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咽峽炎比手足口病還嚴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期手足口病爆發流行,皰疹性咽峽炎緊隨其後,兩者症狀極為相似:發燒不退、出皰疹、不吃飯,都讓家長焦急萬分。
《誰說手足口病要吃藥?在家護理也能好!》(點擊進入原文)文中提出了手足口病的護理指導,很多寶媽評論,急需「皰疹性咽峽炎」的護理措施,甚至還提出「皰疹性咽峽炎是不是比手足口病還嚴重?」的問題。
甜甜媽現在立即予以回復。
開宗明義,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相比,病情更輕。
這可能會讓一些寶媽鬆一口氣,而另一些寶媽更加緊張。
無論怎樣,對此多了解一些,能讓家長在護理或預防時更加有條不紊,沉著冷靜。
兩種病症竟如此相似?
01
患病多久能好?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病程為1-2周的自限性病症。
自限性指是指病程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痊癒,只需對症處理或不處理,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
也就是說,一般只要1-2周左右,大部分患病的寶寶都會痊癒。
症狀輕的可以不用特殊處理,在家做好護理就行。
02
會不會傳染?
會傳染!而且兩者傳染性都強。
帶病毒的兒童和成人都可能是傳染源,要遠離;最容易感染的是5歲以下的兒童,要注意。
病菌傳播是靠糞、口、手的途徑,需要特別留心飲食衛生,手部、玩具等的清潔。
1-2周痊癒,有傳染性是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相似點,除開這些情況,兩者分別有各自的特點。
為什麼皰疹性咽峽炎病情更輕?
01
寶寶的疹子長在哪?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以流口水、出疹、發燒(有的不一定會發燒)為主要症狀,但前者危險遠遠小於手足口病。
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手足口病的皰疹可發於口腔、手部、足部、臀部位置,而皰疹性咽峽炎只在口腔部位出皰疹。
相比之下,患皰疹性咽峽炎的寶寶痛苦會降低,寶媽在護理上也會更容易一些。
有的手足口病的寶寶是從口腔開始長的皰疹,之後才發展到手足臀部,寶媽要注意觀察哦。
02
皰疹性咽峽炎嚴重嗎?
皰疹性咽峽炎可能會合併細菌感染,但併發症嚴重程度比手足口病低,復發率也低。
個別手足口病的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腦膜炎等併發症,建議出現長時間高燒或精神狀態不好的現象時,及時去醫院檢查、鑑別。
皰疹性咽峽炎在症狀相對較輕,併發症危害低,但是寶媽在護理上也不可掉以輕心哦。
敲黑板,護理重點!
著急的家長要仔細看了,在家如何調理和護理皰疹性咽峽炎?
01
如何應對發燒?
寶媽在家要注意寶寶溫度的變化,保持水份充足。
發燒時,採用物理降溫,用低於體溫1-2度的溫水擦拭寶寶額頭、耳後、手心腳心、腋窩等處。
也可以用煮熟的雞蛋,順著大椎兩側滾一滾,但一定不要燙著孩子。
體溫超過39℃,精神狀態差,建議去醫院看看。
02
出皰疹怎麼辦?
大一點的寶寶堅持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口中的皰疹出現潰瘍時會有疼痛感,可以適當使用潰瘍貼或噴劑。
飲食要柔軟、清淡、流質為主,溫度不要太高。
有的寶寶暫時胃口不好,也不要勉強多吃,過幾天就好了。
03
哪些東西要消毒?
這些接觸方式都有可能傳播病毒:手、毛巾、水杯、衣服、玩具、碗筷、奶瓶、門把手等等,這些用品都最好徹底消毒。
這些病毒不耐高溫,消毒方式可以有煮沸、熱水浸泡、消毒劑消毒,紫外線燈等。
04
要在家隔離多久?
傳染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場所,家長也少串門,因為家長也可能成為皰疹性咽峽炎的傳播媒介。
症狀輕的寶寶不必住院,在家裡調理就好,多休息,減少交叉感染。
建議隔離到皰疹痊癒為之。
05
如何推拿?
通調方需要按順序,推拿相應的次數,避免在過飢或過飽的情況下推拿哦。
總之,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有相似點,也有不同點,相比之下,皰疹性咽峽炎出疹部位少、併發症少,病情更輕。
在護理方面,家長要烹飪要以清淡為主,清潔到位,多多關注寶寶的體溫,寶寶如高燒、精神不好,及時就醫。
夏季是流行病高發的季節,希望寶寶們在平時調理體質,關鍵時期也能安全度過。
不管手足口還是皰疹性咽峽炎,學會這招比著急送孩子去醫院更緊要
今年的病毒,貌似比往年的都要猛一些。就我身邊的寶寶們,發燒的都接上茬了。小表弟手足口了,閨蜜家的孩子皰疹性咽峽炎了,朋友家上幼兒園的寶寶已經有班級停課了。每年到這個季節幾乎都要科普一次手足口與皰...
皰疹性咽峽炎大爆發,殃及幼兒園!這種傳染病到底多可怕?
不親吻孩子,從我們做起。換種愛的方式吧,家裡有寶貝的要注意了:新的一輪病毒感染來了,皰疹性咽峽炎,得了以後高燒40度都不退,嘴裡全是皰疹,疼的無法進食。醫生警告家人,不要親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
警惕夏季兒童高發病: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做好了解和預防,讓寶寶健康度夏!最詳盡科普,家長快收藏吧!
近日走訪兒童醫院,發現兒科門診都是人滿為患,擠滿了憂愁的父母和生病的孩子。據醫生介紹,目前正處於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的高發期,不少寶寶都備受此病的折磨。那麼,這兩種兒童疾病是如何引發的?該如何...
寶寶發燒就是感冒?這幾個信號暗示是傳染病!
大家好,我是兒科醫生李靜遠,很開心加入到「醫知袋鼠」(i1zdaishu)的科普醫生團隊,如果您有育兒方面的問題,可關注醫知袋鼠向我諮詢。最近有不少媽媽在後台諮詢:每次送寶寶進幼兒園教室之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