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發病季將至,教您3種方法提前預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氣溫轉暖,手足口病已進入發病季節。
為了讓更多的家長朋友們做好今年手足口病的預防準備,今天我們一起聊聊關於手足口病的那些事兒~~
Q:什麼是手足口病?得了手足口病就意味著病情危重嗎?
A: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於學齡前兒童,尤其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顧名思義,就是患兒的手、足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現斑丘疹或皰疹,部分患兒伴有發燒、流口水、食欲不振等表現。
多數患兒1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病情進展迅速,可出現腦炎、腦幹腦炎、肺水腫、肺出血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20多種腸道病毒均可引發手足口病,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家長朋友們仍需提高警惕。
Q:如何判斷病情是否加重?
A: 如果患兒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嗜睡、煩躁、容易驚跳、頭痛、嘔吐、肢體抖動或無力、出冷汗、四肢末梢濕冷等情況,表明患兒病情可能正在進展加重,請儘快及時就診於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Q:網上說最近流行一種病叫皰疹性咽峽炎,這個病比手足口病還要厲害,是這樣嗎?
A: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不同的是,皰疹性咽峽炎不會出現手、足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皮疹,但是我們不能說皰疹性咽峽炎就一定比手足口病還要厲害,因為疾病的嚴重程度還與病毒的毒力、複製量以及被感染者的個體差異有關。
Q: 手足口病通過哪些途徑傳播?
A:家長朋友們總覺得手足口病防不勝防,是由於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可傳播疾病。
病後1周內的傳染性最強,病後數周仍可從糞便中排出病毒。
手足口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多樣,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觸傳播,也就是說,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奶瓶、玩具等均具有傳染性。
如何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準備?
第一: 避免接觸手足口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所以要儘量少帶孩子去人口密集的遊樂園、游泳池等公共場所。
第二:發現自己家孩子、親戚朋友家孩子或者幼兒園以及學校的同班同學出現口腔皰疹,手、足以及臀部出現皮疹,一定要及時就醫;對於居家隔離的患兒應注意消毒、隔離,及時就醫,有效預防傳染病的傳播。
第三: 預防手足口病,我們有十五字口訣——勤洗手、常通風、吃熟食、喝開水、曬衣被。
目前,手足口病已進入發病季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將手足口病防控核心信息設置為熱點提示的榜首。
家長朋友們仍需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兒童丨手足口病、咽峽炎不必慌,可預防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好發於0—6歲的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故幼兒園是預防的重點。
緊急擴散:這種病竟比手足口還厲害?石家莊的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據市疾控中心疫情監測結果顯示,每年4到7月是石家莊市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尤其隨著天氣進一步轉暖,發病將逐漸增加。同時,朋友圈裡一則「皰疹性咽峽炎大爆發,比手足口還嚴重」的消息,也引起眾多媽媽的緊...
「皰疹性咽頰炎」爆發,不要跟手足口混為一談!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孩子都生病發燒了,幼兒園請假一個接著一個。而大多數孩子即便在家休養,吃飯也沒什麼胃口。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是「表兄弟」,病毒有交叉,但兩者並不完全等同。同時,該病以「糞-口」...
這兩種兒童病正在高發,已經有幼童喪命
現在又到了手足口病高發的季節了,很多媽媽們對此還沒有很嚴重的認識,不過前一陣子已經有孩子因為得了手足口病,而喪命了,這也給在座的各位媽媽們敲了一個警鐘,要儘早預防!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孩子層出不窮,如何保護孩子不「中招」
每年從5月份開始就是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高發期,特別是在六一和立秋的前後,醫院裡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孩子層出不窮,年齡段主要集中在5歲前的寶寶,家長們也為此忙前忙後,而且在六一的時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