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懂事,你該擔心才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凱叔說

kaishushuo

知乎上有這樣一條追問:「懂事的孩子快樂嗎?」差不多有4000條回答,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快樂。

很多時候,越是乖的孩子,長大後越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這些孩子習慣於滿足他人的意願,習慣於在獲得他人首肯後才會行為,卻唯獨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

對於孩子來說,過於懂事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它可能會束縛住孩子的手腳,讓孩子負重前行。

如果再多加一條擔心的話,太懂事的孩子還更容易被拐走。

因為他已經從小就習慣了服從。

真正的懂事,是孩子自己的事。

作者 | 月下客 主播 | 蘇維

01

有一天晚飯後,我帶月寶出去散步,

她一定要帶上自己新買的滑板車,

結果一出門碰到了她的朋友小葉子。

小葉子比月寶大一點,看到月寶的新車馬上過來搶,

月寶死死地抓住她的車把不撒手:「這是我的車!」

小葉子搶不下來,有點激動:

「給我玩一會!不然,我就不跟你做好朋友了!」

小葉子的媽媽走過來對小葉子說:

「你好好和妹妹說,你就說,

能把你的車給我玩一會嗎?」

小葉子照著說了,但是月寶顯然是不願意給,

畢竟剛推出來,自己還沒騎,

但是在小葉子和葉子媽的注視下,她好像壓力很大,

於是看向了我。

我不置可否,對她微笑了一下。

於是月寶說,等一會兒,我玩完了再給你玩。

小葉子很不高興,又是扭身子又是跳腳,

葉子媽也很不高興,臉一沉,拉著小葉子說:

「走!咱們到那邊玩去,不就是輛車嗎,

回來媽也給你買一輛。

月寶感覺到氣氛不對,仰起頭來問我:

「媽媽,小葉子還會跟我做好朋友嗎?」

我蹲下來對她說:

「每個人都有權力處理自己的東西,你做的沒錯,

如果小葉子因為這個不和你做好朋友了,也沒關係。

過了一會,小葉子又蹦蹦跳跳地來找月寶玩了,

這時,月寶已經騎了半天滑板車,

就把車讓給了小葉子。

兩個好朋友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

又開心地玩了起來。

但是葉子媽卻沒有向往常一樣和我聊天說笑,

她冷著臉,遠遠地和別人聊微信,

故意發語音讓我聽見:

「剛才哭了,想騎人家的滑板車,人家不給……

家長不懂事,孩子能懂事嗎?」

如果為了迎合別人,

而壓抑自己內心的想法算做一種懂事的話,

我寧願我的孩子不懂事!

02

沒錯,我寧願養一個「熊」孩子,也不願讓她太懂事。

月寶喜歡在沙坑裡玩,我給她拿了很多挖土工具,

她也不用,偏要用手。

出汗了,用小泥手擦擦,腿痒痒了,用小泥手撓撓,

只要她不揉眼,不揚沙,我是絕對不會插手。

每次滿身泥沙回到家裡,我就直接把她拎進澡盆。

我媽便說:「你怎麼又讓她下沙坑,你看人家琪琪,

她媽媽從來不讓她玩沙子,文文靜靜漂漂亮亮的,

那才是個小姑娘的樣子。

是啊,每次琪琪看到小朋友們玩沙子,

都乾乾淨淨地坐在旁邊,

自從她踩了沙子被媽媽訓斥後,

就再不敢踏入沙坑一步。

但是她看著小朋友們那種羨慕的眼神,很讓人心疼。

我寧願自己辛苦一些,

也不想讓孩子在應該放肆瘋玩的年紀

學會了謹小慎微。

月寶不是個聽話的孩子,大人叫她吃飯,她不聽,

一定要把手裡的拼圖先拼完;

讓她睡覺,她不聽,一定要把手裡的故事書先講完;

很多時候,她還會為自己想做的事情反駁我的意見。

只要沒有原則性的錯誤,我都會尊重孩子的要求。

家裡人說,我把孩子寵壞了。

那又怎麼樣?

我寧願讓她指東打西不聽話,

也不想讓她在自我意識還沒建立起來的時候,

先學會了放棄自己的主觀想法,服從所謂的權威。

月寶也曾因打翻了手裡的牛奶,站在街邊哭鬧;

也曾因沒有得到想要的玩具,在商場裡大哭不止。

我雖然不會為了安撫她而滿足她,

但是,我允許她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會站在她身邊,抱著她,直到她哭完,

而不會因為怕丟人而打斷她、斥責她。

在她生氣的時候,傷心的時候,沮喪的時候,

我寧願讓她隨意哭鬧,

也不願意讓她壓抑自己的情緒,變得乖巧懂事。

03

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能會很讓父母省心,

比如你說什麼他都會聽;你讓她做什麼他馬上就辦;

你累了他不會過來煩你;

你傷心了他還能反過來照顧你的情緒。

然而,這樣真的好嗎?

我有一個女同學,12歲時父母離異,

她跟隨媽媽一起生活。

她一直以來都非常懂事,努力地學習,

為的是取得好成績讓媽媽開心;

她小小年紀學會了做飯,為的是讓媽媽不那麼辛苦;

媽媽感冒了,她會端茶倒水,伺候左右。

記得有一次家長會後,

她的媽媽和老師提起自己的女兒,聲淚俱下。

她說,自己雖然沒有遇到好男人,

卻有了一個好女兒。

但是這個懂事孝順的女兒如今30歲了,

卻一直不願意找男朋友,

因為覺得媽媽一個人生活不放心。

她捨不得給自己買一件好衣服,

而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媽媽。

她非常努力地賺錢,

就是為了讓媽媽過上幸福的生活。

有一次同學聚會,她喝醉了,

外表樂觀陽光的她突然哭得泣不成聲。

她說,這麼多年了,感覺自己從未真正地活過。

一個孩子,必須在他孩提時代做他該做的事,

放肆地瘋玩、適當地情緒化、

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敢於說不。

否則,他無論長到多大,

內心都有一個沒有被滿足的、脆弱的,

一直在哭泣的內在小孩。

所以,如果一個孩子乖巧聽話,卻不是天性使然,

而是為了迎合家長,滿足外界的期盼,

那麼我寧可他做一個頑皮淘氣、不成熟的熊孩子,

也不希望他過早的懂事。

04

太過懂事的孩子,都往往過於早熟。

心理學上,

把心理過於「早熟」的孩子稱為「成人化的孩子」

「成人化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迫於家庭的壓力,

或因為一些特殊原因,無法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

而被迫去扮演原本父母應當扮演的角色,

是明顯的「角色錯位」現象。

研究表明,

「成人化的孩子」小時候有超於同齡人的懂事,

卻在成年後有較多的心理問題,人生態度多半消極,

患抑鬱症的幾率很大。

如果孩子基於以下原因而變得乖巧懂事,

做家長的真的沒什麼值得驕傲,

反而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父母過於強勢

強勢的父母對子女要求都很高,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有不停地滿足父母的要求,才能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和喜愛。

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稱讚,他們願意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不停地逼自己學習,取得好成績,成為優秀的孩子。

但是一旦他們成年後,需要獨立做選擇,會因為失去了父母的期盼,而失去動力,他們的人生將陷入巨大的空虛和迷茫。

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對孩子而言,「家」與其說是一幢房子,不如說是穩定的父母關係。

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父母會讓孩子的「家」隨時面臨坍塌的危險。

為了穩固搖搖欲墜的家,孩子會壓抑自己的情緒,反過來安撫父母,他們會變得懂事、獨立、堅強來討好父母,以求得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自我價值感非常低,不自信,很難自在地與他人相處。

未來處理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時都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父母經常向孩子「吐苦水」

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傾訴自己的辛苦,自己的不容易,或是與人發生矛盾時,經常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的傷疤,則會無意間把成人世界的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

孩子是無條件地愛著父母的,父母快樂他們才能快樂。

他們聽到這些壓力不會只是「隨便聽聽」而已,他們會盡己所能保護父母,迫使自己變得強大,來為父母解決問題。

這是最典型的「角色錯位」,「把父母當孩子來呵護」的孩子,內心永遠有一個匱乏感極重的內在小孩。

長大後也會永遠在討好,永遠在委曲求全。

我們當然應該讓孩子有教養,卻要避免讓孩子過太過懂事。

這其中的區別就是,有一些道德的底線我們要劃清,但是在不觸犯這些底線的時候,我們要保證給孩子最大的空間,給足他們最多的尊重。

孩子,就只是孩子而已,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讓他們過早地學會人情世故。

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時,沒有成為一個像樣的孩子,那麼他們長大後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

凱叔問

你是否也要求過孩子懂事呢?歡迎給凱叔留言。

作者| 月下客,OH卡治療師,資深親子教育作者。

深諳兒童心理,關注寶媽成長,用感性的視角、理性的筆觸,深度解讀複雜的人生,為精神鬆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人家的「乖」孩子?驚醒無數家長!

深圳母嬰卡 | 深圳的媽媽都關注了這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而且還永遠打敗不了。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勤奮刻苦,天天就知道學習;長得好看,聽話又溫順...

父母發脾氣就是有理嗎?

我們總是在公共場所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往往是媽媽)對著孩子一臉不耐煩「我跟你說別動,你聽見沒有?有沒有耳朵的?」或者孩子哭的很傷心,家長在一邊訓斥「不許哭!再哭,小心我揍你啊」。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越會讓父母操心?

如果想要被貼上「懂事」的標籤,意味著就要壓制住許多屬於自己的需求,凡事利他為先。你懂事,所以你得以父母的指示為最高指示,你要學習優秀,要勤儉節約,要永遠老實,要給父母撐臉,人生的任何決定,還要以...

育兒Tips:我寧願要一個熊孩子,也不要他太懂事

總聽到有人說「誰誰家的孩子特別懂事,媽媽說什麼她都聽,媽媽要買東西給她,她說不要浪費錢,真懂事!」。但這種「懂事」背後,卻往往包含了一個孩子太早對自己的壓抑,在本該無憂無慮、沒心沒肺的年紀,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