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臭美」的孩子,人生更容易開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花媽媽(爸媽精讀主筆)

01

前天早上,小區里的一位奶奶跟兒媳婦大吵了一架,見人就抱怨:孫女每天早上挑衣服,最近特別愛打扮,自己的兒媳婦不僅不制止,竟然還給孩子買了化妝品。

對此,奶奶生氣地說:「這麼小就給孩子打扮,不教孩子好好學習,把孩子教壞了可怎麼辦?真不知道這個媽媽是怎麼當的。

黃磊的老婆在微博上曬照,自己的小女兒每晚都要穿一會兒公主服,喜歡塗口紅,作為一個小吃貨,盡然為了塗口紅,忍住不吃東西。

多多媽感嘆:穿上公主服就脫不下來,灰姑娘什麼時候能翻篇。

特別關注自身形象,喜歡打扮,喜歡「臭美」對事物都有了自己的標準和要求,這其實是審美敏感期的表現。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過: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如果孩子沒有感知美好的能力,孩子將喪失多少人生樂趣,又談何熱愛生活、獲得幸福?

而且只有滿足了孩子對美的初步要求,孩子會發展出對美更高層次的要求,容易養成律己的自覺,更易成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童年時期的審美對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這是孩子一生審美能力的基礎,是孩子一生的起跑線。

02

我的一個鄰居小梅,從小總是穿親戚的舊衣服,即便買了新衣服,也總是買大一號,多穿兩年。

上初中的時候,她偷偷買了一支口紅,被她爸爸媽媽發現,她被暴打了一頓。

父母說:「壞孩子才喜歡打扮,學習才是正經事兒。

小梅從此視打扮為洪水猛獸,覺得打扮自己很羞恥,總是穿著不合身而灰僕僕的衣服。

這種觀點伴隨了她很長時間,她經常買東西都會看看實用不實用。

有一次去她家裡,她一家人正在吃飯,餐具都是不鏽鋼的,實在算不上色香味俱全。

她說:「這樣孩子就不會打翻了。

一個懂得審美的人,生活一定是充滿情趣的。

他會明白一個漂亮的陶瓷碟盤與不鏽鋼的盆子是有區別的,一杯茶除了能解渴還能細細品味。

一束花除了好看,還能讓人心生愉悅。

穆罕默德曾說:「誰有兩個麵包,賣掉一個吧,用來買水仙花,因為麵包是身體的糧食,水仙是精神的糧食。

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身邊發現千差萬別的美,但如果沒有審美習慣,就會錯過很多美好,生命會慢慢變得貧瘠與無趣。

因為懂得美,看到美,生命才會更加有趣,我們才不會成為生活的奴隸。

03

中國有句俗語:「先敬羅衫後敬人」。

儘管我們都不願意承認,但是以貌取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這個世界的潛規則,否則人們也不會調侃「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網上有個很火的視頻,是一個街頭實驗,工作人員讓同一個小女孩穿著不同服裝假裝走丟,來看看路人有什麼樣的反應。

當小女孩衣著整潔、時尚,一個人靜靜站在街邊時,路人們紛紛停下關心她,不僅詢問其是否迷路,還試圖安慰她,有的陌生人主動打電話為她提供幫助。

之後,小女孩換了一身打扮,不僅衣衫襤褸,而且髒兮兮的。

這次,來往行人沒有一個人上前。

接著,實驗地點轉到一家餐廳。

當小女孩穿著整潔、得體時,大家看她的眼神充滿溫暖的善意,很多顧客都非常歡迎他坐在自己身邊。

沖她微笑,和她聊天,還逗她開心。

然而,當她在換上剛那身髒兮兮的裝扮出現時,大家對她防備、嫌棄。

誰都不願意搭理她,甚至有人讓服務員把她趕出去。

這就是區別對待,因為外表截然不同的區別對待。

雖然我們呼籲大家善待所有的孩子,但你不得不承認「以貌取人」很難改變,至少你無法讓所有人一視同仁對待孩子們。

以貌取人,不只是看臉,而是一個人的狀態,一個穿著破舊且邋遢的孩子背後,是什麼樣的父母?人們的下意識里拒絕她。

不要怪這個世界滿是偏見,對陌生人而言,不懂你的心,只能透過你的外表,猜測你的內心,及你對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然後決定是否與你相處。

我們要認識一個人,外在形象是是一張最直觀的名片。

而一個審美力強的孩子,將來無疑更有競爭力。

04

孩子的審美能力具有層次性,審美力得到初步發展,將來的審美將會更好。

我女兒最近每天起床,都要磨磨蹭蹭好半天。

一點不滿意就大哭。

前幾天因為襪子上面的一個線頭不舒服,哭了一個半小時。

其他的襪子也都不願意穿,非要穿那一雙。

其實最近時間最近一段時間他的這個現象特別多。

每天都能因為一些小事而大哭,大鬧不止。

比如:蘋果上有個斑點不願意,餅乾要吃整的,衣服要按照她的搭配。

一點不如意了,就開始撒潑打滾、哭哭唧唧,把大人氣得分分鐘想暴走,可孩子卻一臉委屈,像得了強迫症一樣非得按照她的來。

原來,孩子有了初步的審美後,對審美就會有進一步的要求,比如追求完美。

他們對食物的殘缺,物品擺放的秩序,以及家中環境都有一定的要求。

這是孩子對自己的審美有了更高的要求。

尊重並保護孩子愛美的心,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一種內在需求,他需要保持外在事物的完美無缺以達到內心的愉悅與安寧;

而這種嚮往美好的心理若得不到滿足,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她對身邊事物要求的嚴格性。

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的心態。

而且孩子審美能力呈螺旋式上升,滿足了孩子對美的初步的追求,孩子對美會有更高層次的要求。

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說:

如果我們保護了兒童審美成長的整個歷程,我們就保護了自身的道德。

因為道德品質不來自於道德自身,而來自於人類最早期建構的審美。

如果一個孩子擁有良好的審美,他就是按照這個審美去構建自己的世界,發展、完善以及提升自己。

這就是說,當孩子的審美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他會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有更高的要求;

也不會做有損道德的事情,他會努力追求更美好的事物來構建自己的世界,這就是「審美構建道德」。

05

愛美並且會美,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和鍛鍊。

愛美是孩子對自己的重視,是對這世間美好之物的理解和追求。

尊重孩子愛美的心,引導並培養孩子的審美力,這樣孩子將來不會差,這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而愛美並且會美,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和鍛鍊。

我們要怎麼做呢?

一、尊重並保護孩子愛美的天性

可能孩子在某個時期會特別臭美。

這時候不要去打擊孩子:「這有什麼好哭的?」、「要遲到了別磨蹭了!」還可能會擔心這麼小就這麼愛臭美是不良傾向:「整天瞎講究外表,還不如多學習呢!」

這些話就不要再對孩子說了,去尊重並了解孩子的心理,並且呵護孩子這種愛美的追求,當孩子這種心理被滿足了,她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美。

二、尊重孩子追求美的行為,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當孩子做出一些自認為很美的事情,父母不要急於批判。

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審美觀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去選擇他們認為美的,這是孩子發展自己的一種智能。

這一過程中,孩子的審美能力得到了鍛鍊,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三、父母要有正確的審美和精神底氣

美可以是陋室里擺一束鮮花、一份用心做出的菜式、可以是家常衣服上的一點點綴。

可以是選擇做一個誠信的人,一個善良的人。

父母要把自己收拾好,把家裡收拾乾淨,做一個美美的自己,用自己的言行薰陶孩子。

無論處於何樣的境地,都不放棄追求美,擁有把生活過得美好能力的父母,才是中美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四、要給孩子感受美和吸收美的機會

海明威說:「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同樣的, 如果孩子有幸在年幼時接觸過美好的事物,無論他此後一生中去到哪裡,經歷過什麼,那種美好都會與之同在,給他力量。

多培養孩子的興趣,多帶孩子去參加藝術活動,帶孩子去博物館、聽音樂、去大自然欣賞美景……

讓他與美為鄰,這都是他一生的財富。

美和幸福一樣,都是有力量的,審美能力強的孩子,更能體會生活的美好,懂得欣賞美,發現美,更容易養成自律的性格,人生更易開掛。

那些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那些感覺,都會融進他的氣質里,成為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照亮他前行的路。

作者簡介:花媽媽,富書籤約作者,80後幼兒園園長,堅信愛與專業是最好的教育,邊育兒邊育己,在成長里遇到最好的自己。

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 shenduwenhu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想讓孩子自信,從鼓勵臭美開始吧!

最近閨蜜推薦我去看一檔綜藝節目,裡面有一集戚薇的女兒Lucky和媽媽搶化妝品,她看到媽媽的化妝品就一直說,「我想要這個粉餅,想要這個口紅,想要這個睫毛,想要這個刷子」。

寶寶愛臭美讓媽媽們頭痛不已,需要制止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寶寶突然變得注意起外表來,常常在鏡子前臭美,有些女寶寶還會偷偷拿媽媽的口紅,並模仿媽媽的樣子來塗口紅。有時會將口紅塗得滿臉都是,還會通過鏡子欣賞自己。寶寶皮膚嬌嫩,有些寶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