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常說這 6 句話,孩子的情商會高很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我女兒到學說話的時候,每天像個復讀機一樣重複著大人的話。

有一天,她姑父擋了她的視線,她說了一句「你走開」。

我們沒有教過這句話,但有次吵了架,我對老公說了一句「你走開」,沒想到女兒就記住了。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好不好,看孩子就知道。

一個從小在溫馨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比在一個充滿爭吵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無論是情商還是性格,都會好很多。

男孩拿著樹苗種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有很重要的影響

有位媽媽說過自己輔導孩子功課的事情。

孩子剛上一年級,老師布置了寫 1、2、3 ,但是娃寫得不認真,總是東張西望的。

她耐著性子教了兩個小時,孩子的 1 都還沒有寫完。

最後忍不住就對孩子吼了起來,孩子竟然嚇到尿褲子。

看到孩子這麼害怕,她自己也後悔。

她說自己本身脾氣就比較急,平常對孩子就沒什麼耐心,她不知道該如何管教孩子。

其實,只要你掌握正確的說話方式,管教孩子會事半功倍。

Little gardener girl with mother watering on lawn

孩子出門磨蹭

媽媽要說:我們還有 15 分鐘要出門了,你是現在穿衣服還是拿著衣服?

不能說:快點!聽見沒有!每天都這麼磨蹭!

孩子對不停催促是厭惡的,越催反而越不想動。

如果你給他一個選擇,他就知道該怎麼辦。

山東日照:13年痴心孤獨症兒童康復教育

孩子愛說「不」

媽媽要說:我想聽聽你說「不」的原因,這樣我才能考慮是否接受。

不能說:我是為了你好,必須聽我的!

孩子到 2 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很多事情喜歡說不。

孩子開始想要按自己的內心做事,家長不妨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允許孩子說不。

父母也不要總是強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的身上,能讓孩子做選擇的事情,請讓孩子自己做主。

停止暴力

孩子不小心弄壞物品

媽媽要說:沒關係的,每個人都會犯錯,但要試著去改正錯誤。

現在一起來看看能不能修好。

不能說:你看你,每次都不小心!叫你別拿,非得看,這東西這麼貴,下次不給你買了!

孩子犯錯時,會害怕被媽媽打罵。

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犯的錯不是故意的。

如果媽媽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並改正,反而更有益於孩子的成長。

悲傷的孩子

孩子不想理媽媽

媽媽要說:寶貝,你是不是哪裡不舒服,需要媽媽幫忙的嗎?

不能說:你這孩子怎麼回事,又不理人!我說話,你聽到了沒有。

其實,有時候孩子只是想自己待會兒,媽媽不要一開口就責備。

嘗試問問還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這樣子會讓孩子感覺到關心,也許就會分享自己的小秘密給媽媽。

母親照顧她生病的女兒

孩子不願分享玩具

媽媽要說:你先玩 10 分鐘,給妹妹玩 10 分鐘,然後互相交換一下。

不能說:你這孩子這麼不懂禮貌,快把玩具給妹妹。

孩子對自己的物品,有強烈的占有欲,一開始都不願意和別的孩子分享。

可是試著讓孩子先從交換開始,了解到分享的樂趣。

規定時間後,再交換。

慢慢孩子就學會分享。

如果孩子一直很抗拒這個事情,父母也不要過分強求。

日常生活中,父母身體力行分享,讓孩子了解。

小男孩玩玩具汽車

孩子用哭來達到目的

媽媽要說:你先不要急,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事情怎麼解決。

不能說:別哭了,你就知道哭,哭有什麼用!再哭就不要你了!

小侄子一歲五個月的時候,很愛哭。

水槍不出水,哭;鞋子掉了,哭;玩具拿不起來,哭……每天能聽到弟妹訓斥的聲音。

後面跟他玩了一段時間後發現。

孩子哭只是因為他不善表達,只好哭來尋求大人的幫助。

水槍不出水的時候,教他慢慢擰開後蓋裝水,他就立刻不哭了,還學會了如何擰後蓋。

教育孩子的過程,家長要注意說話方式。

孩子的行為大多不是無緣由的哭鬧,多點耐心觀察,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找到學習方法,並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無形中在模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叛逆期的教育其實並不可怕

其實,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孩子來說只是成長的標誌而已,家長們需要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裡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孩子進入小學後,由於在學校中開始學會了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