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然任性常做出打人的動作,家長該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的女兒兩歲八個月了,一個月前我剛送她上半天制的幼兒園。

在此之前,她不執拗,不愛發脾氣,凡事有商有量;但這之後,她好像突然就叛逆、任性起來,稍不如意就撇嘴,甚至做出打人或者拍打東西的動作,「不」「就不」時刻掛在她的嘴邊,仿佛時刻等著反駁大人似的。

究竟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她的這種變化呢?她很愛幼兒園,從未表現出抗拒上學。

但是這突然性情大變,我該如何引導?


這個孩子,其實就是進入了她生命里的第一個逆反期。

說「不」,是她新學會的一種能力。

這說明,孩子長大了,而且心理非常健康!了解到這一點後,父母還需要反思。

想一想,是不是平日面對孩子的所作所為經常採取命令、要求的態度和語氣,甚至簡單粗暴地打斷孩子的行為?那孩子學到的,也將是粗暴的處理方式。

簡言之,面對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辦法是接納,並引導。

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即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讓孩子做一道選擇題。

如,進家後,父母與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換成可供孩子選擇的陳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邊或是放在鞋架上。

」睡覺的時候,父母給出的選擇可以是:「咱們是現在上床,還是五分鐘後上床?」


父母給出的選擇其實是事先篩選過的,並且自己可以接受的。

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方面,父母可以對孩子的行為做到良性引導;另一方面,孩子也不會產生被控制感,相反還可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

如果孩子不要你給出的選擇,而想要額外的,可你不能接受,那就直接告訴孩子,他們所提出的不是一項選擇。

然後再重複你給出的選擇,讓孩子決定。


幼兒的逆反期出現在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一般是在兩歲半到3歲左右。

不過現在的孩子大約1歲前後就開始表現的「叛逆」了。

就這一點,我的分析是:一方面現在孩子的確越來越聰明了;另一方面是父母們養孩子更加小心,也因此對孩子更早、更多說「不」。

孩子們說出的第一個「不」,就是從父母這裡學來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行動上,常常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不同意、反對的態度;語言上,則開始說「不」,什麼都是「不」,做與不做都是「不」。

這是孩子從意識上最早開始的與父母的分離。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感受與他人分離的快樂,並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優秀的個人品質。


2歲半到3歲左右的叛逆期家長該如何做?

1、性格引導很重要。

這個時期是寶寶「自我意識」形成的時期,如果受到大人的打壓或錯誤引導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做選擇的方法代替「不」。

這種方法便於家長進行良性引導也不會給孩子控制感。

2、多鼓勵巧轉移。

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愛模仿大人,但寶寶的能力有限並不能完成大人的事情。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寶寶完成之後給寶寶一個鼓勵。

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還能鍛鍊他的動手能力。

3、制定規矩。

當寶寶纏著父母無理取鬧時,父母應該學會制定規則,學會說「不」,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

4、良好溝通疏導情緒。

叛逆期的寶寶總有很多情緒想表達,但孩子年紀小,還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積極幫孩子組織語言,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兒童經典閱讀]整理編輯轉載請標出處。

更多育兒智慧和資源!請加關注有驚喜哦!微信添加jingdianyuedu-ertong(長按複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管

孩子的叛逆,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艱深的話題。尤其對中國父母而言,「建立家長式權威」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家長問孩子要服從和威信,孩子問家長要權利和自由。一旦孩子進入叛逆期,親子間的衝突往往會更加慘...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這樣管才有效

導讀:孩子的叛逆,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艱深的話題。尤其對中國父母而言,「建立家長式權威」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家長問孩子要服從和威信,孩子問家長要權利和自由。一旦孩子進入叛逆期,親子間的衝突往往會...

如何教育好叛逆期的孩子

孩子的叛逆,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艱深的話題。尤其對中國父母而言,「建立家長式權威」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家長問孩子要服從和威信,孩子問家長要權利和自由。一旦孩子進入叛逆期,親子間的衝突往往會更加慘...

六招應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2歲」

養個可愛的寶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每當你看著孩子萌萌的小臉蛋,純真的眼神,真的會忘卻一切煩惱,覺得再辛苦也值得。不過等到寶寶2歲了,你就會發現這個小傢伙開始出現一系列的變化,讓你分外頭疼,別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