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老人總是袒護孩子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隔代教育,老人總是袒護孩子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胡明瑜,做不焦慮的家長,給你最實用的育兒秘籍。

今天和大家談談《隔代教育,老人總是袒護孩子怎麼辦》。

最近一位媽媽向我求助,她說,自己和老公平時工作都很忙,兒子從小就交給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家對孩子飲食起居照顧得細心周到,自己也很感激。

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自己和老人子育兒觀念方面的分歧越來越多。

她嚴格克制孩子吃零食,喝飲料,可是老人偷偷給孩子買;平時他們不在家的時候,老人可以讓孩子看一整天《熊出沒》;最讓人頭痛的是老人特別護短,每當自己想好好管教兒子的時候,老人就把孩子護在身後,說:「誰也不許動我的寶貝疙瘩!」兒子有了爺爺奶奶做護身符,越來越難以管教,這讓媽媽非常抓狂。

不請老人幫忙帶孩子,自己確實無法兼顧事業和家庭,請老人幫忙吧,又擔心孩子被慣出一身毛病。

這是擺在眾多父母面前的兩難問題。

今天,就來和各位爸媽聊聊隔代教育。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

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託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

據調查顯示,在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平心而論,隔代教育是有一定好處的。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年輕人身上承擔著成家立業的重擔。

把精力集中在事業上就意味著無暇照顧孩子。

隔代教育一定程度上為年輕的父母們解決了後顧之憂。

正如這位媽媽所說:我和孩子爸都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本來就比較差,再添個孩子更是焦頭爛額。

請個保姆吧,一是經濟負擔太重,二來社會新聞經常報導保姆虐待孩子,看得人心驚肉跳,還是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放心。

這是他們的親孫子,親外孫,沒人比他們待孩子更盡心盡力。

另一方面,隔代教育可以充實老人的生活,緩解老人的孤獨感。

由於子女忙於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老人,容易讓老人感到孤獨寂寞。

撫養孫輩不僅可以讓老人享受到天倫之樂,同時還能在和孫子輩的相處中煥發生命的活力,重新發現自己的價值。

但是,隔代教育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容易重物質,輕精神,重感情,輕理智,在教育理念上容易和孩子父母產生分歧,造成家庭矛盾。

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是老人餵養的孩子容易出現挑食、偏食。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肥胖兒童,始作俑者大多是疼愛過度的長輩。

老一輩人遭遇過困難時期,對飢餓深刻印象,使得他們想方設法讓孫子輩多吃、吃好的,於是,就產生了「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長期攝入大量的高熱量食物,導致兒童肥胖症屢見不鮮,甚至誘發了孩子性早熟。

二是過分溺愛容易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學校三點半放學,老人們兩點半就在學校門口守候,接到孩子,一個背書包,一個餵水果。

回到家裡,一個換拖鞋,一個給擦汗,眾心捧月的待遇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家裡的唯一中心,帶來的後果,一是孩子驕縱跋扈,說一不二,成為不受公眾歡迎的「熊孩子」,二是孩子不會察言觀色,聽不進他人的話,待人處事非常幼稚,在低年級因為孩子都很小,不太顯著,到了高年級就會容易受到排斥和欺負。

三是過度關注不利於孩子的品行養成。

在比較常見的「四合一」家庭中,全家人的焦點就是孩子,一家五口人,四雙眼睛都聚焦在孩子身上,毫無顧忌地談論孩子所有的事情,讓孩子不勝其煩。

他要麼會煩躁叛逆,捂著耳朵說:「不要講了,吵死了!」要麼就會選擇左耳進右耳出,自動屏蔽掉家人的嘮叨,長此以往孩子在學校里也會聽不進老師的授課,注意力不能集中,嚴重影響學習。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是通過感知覺認識世界的,可是護孫心切的老人家們,會不停阻攔——「小心,別碰著」,「別跳,危險」,「不要玩泥巴,會把衣服搞髒啦」,於是,孩子一次次和自我探索的機會失之交臂。

培養孩子良好品質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延遲滿足。

可老人家常常是當即滿足,超前滿足。

明明和孩子約好了每天幫家裡做一件家務,一個月後可以選一件玩具。

可是老人家心疼孫子,馬上就給買了,孩子當然就不願意遵守承諾了。

四是老人「護短」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小明的媽媽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可是孩子常常「寅吃卯糧」,沒錢了就找爺爺奶奶要。

媽媽生氣批評孩子,小明就哭著喊著說「不喜歡媽媽,只有奶奶對我好」,這讓媽媽感覺很受傷,明明自己狠心扮演壞人是為了教育孩子,可最後爺爺奶奶倒變成了好人。

婆媳關係因此鬧得很緊張。

孩子從小就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習慣了接受他們的袒護與遷就,很可能養成一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問題,父母有時會急於讓孩子改正,親子關係極易出現對立。

如果老人再出面阻擾父母給孩子「立規矩」,這種矛盾就會進一步激發。

那麼,隔代教育如何做到揚長避短呢,下面,來和各位父母具體支支招兒。

第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老人過多參與對孩子的管教,多半是因為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老人晚年生活比較單調,缺少寄託,會不知不覺想在教育孩子上尋找成就感。

年輕的父母不能一邊享受老人家照顧「大後方」的便利,一邊埋怨老人寵壞了孩子。

應該經常在言語和行動上對老人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買點可口的點心,帶全家一起旅遊,當著孩子的面兒,對老人家說:「您照顧孩子辛苦啦!」這會讓老人感覺到自己的付出有人看到,被人感激,心情會很愉悅。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經常對婆婆說,誰付出多,孩子喜歡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孩子更喜歡您,我一點也不吃醋。

這樣說讓婆婆很高興,也經常支持媽媽管教孩子。

另外一方面,鼓勵老人多交朋友,培養一兩個興趣愛好,使他不再把所有的關注點集中在孩子身上,會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

平時在家的時候多跟老人聊聊家常,順便聊一下該如何教育孩子,家庭關係融洽了,在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才會水到渠成。

第二,儘量和老人達成共識。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家庭所有成員要達成統一戰線,千萬不能父母忙著管教,老人跟著拆台。

和老人溝通需要掌握這幾個步驟,首先,讚許老人做的好的部分。

要發自內心地感謝老人對孩子的噓寒問暖,感謝老人在優良傳統方面對孩子的教化和薰陶,感謝老人每天接送孩子的風雨無阻等等。

第二部,提出合理分工。

比如在孩子飲食起居上,希望更多得到老人的幫助支持,但是在孩子學習習慣、品行養成方面,希望爸爸媽媽能做主導。

最後,向老人強調,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愛孩子,為了教育好孩子,所以需要相互取長補短,彼此補台。

在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老人最好不插手。

要告訴老人,即使我們教育孩子方法不對,您也不要當面指正,可以背後說,要當孩子的面維護父母威嚴,這樣做也避免讓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喜歡鑽空子,遇到錯誤不知道改正,最後吃虧的還是孩子。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媽媽說話沒有分量,為了避免婆媳矛盾,老公要充分發揮溝通的橋樑紐帶作用。

第三,引導老人多接觸科學育兒知識。

老人的三觀已經固化多年,想要改變並不容易,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巧妙影響。

比如報名一些親子教育的培訓班,託詞自己上班不能去,請老人代勞,可以讓老人有機會聆聽專家的指導。

可以在家裡和老人一同觀看關於親子育兒的電視劇、電影,比如《虎媽貓爸》等等,在歡笑和淚水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老人的育兒觀念。

還可以將自己認為重要育兒理念,編成有名有姓有情節的故事,講給老人聽,在閒聊中讓老人入腦入心。

父母們還可以根據老人家的特點,想出更多好辦法,目的都是為了告訴老人家,雖然孩子還小,但卻是習慣和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必須分清愛和溺愛的差別,不能太過縱容和嬌慣。

第四、父母不能在育兒上當甩手掌柜。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忙於工作,把孩子直接丟給老人,做起甩手掌柜。

可是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會發現隔代教育的負面影響,是賺再多金錢也難以彌補的事情。

父母總希望孩子能聽話,可是,你都不花時間陪伴孩子,沒有和孩子建立親密信賴的關係,孩子怎麼可能會聽得進你的道理?所以不管有多忙,也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多陪陪父母。

孩子的教育是我們為人父母的責任,絕不能假手於人。

管教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儘量不要當著老人的面,可以把孩子帶到另一個比較封閉的空間,讓孩子沒辦法向爺爺奶奶求助。

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全盤否定老人的做法,這樣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更加不聽父母的話。

再者孩子容易傳話,讓老人聽到容易產生誤會。

如果老人比較固執,很難溝通,孩子因為隔代教育產生了較大問題,那麼父母必須在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自己的舒服安逸中做出取捨,不再和老人同住屋檐下,全然擔負起孩子的養育教育的重任,儘管苦一些累一些,但唯有此才能更了解孩子,掌握教育孩子的話語權。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感謝你的陪伴,有任何問題歡迎在評論區向我提問。

我們下期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