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叛逆的孩子,我該怎麼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

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為或想法的邏輯是怎樣的,針對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於成長的想法,選擇給予耐心的指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的確會給孩子們帶來一定的危險,但是科學的角度來看,逆反實際上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必要階段。

如果孩子不經歷逆反期,那麼他們就無法長成一個有獨立思維能力的成年人,換句話說,太乖的孩子往往會形成依賴性人格,對他們將來的獨立生存帶來更大的危害。

如果從成長的角度看逆反,逆反不僅不是壞事而是一件好事。

青春期之前,孩子是沒有自我意識和獨立思維能力的,所以任何事情都要依賴於成年人的思考和建議。

進入青春期後隨著大腦的發育,他們開始有了獨立思考和判斷的初步能力,因為孩子們發現了自己原來也能像成年人那樣找出事情間的邏輯關係,於是他們覺得自己與成人是平等的,他們不再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要嘗試著自己去思考,外在的表現就是固執、對抗成人的意見、一意孤行。

其實這是孩子在學習獨立思考的過程。

但是,由於其邏輯思維還在發育中,對問題的認知還處在表面化的程度之上,同時又缺乏生活經驗,使他們的思考和判斷能力顯得很膚淺和幼稚,其分析和選擇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著眼點常常是當時的快樂而不顧及長遠利益。

這樣的思考和判斷導致的行為,對他們的往往具有很大的風險。

作為家長來說,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

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為或想法的邏輯是怎樣的,針對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於成長的想法,選擇給予耐心的指導,也就是說,即要讓他們獨立思考和嘗試一些她們想要做的事,又要不斷的從長遠的利益上來分析其判斷思考的局限性,擴大他們看問題的視野。

只要幫助孩子們弄清這樣的道理:「現在你的選擇的確讓你快樂,可是這樣的選擇還是帶有太多孩子式的任性,這樣的做法有可能為你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你現在長大了,需要學習成年人的思考方式,為了長遠利益要學會用理性控制自己對眼下快樂的需要,只有這樣做才能幫助你長成一個真正的成年人。

青春期的孩子是很渴望被成人社會所接納的,就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需要來指導他們,指導逆反期的孩子,所使用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用平等和尊重的態度來對待他們的想法,無論這些想法有多幼稚,但這畢竟是來自他們獨立的思考,在這一點上一定要予以尊重,然後指出其中幼稚的成份,告訴他們怎樣做才是成人的態度,教會他們把眼光放遠,把心胸放寬。

一般說來,經過這樣的對比,孩子發現和理解了自己想法中不成熟的地方,他們便會主動調整和按照教師所指導的去做。

當然這樣做老師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在我們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中有一個誤區,認為只要給孩子講清道理,孩子就應該自己能做好,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教育是一項工程,就像蓋高樓要一層層的蓋,對於孩子的教育是需要一件事一件事去指導,讓孩子在這樣的指導中逐漸學會掌握和應用正確的思考和判斷的的方法。

這樣的教育即順應了孩子獨立思維的發展,同時也不會因為能力上的缺乏而導致有害於成長的事情發生。

一、那我們怎樣和「叛逆」孩子溝通呢?

打罵不行,放任不得,半大孩子真難管,在許多家長無奈於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同時,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叛逆,是被逼出來的。

其實,自己在生活中也很矛盾。

」孩子心聲:最渴望父母也能認個錯「在父母眼裡,他們永遠都是正確的,我從來就沒有對過。

青春期「叛逆」孩子將父母也能勇於承認錯誤,看成是夢寐以求的事:「我們中,沒有幾個是真正的壞孩子,關鍵在父母理解不理解我們。

有時候,我們也挺矛盾的,我們知道父母肯定是要孝順的,但如果『聽話』就是孝順,即便是父母說錯了,我們也要按照他們的意思去做,那活著就真沒意思了。

為什麼做父母就不能有錯呢?」

觀點:

青春期孩子開始獨立思考,開始對社會人生有自己的看法,渴望獨立和被尊重,但父母不當的管教態度,以及對孩子「隱私」和個性的不尊重等都容易使孩子感到厭惡而產生反抗行為。

而父母讓孩子提前進入社會,過多地告訴孩子「人間險惡」或者自己「說一套、做一套」,不能以身作則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抗傾向。

對此,教育專家建議,面對「青春期叛逆」,家長在和孩子相處中,也有「六項注意」。

1、多關心子女在學校的情形,但不要讓孩子有「家長和老師串通一氣」的感覺。

2、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3、避免「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口頭禪」。

4、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您交流,不必過於強迫,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5、在與孩子接觸時,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您的抗拒心理。

6、不要在和孩子交流時總以學習成績為話題,這樣只會讓孩子有心理壓力懷疑您的「誠意」。

二、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中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

到了初二,仿佛一夜之間,我們也許會發覺,孩子真的長大了,不再是我們眼裡的懵懂少年了。

他們變得敏感、叛逆,脾氣也大得不得了,一說即跳。

一些家長閒聊時,談到這一點,他們大多無奈地搖頭說,孩子進了初中後,就管也管不得了,往往是你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就發脾氣。

作為家長我們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要試圖去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徵。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才能與她溝通,引導她去走好每一步。

當然,每個孩子面臨的問題不一樣:

第一、關注孩子的成長過程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容易發怒,說話也很偏激?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於身體急劇變化的時期,比如男孩子開始長鬍須,聲音也變粗了,甚至會有遺精的現象;女孩子乳房開始發育,有了月經。

這些變化,對於他們來說,往往是很突然的,假如事先沒有準備,他們會驚慌不安,會煩惱,以為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尤其他們不了解別人其實也和他們一樣面臨同樣的煩惱,因而,這種「與眾不同」的感覺讓他們變得特別敏感,也特別自卑。

作為家長,要很早就告訴孩子這些常識,讓孩子能從容應對,情緒上的波動相對也少些。

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孩子看一些這方面的書。

例如:美國學者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寫的:《預備青春期》和《正當青春期》。

這兩本書家長應該和孩子一道來讀。

讀完這兩本書,家長大致就可以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面對哪些困惑,然後,對照自己的孩子來想一想自己該怎麼做。

除了孩子自身的困惑外,家長們還應該主動和孩子談一談性,談一談愛情,告訴孩子一些他需要掌握的科普知識。

因為你不談,孩子也多的是地方去了解這些信息,比如網絡,比如現在很流行的一些校園文學,還有手機簡訊,不健康的信息多的是渠道!而這樣得來的信息往往會貽誤孩子。

有的家長可能聽說過,現在就有中學生在網上結婚,而且為數還不少!所以,家長不去爭取孩子,網絡、影視等傳媒就會把孩子爭取過去!

第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幫你的孩子確定學習目標時,一定要先看看他的現狀和他的潛能,尤其對於那些目前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孩子比較切合實際的辦法是,你可以幫孩子制定一個分階段的學習目標。

這個目標要以他現在的成績為基點。

假如他這次只考了50分,那麼,你最好不要期望他一下子可以升到80分或90分,當然這樣的奇蹟也可能會發生,但不論怎樣,我們的期望值不妨低一點,比如說他下次及格了,你就可以獎勵了。

這樣對於孩子的壓力小一些,而且當他的成績大大出乎我們意料地好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道分享這難得的喜悅!而這,更能增強他的自信心。

第三、給孩子一個笑臉

不要把工作或者工作以外的不愉悅的心情帶回家。

即使自己在外面多麼的不如意,也要記得在進門之前提醒自己:調整好心態,當孩子開門迎接你的時候,給她一個笑臉。

這點很重要。

讓孩子看到笑容滿面你,其實也減輕了她的心理壓力,讓她覺得你很容易接近,這樣一來,她對你就少了一份戒備心理和牴觸情緒,有話也願意和你說。

青春期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都有傾訴的慾望,家長們最好做一個認真一點的聽眾,因為這表明你重視他,這種傾聽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安慰。

否則,他會覺得受到冷落。

受到冷落怎麼辦?到外面去找能安慰他的人。

為什麼有的小孩子會結交不良少年,會早戀?原因當然很多,但其中根本的一點,就是缺少家庭的關懷,缺少親情的溫暖。

第四、多陪陪你的孩子

現在的獨生子女,都很孤單,缺少玩伴,所以,做父母的就又多了一個任務,陪孩子玩,經常和她一起去選擇適合她讀的書籍,和她一道上網,和她一道玩撲克牌,一道搞運動。

在 這個過程中,家長又可以了解她的好惡,並適時引導她。

多陪陪你的孩子,陪他玩,陪他說說話,也許他就不會到虛幻的世界裡去尋找精神的寄託了。

第五、了解你的孩子,信任你的孩子

孩子長大了,更重視自己的隱私權,有些家長偷看了孩子的日記,發現了孩子的一些秘密,就沉不住氣,勃然大怒。

這是最不明智教育孩子的方法。

假如你覺得你只能通過查看孩子的日記來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那當然也未嘗不可,但最好不要動怒,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想一想應對的辦法。

而最主要的一點是不要讓孩子知道你看了她不讓看的東西。

否則,容易讓她對你產生信任危機,產生逆反心理。

一般最好是通過平常的閒聊來了解孩子心裡的一些想法。

比如:在上街的時候,摟著她或牽著她的手,和她邊走邊說話。

這樣可以從談話中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夢想,或許孩子的每個階段的夢想都不一樣,但不管這些夢想是什麼,家長都要鼓勵她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努力才有回報。

要給孩子自由的時間,或者給她規定玩耍的時間,讓她學會遵守你們之間的規定,偶爾違規,就要實行制裁。

因為這樣可以讓她明白這一點:信任是用來投資的,不是用來透支的。

投資就有豐厚的回報,而如果透支的話,遲早有一天會變成窮光旦一個,而且再也沒有人會信任她。

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到:讓你的孩子愛你,願意接近你;而不是怕你,刻意疏遠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幼兒「叛逆期」,你做對了嗎?

人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7~9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

孩子逆反心理,如何正確對待?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家孩子由原來的乖巧、聽話、懂事、孝順逐漸變得性格叛逆、不服父母管教,常常和自己「頂牛」、「對著幹」。他們還經常以有悖常理的言行來顯示自己的「高明...

孩子逆反期,我來教你怎麼辦!

大寶今年6歲上幼兒園大班了,可這一6歲壞了,以往的乖乖娃,突然就說啥啥不聽,幹啥啥不乾的!最嚴重的一回,不讓從台階跳上跳下,可還偏就跳來跳去,結果腦袋磕了一條大口子,血流的嘩啦嘩啦,這可把當媽的...

家長必讀▕ 孩子一生中的三個叛逆期

叛逆期的孩子,成長得更快。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而且還不止一次。「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 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其實,若父母能夠讀懂...

順利帶孩子度過「叛逆期」,我們有話說.....

提到孩子的叛逆期,相信很多家長對這個話題並不陌生。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難管叛逆。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但對孩子來說從聽話到不聽話是孩子學習獨立思考得過...

孩子大了就叛逆,你的教育方法夠高明嗎?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的確會給孩子們帶來一定的危險,但是科學的角度來看,逆反實際上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信號。如果孩子不經歷逆反期,那麼他們就無法成長為一個有獨立思維能力的成年人,換句話說,太乖過於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