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家庭教育主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放眼身邊,小區花園裡陪伴孩子玩耍的是老人,幼兒園門前接送孩子的還是老人……很多家庭中,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已經不僅僅是父母,更可能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只是,這些祖父母、外祖父母怎麼也不明白,自己充滿愛心且無微不至的照顧,怎麼就成了孩子日後成長和學習問題的根源。

父母工作忙碌,將照顧孩子的重任交託付給老人。

而因教育觀念差異所產成的矛盾,也在各個家庭中隨時上演。

樂樂每次玩完玩具,顧女士都要求她自己收拾起來,養成好習慣。

可姥姥總是非常及時地幫助孩子將玩具收拾得整整齊齊。

「批評孩子時,老人又非常自然地成為孩子的擋箭牌。

這樣的小問題非常多,我也試圖溝通過,但是老人不以為然。

」顧女士說。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中國家校合作指導師李文雯帶女兒出去玩,她發現女兒玩滑梯的過程中,牢牢把住滑梯入口不讓其他小朋友玩。

「老人帶孩子容易讓她吃獨食,比如好吃的食物,老人自己不捨得吃,只讓孩子一個人吃,慢慢孩子就變得以自我為中心。

事實上,矛盾產生的根源在於,兩代人帶孩子的方法不一樣,老人傾向於經驗,而父母依靠的是科學知識。

宋少衛長期從事青少年的心理諮詢和學習治療工作,他在《非常祖母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中總結:老人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誤區,比如過度保護、延遲滿足能力缺失、關注焦慮等。

他指出:「老年人傳統的看護模式在當今社會受到了很大的挑戰(比如電視、網絡、遊戲等),也出現了許多他們想不清的問題(例如青春期逆反、虛擬網絡人格等),甚至一些像吃飯睡覺這樣的小事情也變得與以往不同。

沒錯,今時不同往日。

而對孩子的「過度滿足」就是從食物開始的,這也恰恰是一個人心理需求的起點。

宋少衛告訴記者:「以前物質條件匱乏,無法滿足孩子需求,只能讓他們『等等』。

這雖然是被迫提高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但卻幫助他們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質。

而現在即時滿足或過度滿足的現象導致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成長不起來,意志品質差,各種問題隨之出現。

煩惱的不僅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也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

殊不知,正是他們時刻不停地看管、照顧和關注,使孩子變得更加煩躁,注意力無法集中,逆反行為增多。

溝通需要智慧

顧女士非常希望在不傷害老人情感的情況下,解決根本問題。

只是面對經驗至上,不以為然的老人,如何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與父母站在同一戰線上呢?

李文雯發現問題後並沒有急於和老人講道理,她將老人同樣帶到遊樂場,將問題直接呈現在老人他們面前。

「孩子還是把住滑梯不允許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我前去制止,並陪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也讓女兒意識到分享的樂趣。

溝通的過程中,李文雯強調不要當面頂撞老人。

「我會先感謝老人這麼辛苦為我們帶孩子。

然後將反面例子呈現在他們面前,這個例子可能是自己孩子的某些行為,新聞事件中的人物和身邊的孩子。

當老人見識到一些看似很小的行為所導致的嚴重後果後,你的語言就變得更具說服力了。

這樣還遠遠不夠,李文雯也會通過自身行為去影響孩子。

「每次我買東西,都會給老人也買一份,並讓孩子主動送過去。

有好吃的東西,也會適時引導孩子主動和老人分享。

「你不都是我帶大的嗎?」面對一些比較固執,並且不服子女的老人,更加需要有效的溝通方法。

「老人雖然很慣孩子,但是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們也開始頭疼,並尋求解決辦法。

」宋少衛建議,「最好的辦法是找個第三者(相關書籍、某位專家等),告訴父母『你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會把他的能力抹殺掉』。

如果我們很平靜地去講,老人往往能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且願意配合。

家長與老人的溝通儘量在私下進行,可現實情況往往是老人在孩子面前批評家長。

宋少衛提醒家長,這個時候需要特別服氣和聽話,因為你正在成為自己孩子的榜樣。

「如果爭吵被孩子看到,你一定要當著孩子的面給老人道歉,然後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和老人討論問題。

這其實是在營造一種家庭氛圍,也告訴孩子我們有了問題不迴避,並且有勇氣面對。

「到位,不越位」

在老人身邊長大的孩子成年後,總有一兩個溫馨動人的畫面,讓他們永遠不能忘懷。

豐富的養育經驗完全解決父母的後顧之憂,細緻耐心的陪伴也大大增強了孩子的安全感……雖然隔代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並不能抹殺祖母、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正面」與「反面」間,只有一線之隔。

李文雯認為,隔代教育只是親子教育的補充,雖然日常生活中會矛盾不斷,但也應該提前與老人進行一些約定。

「親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或者說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不要讓老人全部包辦,家長最起碼要積極參與進來,在孩子成長中發揮作用。

」宋少衛告訴記者,「即使親子教育無法完全占有主要地位,家長也應該保證每天與孩子有固定的相處時間。

隔代教育中,老人究竟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中國老人的定位往往是孩子安全的保護者和教孩子識字的教育者。

其實,孩子更需要你成為他的玩伴,真正的陪伴他成長。

「如果你能跟孩子玩到一起,那麼你所起到的作用就會更大一些。

老人和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他從你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說教更多。

而你在教會孩子識字的同時,是否也教會他一些生活技能,幫助孩子鍛鍊動手能力?這些會對孩子未來更有幫助。

」宋少衛說。

專家的一致觀點是:隔代教育需要「到位,不越位」,越俎代庖和大包大攬對孩子未來的成長顯然沒有好處,也只會引發更多的家庭矛盾。

家庭教育的主角應該是父母。

如果老人無法選擇地成為孩子「第一任老師」,那麼也至少應該是一個「成長型的老師」。

事實上,很多老人已經漸漸意識到,自己擁有的是豐富的養育經驗,而非教育經驗。

(北京參考記者 凌雲)

專家支招:破祖孫間的「攻守同盟」

想要打破祖孫間的「攻守同盟」,需要好的方法。

首先,要肯定老人做對的地方。

然後,要培養老人的危機意識,將一些反面例子呈現在他們面前。

最後,要保護老人的利益。

比如,你在家裡讓孩子給你拿小凳子,老人可能會說 「大懶指使小懶,孩子別給他拿」,但你要讓孩子給老人拿個凳子,老人就特別高興。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何與老人站到同一個「戰線」,這是一門學問。

(青少年心理專家宋少衛)

「孫子」兵法

1、更新觀念,更好地了解孩子。

2、別把孩子關在家裡,應讓孩子自由成長。

3、該放手時就放手,不做溺愛孩子的「老母雞」。

4、避免製造親子矛盾,全家好才是真的好。

您可能也喜歡:

讓孩子終身受益的八大家庭教育

最合乎情理的家庭教育

美國家庭教育給我們的啟示

家庭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

警惕5種不良家庭教育
無覓

Tags: 家庭教育,隔代教育

milimami.com

  • 產房裡的九大「私密」事
  • 男孩為什麼必須要多跟爸爸玩?
  • 解析孩子交際的敏感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給奶奶帶了一個月,我的孩子變成了這樣。。。

我和老公平時工作比較忙,但我一直堅持自己帶孩子。因為知道孩子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種種弊端,所以再苦再累我也認了。上個月我被公司臨時安排出差一個月,老公又要每晚加班到九點半,不得已的情況下,我把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