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向、不打招呼,是無禮or有「隱情」?該怎麼處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不愛打招呼的原因
-
天生的
多數人都認為,孩子見到人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是父母教育的問題。
但有研究發現,小孩的性格不僅受到了家庭、學校等後天的環境影響,也有先天遺傳的關係。
有的小孩,天生熱情洋溢,不怕生,愛交朋友,愛打招呼,有的則天生內向,怕生,對不熟悉的人小心翼翼,甚至是戒備。
前者可以很容易的接受大人的要求,向別人打招呼問好,但要後者向一個初次見面的人表示友好,就有難度了。
父母不應該過度表揚愛打招呼的孩子,而責備內向的孩子,這兩種孩子的表現都與遺傳有關。
爸爸媽媽可以回想下,自己的過去是否也有相同的情況,試著理解下孩子的內心和天性。
-
自我保護
從另一角度講,孩子不喜歡對不熟悉的人表示友好,是一種天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回想下,為什麼小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除了爸爸媽媽以外,誰接近、誰抱他都不允許呢?這是寶寶戒備的表現,屬於與生俱來的保護意識,孩子還能從這種行動慢慢學會分辨他人。
所以,不要一味的認為孩子內向,不愛向人表現就是不好的,這有一部分天生自我保護的原因所致。
相反,對任何人都沒有警惕心,這樣的小孩更容易遭到壞人的「下手」。
-
當眾責罵孩子的壞處
小孩有時候只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感覺,覺得某個人不熟悉,所以不願意跟其親近。
不料卻得到了大人們的不贊同,甚至聽到熟悉的親人說自己沒禮貌時,可能會產生罪惡感。
更過分的是,有些家長習慣用古老陳舊的教育方法,認為要嚴管嚴教,一星半點的語言攻擊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
言論就是最厲害的無形武器,經常聽到負面的評價,小孩的自尊心會逐漸崩塌。
這樣的嚴重後果就是,大人越是想孩子改掉內向的「毛病」,孩子就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逃避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
如何對待
孩子雖然小,但也有他們的想法和情感,不要總認為他們小就要多罵多教。
跟小孩相處和教育,要做到將心比心,同處於一樣的高度,大人被當眾責罵、羞辱都不好受,更何況是脆弱的孩子呢?
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過度要求孩子,要從多方面找到造成孩子問題的根本原因,了解他們的內心。
或者換種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教育,比如以身作、遊戲、講故事等。
記得關注小編喲!
你常逼孩子打招呼嗎?原來我們竟錯的如此離譜
生活中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正在專注地玩,家裡忽然來了客人,為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爸爸媽媽會趕緊把孩子吆喝過來,讓孩子向客人問好,「快,叫叔叔阿姨,跟阿姨打個招呼。」面對媽媽的催促,比較不怕生...
「你怎麼這麼不懂禮貌,上不得台面的東西!」
我們家隔壁有個小男孩,十分可愛,每天放學他的爸爸媽媽就會把他接過來他爺爺奶奶這邊玩。剛開始他爺爺奶奶經常在我們這裡玩,所以他也會經常跑過來喊他爺爺奶奶,但是不怎麼認識我。一過來,我看這孩子挺可愛...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很多即將當父母和已經當父母的都應該看看
孩子非常害怕跟陌生人打招呼,每次要他跟人打招呼就抿著嘴,往身後退縮,不說就是不說。你站在一邊,覺得尷尬極了,覺得自己沒有把孩子教好,開始責備「小孩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的。」回到家,你也覺得很鬱悶:...
你還在強迫孩子打招呼嗎?我敢說九成父母都做錯了!
中國式打招呼遇到歲數大的要叫爺爺、奶奶,要麼就是叔叔阿姨,帶孩子出門,遇到朋友總得讓孩子叫一聲,要不就感覺孩子沒禮貌。我身邊很多人都在這樣做,仿佛孩子不主動叫別人、不主動開口說話都是沒禮貌的小孩...
逼孩子打招呼大錯特錯!為什麼不早告訴我還有這些辦法讓孩子有禮貌?
孩子非常怕跟人打招呼,每次要他跟人打招呼,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一邊鉤著眼睛看爸爸媽媽,不說就是不說。你站在一旁,害怕得罪了對方,覺得尷尬極了,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你忍不住開始責備:「小孩子不...
「爸爸媽媽,別再逼我和陌生人打招呼了」
乖孩子VS壞孩子「快叫阿姨/ 叔叔/爺爺/奶奶……」家長一邊說,一邊把躲在自己身後的孩子往前拉。往往越是被拉,孩子越忸怩。有些孩子依著大人的意願,怯怯地打了招呼,會得到「真乖」的誇獎;有些孩子就...
「爸爸媽媽,別再逼我和陌生人打招呼了」
「乖孩子」VS「不懂事的孩子」不管在哪裡,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快叫阿姨/ 叔叔/爺爺/奶奶……」家長一邊說,一邊把躲在自己身後的孩子往前拉。往往越是被拉,孩子越忸怩。有些孩子依著大人的意願,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