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經驗|如何教育處於叛逆期的小孩?父母應該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由於升學、人際關係等壓力的增大,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心理發生變化,如果沒有對其進行適當引導,孩子很容易在認知、理解、運用等環節產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礙,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響下,往往會激發他們潛意識的反抗,刺激他們對外界採取抗拒行為,形成「叛逆」。

一、叛逆期的心理特徵

  • 1.叛逆期其實就是青少年心理的一個「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

    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

  • 2.出於叛逆期的青少年為了表現自己的 "非凡",對任何事物容易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 3.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二、 父母應該怎麼做?

  • 1.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

    同時,家長還需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由於生理變化引發心理變化,他們遇事開始思考,形成並不成熟的主見,對父母的話開始懷疑。

    而父母在權威動搖後,如果沒有及時調整教育方法去面對孩子,孩子便容易產生抗拒心理。

  • 2.不要因為工作忙、應酬多而忽視孩子的對話需求,家長要勤於與這一特定生理時期的孩子交流。

    指導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父母的羅嗦、老師的批評,這些教誨都是善意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 3.家長不可偷窺孩子隱私,多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據調查,有著民主氛圍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動向父母靠近。

  • 4.家長不要經常拿自家孩子的短處同別人的孩子的優點比較,來打擊孩子。

    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 5.家長切記不可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容易導致孩子愈加抗拒。

    指導逆反期的孩子,所使用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用平等和尊重態度對待他們的想法,無論這些想法有多幼稚,但這畢竟是來自他們獨立的思考。

  • 6.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 7.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願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 8.家裡的大事也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他的意見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見一致,就以他的意見來決策,這樣可以培養他的責任感。

  • 9.應對孩子的「叛逆期」,最不妥當的做法就是和孩子對抗。

    父母要多觀察,多體諒孩子,要知道教育孩子已不能再靠施以拳頭和辱罵等簡單粗暴的形式。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只要老師、家長引導得當,就會有益於培養少男少女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有利於他們自我意識的進一步成熟。

編輯:貞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處在青春期的叛逆小孩,你該如何教育?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裡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

孩子逆反期,我來教你怎麼辦!

大寶今年6歲上幼兒園大班了,可這一6歲壞了,以往的乖乖娃,突然就說啥啥不聽,幹啥啥不乾的!最嚴重的一回,不讓從台階跳上跳下,可還偏就跳來跳去,結果腦袋磕了一條大口子,血流的嘩啦嘩啦,這可把當媽的...

如何幫孩子平穩度過叛逆青春期

孩子進入青春期,性心理發育莫忽視;更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青春期的孩子是一個定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的遺留問題會在青春期表現出來,所以,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家長最好能進入備戰狀態,因為這個年齡段的...

對於叛逆期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應如何與之溝通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