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中的參與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腦子裡一直有一個詞:參與感。
在培養下一代的問題上,我認為每位家庭成員都要有充分的「參與感」。
看到這,你笑了,這不廢話嗎?我自己的家我當然有參與感了。
然而並不是。
且聽詳細分解:
一、從小引導孩子對家庭事務的參與感
-
日常家務可以邀請孩子共同加入,而不是說:孩子學習好就夠了,其它的都不用管,我們大人包辦。
比如尿地板上了,教他拿著自己的小拖布慢慢拖乾淨;今天吃餃子,叫他一起過來學習包;上幼兒園,自己學著整理小書包... -
孩子長大一些後,父母在遇到某些待解決的困難時,不防也講給孩子聽,並且詢問孩子的看法,交換意見。
即便有些意見我們聽上去很搞笑,但孩子是在認真出謀劃策,這是不可多得的親子互動機會,也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父母當作獨立個體平等對待的,是被需要的。
目的在於: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的重要成員,自己的事情需要完全負責,爸爸媽媽的困境,他能貢獻力量。
二、夫妻雙方的參與感
養娃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媽媽不能生而不養,爸爸也不能當甩手掌柜。
在養育問題上的每個決策,都要由雙方共同參與。
這時的「參與」包括:策劃及執行,缺一不可。
《爸爸去哪兒》的火爆已經向我們展示了父親角色的重要性,知乎上關於幼年家庭失和的問題也不在少數。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雙方一起陪孩子讀一本書,共同做一場遊戲,
同時出席孩子的家長會,而不是採取輪流制。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有親子的互動,還有夫妻雙方的互動。
親子關係當然重要,然而夫妻關係當屬家庭關係的首位,需要時常提醒自己別忘記維護。
每個家庭成員都以足夠的參與感投入到家庭事務中,以互相交流傾聽取代各自低頭玩手機,在我看來,培養出的下一代不會太差。
----------------------------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簡潔成長(jianjiechengzhang),不只是育兒。
中國孩子越少父母越累
以前社會一方面受傳統養兒防老的觀念影響,一方面由於無有效的避孕措施措施,所以家家戶戶孩子都很多,現在由於計劃生育,城市消費壓力大,觀念變化,一家基本上都一個小孩,但是為什麼現在養孩子比以前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