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餐桌&社交禮儀養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帶孩子上餐館,想必是許多家長惡夢的開始,吃飯時不能好好吃、這不愛吃那不想吃、覺得無聊的孩子開始在餐廳里玩起追趕跑跳碰…,爸爸媽媽不僅無法好好用餐,還得承受旁人的冷眼冷語,更擔心的是孩子的安危。

把孩子放在家中不帶去餐廳是一種方式,但絕不是長久之計,那麼帶孩子到餐廳,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小惡魔變成小紳士!

好的餐廳經驗,從培養餐桌禮儀開始

對大部分的爸爸媽媽來說,經過平時辛苦的工作,假日總想犒賞自己一下到餐廳吃個飯,加上春節即將到來,與親友的飯局也不可避免;正逢對什麼都好奇、精力無窮的寶貝,進到餐廳後一定對各種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有好多人正端著盤子走來走去!」「哇,那裡有一個小水池看起來好好玩」,如果餐廳的新鮮度不高,孩子很快又會失去耐心,活潑一點的孩子甚至忍不住就在餐廳中跑來跑去…面對其他桌客人的冷眼,相信各位爸爸媽媽一定有說不出的苦衷。

培養餐桌禮儀action!

孩子的餐桌禮儀可以培養嗎?又要從幾歲開始呢?

在寶貝還未出生前,懷孕的媽媽就可以一邊享用餐點一邊告訴孩子:「媽媽現在吃的是西餐喔!」「現在喝的是湯,喝湯不可以發出聲音。

」讓孩子聽見媽媽與他的對話及教導,融入的媽媽的生活當中。

正式的培育則是從3歲開始,首先家長應該準備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環境,包括嬰幼兒專用的高腳餐椅及餐具;餐具儘量正式,不要選卡通圖案太多的,到了7歲後就應該開始使用正式餐具。

將孩子固定在他的椅子上不至於搖搖晃晃,若體型還不夠大,則可以準備軟墊將背或是屁股的空間填滿,讓用餐的時間身體儘量感覺舒服。

當孩子可以自己坐好時就能培養餐桌禮儀,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從小讓寶貝自己來,用他們自己的餐具吃飯、練習手握,若是擔心孩子因為還不會掌握餐具而把地板弄得髒兮兮,在吃飯前家長可先在地板上鋪一塊塑料墊;如果孩子還不太會手握餐具,就先練習用手拿著水果吃,等到再大一點,再使用湯匙吃一些麥片、谷片等等當作練習。

外出用餐時,讓孩子帶著自己的餐具,由於是使用自己熟悉的東西,吃飯時會更快進入狀況。

另外一個需要培養的則是應對、儀態及吃相,有些孩子在家中吃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時,會又急又大口的吞咽,到了餐廳後也會將同樣的模式搬到檯面上;想像孩子再過20年就要接受老闆、上司等等的評斷,光從吃相及應對就能猜測其深淺及背景為何,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對他們來說好處絕對大於壞處。

此習慣培養方式是爸爸媽媽們在家中用餐時在孩子的面前擺放一面鏡子,吃飯時便能觀察到自己的樣貌為何,自己調整吃飯的儀態及吃相,父母也要在一旁成為另一面鏡子,讓孩子了解合宜的狀態為何。

孩子在幼年時期一定會有一些敲打桌面、亂玩餐具等等動作,家長必須有耐心的不斷提醒孩子:「寶貝,因為大家正在吃飯,我們不應該做這些不適合的動作」,並幫助孩子將手放在桌上或是扶著碗;另一個要注意的地方是,孩子在家中吃飯時就不應該隨時離開他的座位,必須等到吃飽飯後才能下桌,培養孩子的定性。

你在哪裡吃飯呢?

有些家庭在吃飯時習慣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但兩位專家都認為吃飯時應該坐在餐廳,因為那裡「就是吃飯的地方」,吃飯時更不該邊看電視,也許這個小小習慣就能改變孩子在餐廳時的表現喔。

培養孩子的社交方塊

要培養餐桌禮儀,提倡從孩子的「社交方塊」開始培養起,孩子雖然對於法律仍有免責權,但是必須先練習遵守家中的「辦法」。

家長應先塑造家裡的社交環境,將家中分作「兩廳兩室」──客廳、餐廳、臥室及遊戲室,遊戲室是孩子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方,兩廳是待客的地方,進到餐廳及客廳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及衣裝。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若在年幼時清楚規範出規矩,他們很快就能夠了解各種場合應有的風範及言行;曾經有個孩子只有4、5歲,媽媽正在實行兩廳兩室的概念,有一次有客人到家中,媽媽請還在臥室的孩子到客廳,要向他介紹今天來的客人,穿著家居服的孩子到了客廳邊緣時告訴媽媽:「我不能進去,我穿拖鞋。

」由此可知當爸爸媽媽們建立好家中的「管理辦法」並實行時,孩子很快就可以進入狀況。

進入到家中的餐廳就如同在外面吃飯的餐廳一樣,孩子在家中的餐廳應該了解當下的環境為何並專心用餐,有些家長在家中帶孩子吃飯時習慣孩子坐到哪就吃到哪,到了餐廳卻因為孩子不能好好吃飯而大聲喝斥;提醒,孩子也需要面子及尊嚴,當在家中無法先作好用餐禮儀的訓練,那麼在外面罵孩子已經來不及了,在家中的社交方塊一定要先培養,熟悉以後自然到哪裡都會做得很好。

建議家長一周至少有一天是「中餐西吃」,將中餐以西餐的餐具及禮儀來進行,培養孩子以不同規矩的方式進食。

從桌上談話建立社交

在餐桌上應讓孩子學習「三不談」:不談骯髒的事、不談對立的話題、不談不愉快的事。

骯髒的事包括談論對方或其他人的儀容不整齊,或是從廁所回來後抱怨廁所的衛生整潔;不愉快的事就包括不在餐桌上責備孩子的表現,中國人有句俗諺「吃飯皇帝大」,既然吃飯是一件開心的事,又何必讓孩子的吃飯經驗不好呢?

在家中的餐桌,家長可以讓孩子發表今天在學校或是保姆家發生的事,家長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公司發生的事情有哪些、與生活中的新發現等等大家都聽得懂的話題,但要注意時間不能拖太久,應以孩子的發表為主,並參與他們的話題,以訓練情感表達及自我管理,避免探人隱私等等;適當的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讚美也很重要,有時可以告訴孩子某道菜餚製作的過程,並談論其營養價值及美學為何。

上餐廳,突髮狀況別緊張

準備出門去餐廳了,如果還來不及教導孩子社交方塊或餐桌禮儀怎麼辦?別擔心,兩位專家也提供了一些在餐廳中要注意的小細節,爸爸媽媽們只要先作好身心的準備,也可以吃到輕鬆又快樂的一餐喔。

餐前準備少不了

出門前家長必須先幫孩子準備好合宜的服裝,一邊穿衣一邊告訴孩子:「現在穿的是內衣喔!」「現在要把你的包包背好」,讓孩子了解正式的服裝或是出門的服裝應該有哪些、怎麼穿,一回生二回熟,孩子可能穿了裙子就知道要去背包包準備出門了。

出門前為孩子準備的包包稱作:八寶袋,裡面不外乎裝著孩子平日就有興趣的東西,包括書本玩具等等;另一件一定要帶的東西是孩子會感到新奇的物品,在出門前先約法三章:「今天如果你表現的很好,能乖乖在餐廳里兩個小時,媽媽會送你一個很棒、你從沒看過的禮物。

」孩子有了期待的心時,在餐廳中就會多花一點點時間坐好。

事前的溝通很重要

帶孩子上餐廳之前與他們的溝通很重要,因為孩子們在餐廳中一定會覺得很無聊,家長在出門前應先和他們說明:「今天我們要到餐廳吃飯,吃完飯後再留半個小時,媽媽要和阿姨聊事情,聊完之後我們再回家」,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

挑選一間適合的餐廳

一般而言,到任何餐廳都不適合攜帶孩子一起,家長要考慮自己的能耐在哪裡,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能避免的地方就避免,否則一餐下來家長也灰頭土臉、孩子更是吃得又累又不開心;如果遇上如家庭聚會等一定要出席的場合,應以孩子作為最大的考慮,她建議當要帶孩子上餐廳時,可先選擇一些附有遊樂區的餐廳,讓孩子在吃飽飯後仍有地方可以跑跑跳跳,家長也可以放心的與朋友聊天。

挑選餐廳應有3項考慮,1.安全性:有些餐廳的布景使用比較高價位的裝飾品、或是比較危險,孩子在無法控制亂跑的時候容易造成意外;2.衛生:年幼的孩子腸胃尚未發展完全,若要與父母一同進食,必須挑選衛生條件較好的餐廳;3.有趣:現在有許多餐廳在用餐期間會準備一些有趣的活動例如變魔術、折氣球等等,孩子在用餐期間能分散其注意力。

太羅曼蒂克、封閉及暗的餐廳都不適合帶著孩子一起前往,黑暗的餐廳容易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外,安全性更是一大隱憂;有沙發座椅的餐廳相對起來比較適合,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小空間裡面玩汽車、做喜歡的事等等,較不容易影響打擾到其他客人。

在訂位時,家長不妨先請餐廳準備一個比較安靜的角落,並告知將會有小孩一同前往,在用餐時孩子的聲音及動作就較不容易影響到其他客人。

時間長度多注意

若尚未培養好孩子的餐桌禮儀,或是孩子仍然年紀太小,難免會遇上他們沒有耐心的時刻;對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半小時已經是他們能夠坐好的極限,當沒有耐心時,家長可先將事先準備好的八寶袋拿出來,孩子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很容易會安靜下來,當遇到任何問題要詢問時,建議家長立即有耐心的反應(即使打斷了你與別人的對話)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當下的問題被解決了,自然會繼續安靜的閱讀。

孩子哭鬧時千萬不要大聲責罵以免讓孩子失去尊嚴,而是儘量以哄或逗的方式;如果孩子真的太過吵鬧不可控制,那就要儘快打包離開現場。

當有任何打擾到別桌用餐的情形發生,提醒家長仍然不要忘記「管」好你的孩子,因為其他桌的客人也有用餐的權益,應以尊重別人、不打擾別人為原則。

餐廳在點餐與上菜之間,總會有一段需要等待的時間,這時可帶著孩子先離開座位晃一晃繞一繞,也許是在餐廳外看看風景,若餐廳外就是大馬路,也可以看看餐廳內的水族箱、水池等等,等到餐點差不多要上的時候再回到座位,讓孩子的定力重新開始,後面每一道菜之間的空檔也可以如法炮製,千萬不要等孩子哭鬧時再帶著他離開座位,此時孩子的情緒已經不再好安撫,家長也會更加辛苦。

社交禮儀養成6大撇步

新年將近,孩子與人相遇的機會也大大增加,特別準備了關於社交禮儀的6大撇步,想要養成小紳士與小淑女並不難喔!

撇步1增加孩子的社交環境:

平時婚喪喜慶若適合,應多帶寶貝參與,國內的孩子在社交上普遍慢熟於其他國家的孩子,參加這些場合就是他們吸收大人的社交及練習表達的機會,即使只是家中有客人,也要儘量讓孩子參與其中,不要太擔心孩子的表現,因為他們總有一天也要面對這些場合。

撇步2建立孩子的正式身份

過年期間,家長應有很多機會能夠帶著孩子與家人朋友一起用餐,當要介紹孩子的身份時,你通常會怎麼說呢?

孩子也是一個個體,有自己的背景,介紹他們不該只是:「這是我女兒」,在任何場合詳細介紹將有助於幫助他們快速融入到社交領域當中,交待清楚其背景包括介紹孩子幾歲、所就讀的幼兒園…等等,最後別忘了加上一句「請多多指教」。

當父母正視孩子的身份、慎重的將孩子介紹出去,孩子也會在意自己在場合中的表現。

撇步3多讚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讚美孩子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與有能力的感覺,常常在華人的社交場合會聽到:「你女兒長得真可愛!」「哪有阿,你不覺得他嘴巴太大了嗎?」孩子從小就充滿著自卑感;勇於讚美孩子的父母,孩子都會是很有自信的,下一次當有別人稱讚你的寶貝時,不妨回答:「謝謝你…寶貝,也快來謝謝阿姨阿!」

年節時常需要到別人家中作客、聚餐,在家中就可以先教導孩子一些年節的禁忌與吉祥話,例如當孩子打破東西時就要說:「碎碎平安」、見到阿姨及叔叔要主動恭賀「祝阿姨叔叔發大財」等等,練習辨識別人的身份,也要練習說好聽的話。

撇步4多給孩子自我表達的機會

社交場合中,有些心急的大人在面對別人問自己孩子問題時會忍不住搶話:「你幾歲?」「快告訴別人你三歲!」,一場飯局下來,媽媽累、孩子也講不到幾句話…,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將來在餐桌上寶貝會更快懂得應對進退喔!

撇步5社交三部曲:介紹、握手、接遞

孩子對家中的社交方塊夠熟悉,家長就可以利用客人來家中的時機,讓孩子介紹家中的人及空間,練習表達。

孩子是視覺的個體,當家長平時的社交禮儀做得好時,孩子自然可以照著作,即使表達的零零落落但意義是相去不遠的。

「接遞」練習的就是雙手接物、雙手將物品傳遞給人,如同大人們在見面時互換名片,孩子雖然沒有名片,仍要學習待人接物的道理。

撇步63歲正式教導「餐桌禮儀」

歐洲人有一句話:「和你同桌吃飯,就知道你母親的那一張臉」,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源自於父母的教導,若希望孩子在外面有合宜的表現,小時候就在家中的培養絕對不能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真正的社交,就在每天的餐桌上

(點擊播放按鈕即可收聽主播姜天虹朗讀音頻)在孩子小的時候,最能體現孩子社交的行為就是吃飯。在孩子吃飯這個問題上,中國家長比較看重飯菜質量和吃進去的數量,所以比較喜歡餵飯什麼的,孩子沒有自主權;而...

掌握了這些 將會是孩子幸福一生籌碼

禮儀是給人提供愉快的體驗、替別人著想的一種習慣,而餐桌上的禮儀,可以適用於各種禮儀。具備基本的禮儀,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是個很有品位、替別人著想的人,禮儀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