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完全不能與孩子討論的話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以談論的,結果的好壞往往就在於你如何去討論。

在談到與女孩的溝通時,一位母親曾說:有一次我在衛生間換衛生巾被她看到,她好奇地問:「你用尿布了?為什麼要用尿布?」「因為我害怕來不及,害怕弄髒了衣服。

」「那你早點去衛生間,就來得及了。

流血疼不疼?」「媽媽不疼,過幾天就會好的,但有些人可能會疼,每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長大是不是也會流血?為什麼會流血呢?」

「因為媽媽現在不需要這些血了,就把它排掉,就像吃的東西過了期,變質了,就得扔掉一樣。

女孩兒長大了都會流血的。

」有時她會在旁邊看著我換,很自然地,就像看我疊衣服一樣。

西方家庭教育思想認為,孩子的世界是純潔的,他們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而且並不像成人那樣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禁忌」。

所以,在西方的家教思想里,不存在完全不能與孩子討論的話題,他們並不在意話題的內容是什麼,更在乎如何去引導,並從中讓孩子更正確地認識事物。

但國內的很多家庭,在與兒女溝通上總是存在著障礙,這裡面更多的是由於父母的原因引起的。

「我要走進你的世界,你不讓,我想讓你走進我的世界,你又不來」,這是一位和孩子難以交流的母親發出的無奈心聲。

其實,有著類似困惑的遠遠不止這一位母親,「找不到好的溝通方法」已成為青春期孩子母親的最大苦惱。

了解是溝通的前提。

母親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模式、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被允許表達意見,不僅僅是談可接受的、安全的話題,而且要允許討論、爭論。

這對孩子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它可以建立孩子良好的自我形象、自信心,讓他知道一個小孩子說的話和做的事都不是無關緊要的。

就社交談話而言他可以體會到小孩子的權利是什麼,社會允許的限度又是什麼。

孩子再長大一些,就會質疑你的判斷,挑戰你的邏輯,無畏於提出相反的觀點,並且不發脾氣地進入真正的成人式討論。

在孩子改換角色,進入社會之前,讓她在充滿愛心的家庭中安全而保險地學習這一切非常重要。

你必須先於任何一位老師讓孩子明白:能夠自己思考是有益的。

但不要因此而獎勵正確的回答,懲罰錯誤的回答。

好的父母親並不急於在孩子一犯錯誤的時候就指出並糾正他們。

如果你這麼做,孩子自我檢查和自我糾錯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發展,他也無法獲得充分的自信。

成年人喜歡有禮貌地反駁別人,這同樣適用於父母與孩子間的任何交往。

你可以用這些方法幫助你的孩子形成看法,強化邏輯,教給他如何真正地、自信地發問。

你可以允許你的兒子在友好的氣氛中闡明他的想法,反駁你的觀點。

好的父母親會為孩子智力和自信的成長感到自豪,並且不懼怕孩子的異議。

讓孩子養成「如果……」的思考習慣是件好事,這樣他才能在同一時刻考慮幾種不同的選擇。

當孩子衝動地建議一項不太合適的舉動時,制止他,讓他考慮一下如果那麼做會發生什麼,讓他自己找出原因,為什麼那樣做不合適。

這樣,當你不在身邊或是周圍沒有人幫忙的時候,他就會三思而後行。

所有這些都鼓勵你的孩子要預先多做思考,因此,要勉勵孩子不要自我滿足,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判斷力和交際能力。

克制下意識的慾望的能力標誌著情感的成熟。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即中國的父母一般都不願意與孩子討論性的問題。

實際上,現在不讓孩子懂得性或少讓孩子懂得性的觀念已逐漸被淘汰。

有種說法: 由於家長本身對性知識就不了解,而且家長慣於在孩子面前維護尊嚴,所以給孩子講性知識講不好,講不透,也不知道怎麼講,因此讓家長同孩子談性問題,可操作性不強。

家長也沒有必要同孩子鄭重其事地談性。

結果就替家長們出了個好主意:不妨準備一些性知識的書籍,讓孩子自己去通過閱讀書籍掌握正確的性知識。

這樣做有一些道理,家長與孩子鄭重其事地談性,效果並不好。

家長在不經意間給孩子準備好性知識的書籍供他們學習,這是性教育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但以為家長對性知識不了解,講得不專業或因為礙於家長的尊嚴而不與孩子談性,交流對性的看法,卻並非可取。

原因是,許多來少男少女門診諮詢性問題的孩子與家長,或是已經意識到自身或自己的孩子對性產生的障礙,或是已經出現錯誤偏激的性心理問題的孩子,幾乎都有一些類似的經歷:家長發現兒子被子上的精斑;男孩(女孩)自慰時被家長發現,家長發現孩子的隨身物品中有保險套、避孕藥;家長發現男孩有窺視女性裸體、私藏女士內衣的行為;家長發現孩子看黃色光碟、上黃色網站,甚至於當家長打破規律突然回家時,發現孩子與異性躺在床上……給孩子性心理留下陰影,使孩子精神受到刺激,產生焦慮、抑鬱、強迫等負面心理以及發生性趨向、性對象偏離的根源就在於,家長發現了孩子精神上的這些現象後,在第一時間統統沒有用適當的方法處理好或者是根本就不會處理。

有許多案例表明,如果家長當時就能夠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談談,就不會引發孩子後來那麼嚴重的問題。

而實際上家長採取打罵、訓斥、視而不見或如臨大敵,自己首先就崩潰了,這種方式和態度只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事實上由於性的私密性,孩子的許多性活動、性體驗都是在家中進行的。

如何使家長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性活動?家長如何在第一時間在性的方面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都是令孩子性生理、性心理正常發育的關鍵,也是性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性教育不單是對孩子單向的教育,而是家長與孩子共同的教育,是互動式的教育。

家長首先要通過看書、到專業機構諮詢、網絡等途徑學習性知識,對性知識有科學的認識,對性有一個客觀的態度,其次就是選擇適當的時機與孩子交流。

一般而言,當家長遭遇到孩子突發的性事件時,正是與孩子談論性的絕佳時機。

因為那時的孩子正處於慌亂,不知所措,讓家長看到自己隱私的窘態中。

不管家長發現孩子的行為是正當的性體驗(如自慰),還是不正當的性體驗(如與異性有性關係),孩子都會有強烈的負罪感和羞恥感。

這時候家長應和顏悅色地與他(她)講明性問題,以平和的態度設身處地地同孩子交談。

這樣不但盡掌主動權,孩子易接受,而且在孩子最無助時家長給予的幫助和教導與孩子想像中父母應該大發雷霆的態度截然不同,無疑樹立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和正面形象。

今後孩子有其他問題也願意同家長談論,因為作為家長的您已經贏得了孩子的信任。

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刻意去尋找孩子在性方面的蛛絲馬跡。

像翻孩子書包、抽屜看孩子的日記、信件都是不可取的。

要尊重孩子的隱私。

您尊重孩子的同時,也贏得了孩子的尊敬——這與我們日常人際交往是一樣的。

總之,任何問題實際上都是可以與孩子認真討論的,孩子的教育中不存在禁忌的話題,越是保持對某些話題的神秘感,越容易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觀念。

教子智慧

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應當被允許表達意見,不僅僅是談可接受的、安全的話題,而且要允許討論、爭論。

這對孩子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庭性教育 ∣ 父母所需具備的能力

最適合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是孩子的父母親。孩子的價值觀來源於父母和家庭,在性教育這個領域,父母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父母給予孩子關於性的最初的知識和教育是孩子能獲得的最正確可靠的信息來源。如果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