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獨生父母:「獨」易「立」難,冷暖自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獨生父母」,即獨生子女成長為父母。

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到80年後出生的獨生子女一代,已相繼進入而立之年,他們正式從孩子變成父母,從「小皇帝」成長為「監護人」。

未來10年,隨著第二代獨生子女的出生,由第一代獨生父母養育第二代獨生子女的家庭將超過1000萬個。

有人擔心,80後獨生父母自己尚且還是垮掉的、自私的、沒有責任的一代,如何教育他們的一代;也有人充滿期待,因為他們是更重教育、更重自我、更具公民精神的一代。

壓力之下,80後獨生父母冷暖自知。

1

獨生父母個人取向更明顯

80後獨生子女成長的這30年間,中國完成了從物質匱乏到極大豐富的轉變。

事實上,80後獨生子女的成長史,幾乎同步於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史。

「正因為獨生子女政策符合改革開放初對『效率』的追求,決策者希望儘快放下中國人口包袱,為經濟發展鬆綁,才最終決定通過制度直接改變個人生育行為;而成千上萬家庭選擇放棄一胎以上的生育權利,也正源於對於改革開放、國富民強這一公共利好的支持和期盼。

」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包蕾萍研究員這樣分析獨生子女政策與改革開放、社會發展進程的關係。

伴隨著改革開放,80後獨生子女的童年儘管衣食無憂,但大多也剛夠溫飽,或略有豐余,可到他們做父母的今天,已完全不同了。

「我的小孫女就像這個家的小主人似的,歪著頭,面對著外孫子,用小手指著我,大聲介紹說:『這是我的爺爺!』然後,又用小手指著她奶奶,『這是我的奶奶!』她特別加重了『我的』兩個字,意思是向她的小表弟鄭重聲明,你可甭想把我的爺爺、奶奶搶了去。

作為家裡獨一無二的一個孩子,獨生子女向來以「依賴、任性、嬌慣、自我中心、脾氣大」為人詬病。

換一種視角,這也說明獨生子女更注重自我、願意表達,捍衛個人利益。

2005年,包蕾萍研究員對上海市1828個學齡前兒童家庭進行問卷調查後發現,36個指標中只有5個指標,獨生父母與非獨生父母存在顯著差異。

第一條就是,「相比較非獨生父母,獨生父母個人取向更為明顯。

例如,當事業與生育孩子發生矛盾時,近1/5的獨生父母表示會考慮暫時不要孩子。

上海思南路幼兒園教師施慧法介紹,她的班上,有一個小孩子喜歡吃蝦。

有意思的是,如果是爸爸媽媽燒蝦,就會按照人頭數平分,一人幾個,大家都吃;如果是爺爺奶奶燒,爺爺奶奶就會說自己不喜歡吃,或是吃過了,只看著孩子吃。

她覺得這是因為,「80後父母也是被寵大的一代,講究『你有我也有』,而不會像祖輩那樣願意犧牲自我。

她同時發現,80後獨生父母只會「共享」,卻不會「分享」。

讓孩子帶一大包糖到班上分給同學吃,每個家長都願意;但是,如果東西只有一樣了,比如動手工具只有一套,或者兩個孩子都想看同一本書,這就涉及到先後順序,誰先誰後?父母和孩子就都不樂意了——他們都希望自己是獨有的那一份兒,都不希望落於人後。

2

更重視孩子的心理感受

「70 年代,來接孩子的家長一般會問老師,『孩子今天乖嗎?』現在不一樣了,家長會問孩子,『你今天開心嗎?』『你今天學了什麼?』」郭宗莉曾是上海一所創辦於1956年的示範性幼兒園園長。

在她印象中,在重視孩子的心理感受上,80後獨生父母明顯優於之前年代的父母。

張文也是如此。

當聽到女兒在幼兒園受委屈,畢業於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張文都會想起自己的童年經歷。

那時候,不管什麼原因被老師告狀,她的父母都會責怪孩子不聽話,甚少傾聽她的辯解。

她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沉浸在書山題海中的無奈,青春記憶幾乎一片空白。

因此,「我絕不讓我的孩子深受學習之苦。

」她甚至認為,將來自己的孩子可以做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情,包括早戀,只要不出格就行,那樣的青春至少不乏味。

「80後」父母們普遍比他們的父輩更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自然源於他們更重視自身的心理感受。

一部分原因是,得益於1999年開始的「高校擴招」,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而更大的可能則是他們的成長經歷。

在「80後」的成長曆程中,升學、考試、畢業、找工作、結婚、生子是永恆的主題,按部就班,甚少出錯。

在某中部省份做公務員的蘇榮因此感嘆:「自己似乎還沒有經歷過青春的瘋狂就隨著孩子的到來步入了中年時代。

」想起自己在農村孤獨的童年,他覺得陪伴女兒成長比事業成功更重要,因此,他對陪伴女兒的成長過程格外珍惜。

每個周末他會陪孩子出去玩,推掉飯局準時回家,10點前準時關手機,這讓他幾乎成為公務員中的「另類」。

3

知易行難

幾乎每一個80後獨生父母都會懷有童年遺憾,與前輩不同的是,他們懂得反省自己,避免在後代身上重演。

那些網絡流傳的育兒經,那幾本《愛的教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孩子你慢慢來》一類的暢銷書,他們或多或少看過幾本。

微信圈裡,關於孩子成長的真知灼見,諸如等待、容忍、啟發、愛的教育也廣為流傳。

然而,了解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說「要多陪伴孩子」,但是,在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的一些培訓課程里,家長只是身到、心未到。

孩子唱起了兒歌,身邊的家長卻在低頭看手機。

都說儘量不要讓學齡前兒童沉迷於電視、電腦等電子產品,但實際情況是,一些孩子還不會說話,已經會在iPad上滑動手指。

家長自己也玩,自然不會制止。

除了物質世界的急速改變,網際網路的出現和普及是人類世代巨變的分水嶺。

美國提出了「數字原住民」概念,第一條標準是,出生於1980年之後。

他們面臨著一個無所不在的網絡世界。

網絡就是他們的生活,數字化生存是他們從小就開始的生存方式。

包蕾萍研究員的上述調查,還有一個結論:在獨生父母中,有45.7%的人曾使用過網際網路查詢過育兒知識,比普通父母高出7.2%,差異顯著。

另外,44%的獨生父母至少知道一個育兒網站,普通父母只有31.4%。

這說明,獨生子女為人父母后對新興媒體持一種更為友好的態度,樂於以一種新的方式去體驗親職的發揮。

還有一些毛病,或許不是出於家長個人意願,而是急速變化的時代所迫。

在提醒自己不要學習自己的父母同時,他們又不知不覺地繼承了這些毛病。

「我常常會催她,催她吃飯、洗澡、睡覺、早起,甚至走路都在催她快點,吃飯前去洗手,5分鐘我起碼催10遍。

」張文說。

儘管每一篇文章都在告訴她,「在時間寬裕的時候要放慢腳步等著孩子」,但是時間太寶貴了。

她是上班族,每天早上的指紋打卡直接與獎金掛鈎,容不得半點落後。

本來信奉不上興趣班、讓孩子自由成長的張文,終究還是給孩子報了一個暑期舞蹈班。

張文意識到,一切遠沒有她當初想像的那麼簡單。

不上興趣班,也許短時間內孩子是快樂的,但沒有特長,孩子在學校可能就感受不到成功、快樂,找不到自信,也影響了人際交往的能力。

很多「80後」獨生父母都如張文般糾結,一方面他們想讓孩子開心快樂、接受無功利的教育,但另一方面又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不得不在你追我趕的大環境裡妥協。

4

「獨」易而「立」難

中國素來就有世代同堂的傳統家庭文化,之後因改革開放帶來的人口流動、激烈的職場壓力,不少祖輩選擇背井離鄉,來到大城市幫忙撫養第三代。

出於精力、經濟等方面的考量,不少80後獨生父母主動或被動接受了這一生活形式。

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曾選擇534戶家庭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家庭中代際關係的現狀與特點。

結論顯示,40.3%的小輩與長輩吃住在一起;28.9%的被調查者表示,長輩會幫助小輩照料孫輩;15.6%的被調查者表示,長輩經常來家中料理家務。

除了日常生活照料,祖輩還是子女結婚、買房的經濟支柱。

該基地陳彩玉副主任說:「現實情況表明,形式上的『獨』容易,可真正意義上的『立』困難。

對於很多獨生父母家庭來說,各種壓力和困惑由於祖輩的介入而得以減輕,但是,這種表象下掩蓋的是一種壓力後置。

當獨二代長大、祖輩衰老難以自理時,80後獨生父母必然面臨承擔贍養和撫養的雙重壓力。

還好,獨生子女贍養父母是10年後的事情。

這10年間,80後獨生父母們需要在現實生活中更主動地自我鍛造和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80後獨生父母調查報告,80後父母的教育觀念

獨生父母,即獨生子女成長為父母。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到80年後出生的獨生子女一代,已相繼進入而立之年,他們正式從孩子變成父母,從「小皇帝」成長為「監護人」。未來十年,隨著第二代獨生子女的出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