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曾經說過的話,究竟對孩子造成了多大傷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你現在翅膀長硬了是吧?我管不了你了是吧。
2、我是你爸/媽,這件事你就聽我的沒錯。
3、我都是為了你好,你總以為我在害你,我養了你這麼多年結果養了個白眼狼?
這幾句話,大多數的孩子都聽到過。
在於父母談心,爭吵,交涉的過程中,這些話仿佛就是民族財富一樣,被代代父母口 耳相傳。
父母認為自己這些話並沒有什麼錯,
但你們可知道,你們看起來很小的一句話,卻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張柏芝在某期綜藝節目裡,闡述過她是如何教導自己兩個兒子的。
提到去玩具店,會讓兩個兒子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
但是最後告訴他們每次只能在裡面選出他們最喜歡的一個。
兩個孩子曾不止一次的問張柏芝,媽媽我們每回只能買一個玩具,是因為家裡沒錢嗎?
她向他們解釋說,我們並不是沒錢,我們家的錢足夠你買下整個玩具店,
但是,這些是爸爸媽媽的錢,而不是你的錢,
你如果想買玩具,需要自己去掙錢。
同時還告訴孩子,之所以每次只能選一個玩具,
是因為人生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東西,你必須得學會選你最珍惜的,
於是兩個孩子每次都會很謹慎地挑選自己最喜愛的一個玩具帶回家。
在這裡,張柏芝採用了一個權威型的育兒方式,
即是既能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又能對孩子有絕對的權威。
她有表達愛(讓孩子挑選玩具),也有表達權威(只能帶一個,媽媽說了不就是不),
並且解釋了規矩背後的原因(人生不可能得到所有想要的東西),是一個極佳的權威型育兒方式的例子,可以讓孩子們帶著敬畏的心去愛父母。
當孩子們明白規矩背後的原因的時候,會心甘情願去遵守。
即使孩子仍然不願意去做父母要求的事情,接受了父母的懲罰,而在之後父母仍然能解釋懲罰和規矩必須遵守的原因,並且給予安慰,也同樣能建立非常融洽的親子關係。
這是父母與孩子最有效也是最融洽的相處模式,
父母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充分感到愛,這一點大部分中國父母都能做到。
然而難的是在孩子面前樹立恰當的權威。
也就是對於我們很多父母來說,很難去拿捏這其中的度,
於是,部分的父母變成了讓孩子充分的感受到愛,即溺愛,
另一部分父母,走向另一個育兒模式:專制型,即是對孩子提出必須執行的要求,要求孩子絕對服從,卻不解釋原因。
溺愛或嚴格,其實都不是一種良好的相處模式。
真正好的親子模式,是與孩子亦師亦友的關係。
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父母會在公告場合打罵孩子,
比如學校的家長會,看到孩子考得不好說打就打,說罵就罵。
比如滿屋親戚在家,孩子做錯了些什麼會當著一家人的面打罵。
他們都以為孩子還小,孩子不懂,所以就可以肆意的動手,
其實教育除了讓孩子懂得道理之外,還有個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沒了自尊,懂再多道理都沒用。
孩子從小就會對父母的行為產生天然的模仿,當父母在言語上刺激,行為上動手之後,孩子會認為這種暴力的手段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
我們經常聽到現在的未成年人暴力傷人/殺人事件,
手段殘忍,令人不寒而慄。
但往往案件的真相讓人覺得很可惜,嫌疑人大部分都是在家被父母打罵成習慣或者父母的控制欲太強。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被父母正確引導,反而打罵成習慣,他就會對暴力產生崇拜,
認為只有暴力才能解決問題。
雖然在家中表現的很聽話,但不在父母身邊他就會把平時積鬱的負面情緒釋放。
從而造成很大的破壞力,
但往往這類父母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
他們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自己是父母,打罵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所以不分場合,不分情況的打罵孩子都無所謂。
雖然沒有打罵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但任何事情都只想到打罵的教育它是失敗的。
如果你認為孩子考得不好會讓開家長會的你沒面子,
那你是否想過,當著所有老師同學的面打罵孩子,會給他造成多大的陰影?
但很遺憾的是,我們目前仍有很多家長的教育歸根結底只有三個字:
看心情。
心情好時,孩子想怎樣都可以,心情不好時,孩子任何一個動作都會成為導火索。
這種忽冷忽熱喜怒無常的脾氣,在他們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
但他們卻沒有意識到,這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
首先,他不確定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
在父母心情好時,孩子看電視,父母笑嘻嘻的逗著孩子,甚至還會和他們一起觀看。
而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則會大發雷霆的對著孩子吼:「天天一回家就知道看電視,爸爸媽媽這麼累,你有替我們分擔點家務嗎?
人家XXX,每天回家就進屋寫作業學習,你一天就想著玩。
」
乖巧點的孩子可能會馬上關掉電視,進屋學習,
而稍叛逆些的孩子,可能會說,我昨天也在看電視你還陪我一起看呀。
從而引發更大的爭吵。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能怪孩子嗎?
我們從來沒有給孩子明確規定過是否可以看電視,
你昨天陪他的行為看似鼓勵,而今天暴跳如雷的行為則是禁止。
而在家庭中處於天然劣勢地位的孩子,自然有苦說不出。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習慣於把自己的孩子上什麼學校,考多少分,拿多少獎學金變成自己跟別人炫耀和攀比的談資,以此來印證自己是否教育好了孩子。
口頭上永遠告訴孩子我給你提供了多好的物質條件,你再不好好學習都對不起我在外如何辛苦之類的話。
或者習慣於拿孩子聽不聽話,會不會反駁自己,能不能聽取自己的意見,來標榜孩子是否懂事,是否尊敬父母。
我們很少見在家長湊到一起時比孩子多開心、比花了多少時間陪孩子,
很多家長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孩子的自尊、快樂都重要。
其實這是一種很愚蠢的教育觀念。
養孩子並不是養寵物,生孩子意味著責任和擔當,
他需要你的照顧,你的培養,他的出生是為了帶著你身上的血脈變成更好的創造者,
而不是為了取悅於你,供你開心的。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許多父母都會有一個特性,
就是愛用輩分來壓迫孩子。
雖然嘴上說願意與其坦誠的交流,
但是一聽到孩子說到自己的想法時,總會忍不住的用自己的思維和模式來教導孩子,
而孩子在據理力爭的時候,便會說什麼我是你爸爸/媽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之類這些話。
這樣的父母,總會拿小孩子哪有腰,小孩子哪知道什麼面子這些話,來解釋自己的錯誤,所以可以肆意傷害,小孩子被打記得就是矯情,就是白眼狼記仇。
可孩子是一個獨立人格的個體,他也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可能認為自己說這些話沒什麼問題,
我本來就是你父母,說你兩句你憑什麼不聽?
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慧早熟,他們也懂得人情世故,也懂得秘密也有自尊。
好的家長應該是尊重孩子的決定,守護孩子的隱私,讓孩子人生的路儘可能的平坦,
他願意和你分享秘密,分享自己的一切,
有些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叛逆特別不聽話,覺得自己付出了一切卻換不回來一句好,
如果真是這樣,我想你應該反思一下平時對待孩子是否真的像自己所謂的把他當成朋友。
換句話說,他在和你分享他的秘密,他的心事時,
你說的話,到底通過朋友的立場,還是基於父母的霸權?
孩子的成長,他的成績雖然可以在一方面印證父母的教育,
但這些僅僅是教育很小的組成部分。
真正一個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獨立勇敢誠實自強的性格,
是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
任何事情和決定,都可以通過家庭會議,討論投票的方式解決,
而不是由父母決定或者父母說了算。
因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父母的思想和孩子總會有代溝,
關於很多事物父母的看法也不一定是對的,
多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心理的話,
放下父母的傲氣,試著多和他們做朋友,
我想有很多的家庭矛盾都可以解決。
「棍棒教育」VS「讚賞教育」,this is a question!
都說剛出生的孩子是最純凈的天使,這個設定極可能在第一次餵奶的時候就開始被打破。生活還不規律、不會表達也沒有行動力的他們,只能靠著哭鬧和咿呀聲引導父母走向科學餵養之路,而在這期間,他們是不折不扣的...
父母肯定犯過這幾種「暴力」行為 會對孩子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一提到「暴力」這個詞父母們很是吃驚。總說我們愛孩子,怎麼可能對他實施暴利行為呢?我們經常說,不能打孩子罵孩子,孩子是很脆弱的。但是,冷暴力同樣不可以。
育兒之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接人待物
不管是在家庭聚會的時候,還是在朋友聚餐的時候,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在親朋好友面前能夠懂禮貌、有教養。可是孩子天生好動這問題不免讓父母為之頭疼,其實父母就應該在生活中的小細節開始教導孩子、培養孩子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