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規矩不講規則?那是你沒用對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自由和規則

我是一個崇尚散養的老師,認識我的人會知道,我討厭刻板和教條,喜歡給孩子自由。

學習活動的時候,我覺得孩子可以按ta喜歡的坐姿坐,腿伸長點就長點唄~手上有小動作就做唄~你喜歡坐地上聽我講故事?OK啊,那就坐地上唄……然而,在一次評估活動後,專家跟我說,你們班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要注意哦。

我覺得有必要反思下規則和自由的關係了。

我們給孩子的自由應該是一定規則下的自由。

這個社會是講究規則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像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一樣,這個是規則,人人都應該遵守。

孩子玩的時候,想坐地上、想站桌上都行,這是孩子的自由,但前提是在安全的規則下。

同樣,學習的時候,孩子把手放在胸前還是腿上都可以,這是孩子的自由,但規則是不要去玩弄手上的東西,因為這不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往大了說,就是會影響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另外,如果孩子坐的時候把腿伸長了坐,其實很容易背部下滑,對脊柱的發育不利,所以,從身體健康的角度出發,保持良好的坐姿是一個必須遵守的規則。

統一了這個觀點,就講講怎樣讓孩子懂規矩、講規則吧!

二、規則的建立

幼兒園的小朋友眾多,可以說,幼兒園是大社會的小縮影,所以,規則是不可少的。

現在就說說幼兒園的一些做法,從中也可以總結出粑粑麻麻可以參考的方法。

每天早上一進門,老師會站在門口跟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早上好。

」於是,小朋友也會跟老師打招呼:「老師,早上好。

」這個例子是要告訴家長們,既然是規則,大人和小孩就應該同時遵守,你不應該要求你的孩子懂規矩而自己卻做不到,你更應該帶頭遵守規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進入幼兒園後,小朋友會先去洗手、再去找保健老師做晨檢。

然而,你要知道,9月份剛開學的時候,絕大多數小班的孩子是不知道進幼兒園就要先洗手、做晨檢的,所以剛開學那會兒,小班的老師都會在幼兒園門口一個一個帶著孩子做這些事情,到了10月,孩子就養成了這個習慣,老師也不用一個個提醒了。

這個例子是要告訴家長們,規則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大人希望孩子懂規矩,就需要耐心和堅持,一定會看到效果的。

孩子在班級里玩玩具,常常會根據遊戲情節將玩具放到各個不同的區域,然後,只要收玩具的音樂一響,幾分鐘內,班級里的玩具就全部歸位了。

你知道為什麼玩具不會亂嗎?因為有標記!比如是把玩具小熊的照片貼在玩具櫃的第二層,那麼小朋友就可以根據照片找到玩具小熊的家了。

這個例子是要告訴家長,可以用環境來幫助孩子養成規則,一些圖片、符號或者是簡單的文字都可以。

這個方法在幼兒園用得特別多,比如貼小腳印標記排隊的位置,貼洗手步驟圖告訴孩子」七步洗手法「,在午睡室貼穿衣脫衣的步驟圖等等,在建立規則的同時,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會大有長進哦。

到了中大班時期,孩子因為體能更加旺盛等原因,班級常規變得不如小班,這個時候,我常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孩子都集中起來,一起來制定」班級契約「,也就是大家一起討論我們需要遵守的規則,比如:不在教室裡面奔跑、看書的時候保持安靜等等。

再由小朋友們把這些討論出的規則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張貼在班級里最醒目的位置上,每天孩子進來都能看到,每天抽空和孩子一起說說。

這個例子是要告訴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規則,聽聽孩子的想法,做一份諸如」家庭規則「的契約,做得好要表揚,做得不好可就該批評了,當然,粑粑麻麻也要遵守這個家庭規則哦。

三、一些小提示

1、給孩子定規矩要簡單、具體,比如「把玩具放進玩具框裡」而不是籠統的「把房間收拾好」。

2、和孩子說話時,不要用問句,而要以尊重的態度、堅定的口吻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如「請馬上把玩具收起來」而不是「可以把玩具收起來嗎?」否則孩子會從字面上理解成「玩具可收可不收」,並用一個「不」字一口拒絕你。

3、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你越冷靜,孩子就越服帖、越樂意遵守規矩,你的耐心,會讓孩子受到感染,學會耐心。

4、面對面說話,跟孩子面對面,提醒孩子看著你,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臉上,最好叫孩子的名字,跟孩子產生眼神交流,這樣就會有一種約定感,說起話來更有說服力。

5、給予適當的後果,當父母的說教不見效的時候,往往會開始嚇唬孩子,「我要把你的玩具都扔出去」、「以後再也不會給你買玩具了」,也許媽媽以前就說過這種話,孩子知道媽媽只是說說而已,不會實施,所以也就不當一回事。

要給孩子一個確實可行的後果,讓孩子意識到你絕非說說而已。

6、謝絕體罰,在嚇唬不見效之後,很多怒火攻心的家長會選擇體罰,體罰其實就是身體上的恐嚇,讓孩子生出一種畏懼,通過恐嚇得到的順從只是暫時的,或者等待著日後反彈,或者一直懦弱下去。

我們希望孩子是因為懂得道理而守規矩,而不是因為被恐嚇而守規矩。

四、一起學《指南》

什麼年齡,需要成人提醒規則?什麼年齡,適合自己制定規則?關於這些問題,就來參考由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社會「/"社會適應」的章節吧!

社會/社會適應

目標1喜歡並適應群體生活

教育建議

  1. 經常和幼兒一起參加一些群體性的活動,讓幼兒體會群體活動的樂趣。

    如:參加親戚、朋友和同事間的聚會以及適合幼兒參加的社區活動等,支持幼兒和不同群體的同伴一起遊戲,豐富其群體活動的經驗。

  2. 幼兒園組織活動時,可以經常打破班級的界限,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加不同群體的活動。

  3. 帶領大班幼兒參觀小學,講講小學有趣的活動,喚起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和嚮往,為入學做好心理準備。

目標2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

教育建議

  1. 成人要遵守社會行為規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如:答應幼兒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愛幼、愛護公共環境,節約水電等。

  2. 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幼兒了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它遊戲規則,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

    如:經常和幼兒玩帶有規則的遊戲,遵守共同約定的遊戲規則。

    利用實際生活情境和圖書故事,向幼兒介紹一些必要的社會行為規則,以及為什麼要遵守這些規則。

    在幼兒園的區域活動中,創設情境,讓幼兒體會沒有規則的不方便,鼓勵他們討論制定規則並自覺遵守。

    對幼兒表現出的遵守規則的行為要及時肯定,對違規行為給予糾正。

    如:幼兒主動為老人讓座時要表揚;幼兒損害別人的物品或公共物品時要及時制止並主動賠償。

  3. 教育幼兒要誠實守信。

    如:對幼兒誠實守信的行為要及時肯定。

    允許幼兒犯錯誤,告訴他改了就好。

    不要打罵幼兒,以免他因害怕懲罰而說謊。

    小年齡幼兒經常分不清想像和現實,成人不要誤認為他是在說謊。

    發現幼兒說謊時,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對幼兒的要求過高過嚴造成的。

    如果是,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同時要嚴肅地告訴幼兒說謊是不對的。

    經常給幼兒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要求他完成並及時給予表揚,培養他的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目標3具有初步的歸屬感

教育建議

  1. 親切地對待幼兒,關心幼兒,讓他感到長輩是可親、可近、可信賴的,家庭和幼兒園是溫暖的。

    如:多和孩子一起遊戲、談笑,儘量在家庭和班級中營造溫馨的氛圍。

    通過和幼兒一起翻閱照片、講幼兒成長的故事等,讓幼兒感受到家庭和幼兒園的溫暖,老師的和藹可親,對養育自己的人產生感激之情。

  2. 吸引和鼓勵幼兒參加集體活動,萌發集體意識。

    如:幼兒園和班級里的重大事情和計劃,請幼兒集體討論決定。

    幼兒園應經常組織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萌發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3. 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如:和幼兒說一說或在地圖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縣(區)名稱。

    和幼兒一起外出遊玩,一起看有關的電視節目或畫報等;和他們一起收集有關家鄉、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著名的建築、獨特物產的圖片等,在觀看和欣賞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的自豪感和熱愛之情。

    利用電視節目或參加升旗等活動,向幼兒介紹國旗、國歌以及觀看升旗、奏國歌的禮儀。

    向幼兒介紹反映中國人聰明才智的發明和創造,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學期幼兒園小班教學計劃

開學初,我們的班級工作重點堅持以新綱要和《3-6》為指南,以解讀為指導,樹立服務意識,抓好常規訓練的培養,重視教育教學環境的創設,注重幼兒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培養。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寶寶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