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扮丑」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爸爸幫,魚說

01

最近黃磊大女兒多多又引網友熱議,起因是多多媽媽孫莉曬的一段視頻里,12歲的多多戴著耳釘和戒指。

很多網友認為不能讓孩子打扮,不能接觸首飾,這樣會「早熟」。

「愛美」、「打扮」,在很多父母眼裡如同洪水猛獸,恨不得扼殺在萌芽里。

一位4歲女孩的媽媽給教育專家尹建莉寫過一封求助信,信中提到,因為看過太多女童被性侵的報導,從小她和孩子爸爸就不主張讓孩子穿裙子,孩子的衣服都偏中性。

孩子斷斷續續鬧了幾多次要穿裙子,孩子媽想說服孩子爸爸,可孩子爸爸說大學前只能穿運動服。

從這封信里可以清楚看出,父母們不希望女孩打扮,生怕「早熟」,其實是為了防範吸引異性。

這些父母內心深處,恐怕巴不得孩子變成中性人甚至無性人,杜絕早戀一心學習,又不會引起成年異性注意,對其產生邪念。

然而,這樣故意「扮丑」的孩子,真能如父母所願嗎?

02

閨蜜小英從小學五年級起,就被她爸剪掉長發,剪得像個假小子,說「這才是學生樣」。

她媽媽很少給她買新衣服,不是撿別人穿舊的,就是買便宜又寬大的。

她有些胖,同學們常取笑她,她說要減肥,父母極力反對,她媽為打壓她,甚至說:「你就死心吧,就算你瘦成柴,也不會像人家一樣婷婷玉立!別讓人笑你醜人多作怪!」

小英從此大受打擊,在人前總是侷促靦腆。

她學習很刻苦,優異的成績是她唯一的驕傲,但仍然自卑,因為「丑」。

她從那開始,只穿運動校服。

小英一心只讀聖賢書,每天可以不梳不洗不換衣服,父母對她的表現很滿意。

後來她以優異的成績考重點大學,她的父母很是自豪。

她找到工作後,媽媽給她買了幾套昂貴漂亮的裙子,說她現在可以打扮了,她卻一次都沒穿過,覺得穿著渾身不自在。

她從不化妝,領導要求她化妝,她解釋說:「我長得不好看,化妝也不好看。

領導批評道:「化妝不單是好不好看,而是職場禮儀,體現你的專業素養和公司的品位。

她學習穿搭和妝扮,卻覺得比工作還辛苦。

有一次客戶來得急,她還是穿著運動服就去了,被客戶認為不尊重不專業,丟了一單業務。

她在跟男朋友談戀愛的時候,總是疑神疑鬼,覺得男朋友身邊的女孩個個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有女人味。

03

孩子的每一種能力都有發展的最佳時期,審美能力也不例外。

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說:「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從對吃的東西要求完美、完整,到對所用東西要求完美,再對自我的形象要求完美,最後上升到對環境、對內在氣質、對藝術品質追求完美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那些父母拚命要壓制的,會隨著敏感期的錯過而永遠沉睡,而不是:「長大後自然就懂」。

小英在對自我形象要求完美的敏感期,被父母強行壓抑,審美能力沒有得到正常發展,導致成年後審美能力缺失,沒有形象管理的意識。

為讓客戶少等幾分鐘,她不梳妝打扮就匆忙趕去接洽,跟上學時不梳不洗就看書做題一脈相承,「扮丑」已成習慣。

更嚴重的是,她對自己外貌的全盤否定,造成心理自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對男朋友極不信任。

盲目打壓孩子的愛美心理,即使一時有所成效,那些潛伏下來的傷害卻深遠巨大,畢竟,審美是人性的需求,它對於人的精神自由和人性圓滿都絕對必需。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激勵與個性》一書中提到:審美需求位於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之間。

每一層需求的滿足,都需要前面需求的達成。

審美需求缺失的人,很難抵達自我實現的彼岸。

04

一位心理諮詢師朋友跟我講過她幫助過的一位女孩K。

K長相平凡,穿著非常樸素,性格羞怯,她說父母不但禁止她多照鏡子,還嚴禁她和那些愛打扮的「壞女孩」玩,說那些「壞女孩」心思不在學習上,愛打扮不正經,以後肯定沒好下場。

有一次K在學校被同學用指甲花染了指甲,媽媽看到把她的手狠狠浸在水裡搓,罵她「不學好」,要她老實安分點。

K從此變得很安分,跟同學交往甚少。

因為學習好,班主任叫她到家裡說要栽培她,卻在一次單獨輔導時性侵了她。

她不敢告訴父母,也不敢得罪班主任,性侵一直持續到小學畢業。

無獨有偶,上大學後,K在學校圖書館裡被陌生男同學猥褻,她不敢叫,幸虧碰巧有別的同學過來取書,她才趁機逃走。

K在跟心理諮詢師說這件事的時候,一直委屈地澄清:「我真的穿得很普通,一點也不招惹人。

K來做心理諮詢的原因,是認為自己很「髒」,不敢接受心儀男孩的追求。

05

如今網絡上曝光的性侵事件很多,每次事件一出,總有部分網友說:「肯定是穿著暴露才招人性侵」、「肯定是太漂亮了才被性侵」,把錯都歸到受害者頭上。

這也說出很多父母的心聲。

然而,調查數據表明,95%的被性侵的女孩當天穿的都是普通的運動衣或休閒服。

性侵對象的選擇與受害人長相、穿著無關,被選擇的對象往往是看起來弱小、膽小、容易控制和事後很可能不敢聲張的女孩。

那些穿著相對性感暴露的女性反而不易招致性侵,因為她們往往氣場較強。

像K那樣的女孩,因為父母的錯誤教育,把「愛美」等同於「有罪」,一旦「下場不好」,必定是因為自己「不正經」。

她被要求「安分點」,不敢追求美,不敢張揚自我,讓自己越來越弱小,越來越膽小。

而這一點,才是她屢被侵犯的真正的原因。

正如教育專家尹建莉說的那樣:「假設某一天壞人有機會性侵孩子,一條褲子和一條裙子有什麼區別呢?一條褲子能擋住壞人嗎?」當然不會。

只有勇氣和機智才會。

父母們在阻止孩子愛美這條路上走偏了,沒有幫孩子打造抵擋壞人的武器,反倒剝奪孩子追求美的權利、阻礙孩子形成健康心理、建立強大自信,讓孩子產生「美是有罪」的錯誤意識,自罪自責,變得懦弱可欺。

玫瑰花美麗不是它的錯,想要保護它,請幫它長上扎手的刺,而不是扯掉它嬌艷的花瓣。

06

最近驚艷了全球的牛津中國女學霸Cecilia Zhao因為牛津大學的一場辯論視頻,火遍外網。

視頻中她身穿黑色亮片晚禮裙,舉手投足大方從容,論點強勁,氣勢逼人,簡直是美貌與智慧的化身。

她9歲時就自己提出要去英國找表姐,在國外讀書。

在展示她一路成長的照片中,很容易看到她是個打扮時尚、自信滿滿的女孩,但同時她還是個拿全校最高獎學金的學霸。

才情橫溢的女作家三毛被詡最愛美的文青,她從小就有自己的美麗主張,會指著母親新裁的衣服說,「怎麼是一塊白布,我要的是粉藍色」。

15歲時她就懂得如何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當她來到馬德里的街頭,憑不俗的穿衣品味驚艷了一眾歐洲人。

即使身處沙哈拉沙漠,她仍然盡己所能過得精緻有品味。

她對美的追求讓她把人生過成了詩,把自己變成一個傳奇。

愛美的人大多熱愛生活、氣場強大,運氣也不差。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

父母們,請破除對美的傲慢與成見,讓孩子放心大膽地追求美吧。

這不會讓孩子「早熟」,而是促使心智健康成長,讓孩子自信、自尊、自強、自愛,精神更加豐盛,更容易走向人性的完整和圓滿。

親,看了這篇文章您想說點什麼?

或者,你有沒有被父母「扮丑」的經歷?

歡迎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莉多多:請允許女孩愛美且漂亮

都說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對於變美這件事向來都是非常熱衷的。然而對於孩子來說,愛美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媽媽們的爭論所在。正方認為:女兒要富養,那麼打扮漂亮也...

讓孩子好看有多重要?大多數父母都不知道!

該不該給孩子好好打扮?這大概一直是縈繞在許多父母心中的一個困惑。我們一邊讚嘆欣賞著各種明星親子節目或是影視劇中穿著打扮時尚精緻的小小人兒,一邊又沉溺於「孩子喜歡上打扮了會不會就沒心思學習了」的焦...

孩子愛美沒有錯,爸媽可以這樣引導

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就開始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了。特別是女孩,上了小學之後,就很在意自己的衣著打扮。很多父母經常抱怨:「我閨女就是愛臭美啊,天那麼冷,還是嚷嚷著要穿裙子。」「我家丫頭放學回家就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