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就叛逆,你的教育方法夠高明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的確會給孩子們帶來一定的危險,但是科學的角度來看,逆反實際上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信號。

如果孩子不經歷逆反期,那麼他們就無法成長為一個有獨立思維能力的成年人,換句話說,太乖過於順從的孩子往往會形成依賴性人格,對他們將來的獨立生存帶來更大的隱患。

如果從成長的角度看逆反,逆反不僅不是壞事而是一件好事。

青春期孩子開始獨立思考,開始對社會人生有自己的看法,渴望獨立和被尊重,但父母不當的管教態度,以及對孩子「隱私」和個性的不尊重等都容易使孩子感到厭惡而產生反抗行為。

而父母讓孩子提前進入社會,過多地告訴孩子「人間險惡」或者自己「說一套、做一套」,不能以身作則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抗傾向。

因為孩子們發現了自己原來也能像成年人那樣找出事情間的邏輯關係,於是他們覺得自己與成人是平等的,他們不再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要嘗試著自己去思考,外在的表現就是固執、對抗成人的意見、一意孤行。

其實這是孩子在學習獨立思考成熟成長的過程。

對此,專家建議,面對「叛逆」,家長在和孩子相處中,也有「六項注意」。

1、多關心子女在學校的情況,但不要讓孩子有「家長和老師串通一氣,你們是一夥兒的」感覺。

2、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3、避免「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口頭禪」。

「兒大不由娘」,他已經不是你懷抱你的乖寶寶了,總有一天他需要自己展翅飛翔尋找食物和夢,嘗試接受他暫時的「幼稚」,也許你批評的時機和觀點本來就是錯的。

4、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您交流,不必過於強迫,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你要知道,魯迅先生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肯定不會把他認為最私密的話告訴你。

5、在與孩子接觸時,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你的抗拒和牴觸。

6、不要在和孩子交流時總以學習成績為話題,這樣只會讓孩子有心理壓力懷疑您的「誠意」,把一次和諧的交流延伸到「醉翁之意不在酒」真不是什麼高明之舉。

家長常常會埋怨自己的孩子由一個小乖乖變成了「小倔驢」。

孩子在青春期里情緒會有反覆無常的波動,甚至與家長發生劇烈地矛盾衝突和頂撞,令許多家長無可奈何,束手無策。

可是想想哪個人願意自找不開心而自尋煩惱呢?它一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家長了解其中的原因,孩子的叛逆就會大大減少的,那就是理解、尊重與溝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三個叛逆期,家長怎麼管?

逆反、和家長對著幹……青春期叛逆是孩子給家長出的一道難題。北京電力醫院兒科主任夏艷斌為家長們支招,如何與叛逆期孩子相處。叛逆是為了更好地成長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這個階段孩子自我意識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