是個很差的人,孩子也同樣。

魯道夫.德雷克斯說:「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氣餒的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行為不當,我們不妨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問題,看看孩子的自信心到底在哪裡丟掉了,然後幫他找回來。

希望天下不再有氣餒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