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犯的九大錯誤,每一個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字整理來源自【心靈的圈子】微課:

我該如何愛你——親子關係背後的隱藏規則

講師:盧熠翎

整理:晚妝

成為父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當一對伴侶生下了孩子,他們就成為了父母。

困難的是,怎樣把這個孩子教育成一個優秀的人?

其實所有父母都很愛他們的孩子,但這些方式方法並不一定有效。

回首自己的童年,有的人可能會對自己父母當年的所作所為充滿了委屈、埋怨甚至覺得他們的婚姻,他們的相處方式也給自己造成了很多陰影。

我在工作坊里處理過很多個案,其實大部分都是跟父母相關的。

有的人哪怕到了四十歲還是沒辦法接受自己的父母。

還有些人總是覺得自己現在過得不好,有這麼多問題,無法真正做自己,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跟他們的童年經歷,跟他們的父母相關的。

有一家青少年研究所,分別針對日本、美國、中國的高中生進行調查「誰是你最尊敬的人?」日本的調查結果第一名是父親,第二名是母親;美國的調查結果第一名是父親,三名是母親;而中國的調查結果是第十名是母親,十一名是父親。

國內曾經有一項對中學生的心理調查,誰是你最討厭的人?結果最多的回答是自己的父母。

- 01 -

為什麼親子關係會變成

我們家庭關係里的一項衝突呢?

▌1.時代背景

時代節奏越來越快,充滿不確定性,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父母因為這些原因在家裡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都缺少玩伴,甚至只能採用隔代撫養。

這個時代註定了親子關係的問題會層出不窮。

▌2.壓力過大

越來越多的經濟壓力、競爭壓力導致全民壓力。

因為覺得未來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父母們越來越焦慮急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勝出,所以孩子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甚至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在這種壓力當中,父母和孩子的衝突就會逐漸加劇。

▌3.歷史文化

我們傳統的歷史文化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所以要聽話、孝順,也就缺少和孩子之間更加平等、良性的互動,而更注重孩子的成績能力。

但是現在的時代,孩子越來越要求自己在人格上的平等,於是就有了不同文化價值觀的衝突。

這些原因產生的衝突,最終就形成了很多父母的問題:

我的孩子有很大的情緒,不滿足要求就發脾氣

我的孩子特別膽小不合群

我的孩子沒有自信,沒有主見

我的孩子叛逆逃學不聽話

我的孩子老是說謊

……

- 02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親子教育?

首先要明白一點,每個人在6歲之前,注入頭腦的信息會形成我們的信念和身份認同。

親子關係並不是需要去學校做的功課,而是孩子一出生你就需要明白的道理。

正所謂上醫治未病,也就是說孩子還沒有這些問題的時候,你就應該及時覺察並且做出調整。

一個人的童年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人生乃至命運。

所以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逆反輟學甚至抑鬱自殺,我就很想問問:你們做了什麼才把孩子培養成這個樣子了?

心理學的NLP華人大師李中瑩說過這樣一句話:「悲慘和不幸背後的原因都是當事人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講的簡單點,就是童年會影響我們的命運。

只可惜,遺憾的是,大多數父母從來都不學習如何教育孩子,他們只是養育,而不是培育。

養育就是把孩子養大養活,而培育是要關注到孩孩子的心靈,能幫助到孩子的發展。

親子教育的一些互動和知識,是決定孩子未來,包括性格、情商、能力等的大方向的關鍵。

而且這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說,當你把孩子培養成某一個方向之後,再要把他調整回來,是非常困難的,就算可以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 03 -

什麼是親子?

親子的三層含義:

▌1.親子是一層關係,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層關係良性健康地發展。

▌2.親子是一種塑型

也就是從孩子一出生開始,到他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幫助引導他,把他性格中最好的一面開發出來。

▌3.親子就是建立孩子健康成長的土壤

我們給孩子提供一個環境,讓孩子可以在裡面自由成長。

家庭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任何親子關係的第一步都必須講家庭,而不是具體的技巧和方法。

父母對孩子的愛才是給孩子最大的源泉和禮物,

超越了其他任何一切,是其他都無法替代的。

就是說,如果父母可以用一些好的方式愛孩子,孩子就會感覺到那份自信、安全感、資格感,同時也更容易將他培養成積極、自律、成功的人。

而且,和父母的關係也跟我們的財富關係、婚姻關係等緊緊相連。

父母對孩子不恰當的對待,是孩子最深的創傷。

創傷就是你的歷史負面印記,沒有辦法抹去,同時轉化為信念和身份,仍然在起作用。

有時候,父母在孩子童年時無意的一句話,孩子就會覺得被否定了,被影響很長的時間甚至一輩子。

因為一個孩子對土壤的吸收是不分辨的,他分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就像海綿一樣,只會把所有的信息都吸收進去。

如果父母不了解怎樣影響孩子的信念,很有可能會做一些適得其反的工作。

有些父母可能會說:「就是因為你,我們兩個才沒有離婚,才一直這樣痛苦地在一起。

」或者說:「就是因為你,我才會這樣辛苦。

」這樣的話會給孩子帶來緊張、不安全、不配得、憤怒、羞恥感,甚至覺得自己的生命都是多餘的。

我記得有個學員,是一個非常活潑開朗的人,但是她一直無法進入婚姻,因為在她的早年經歷中,她的父母每天都在吵架打架,甚至打她。

當她感受到家庭的時候,就只有害怕驚恐的回憶。

在她的神經記憶里,家庭和恐懼痛苦是僅僅連接在一起的,她沒有辦法去轉化。

所以說,父母能給孩子帶來最大的愛,也能帶來最深的創傷。

每一個父母本身的能量、信念、情緒、價值觀、相處方式,就構成了親子土壤的一部分。

你擁有的無論是好是壞,都會以某種形式影響到你的孩子。

你的悲傷、憤怒、抱怨或者樂觀、快樂,都會影響孩子。

所以,親子的第一步就是父母要學習如何成長。

世界著名的家庭治療師薩提亞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永遠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那麼一定是父母的問題。

因為孩子出生就像一張白紙,是父母在負責培養教育。

為什麼孩子出生時好好的,到了後面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呢?

就是因為父母的行為方法、教育理念出了偏差。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都不會這麼認為,只會覺得是自己孩子出了問題。

比如:

我的孩子開始調皮了;

我的孩子開始說謊了;

我的孩子開始不聽話了

……

這些其實都是因為我們不懂親子的知識。

- 04 -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父母最容易犯的九大誤區

▌1.過度保護,也叫作無菌化處理

父母的腦海里總是充滿了很多的「小心」。

比如:小心摔倒;不要著涼;注意安全;當心生病;這個不要碰;那個不要拿……

孩子永遠沒有調節適應的空間,因為任何東西你都已經給了最大化的保護。

這樣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傷害和威脅。

因為在他們最應該去挑戰適應的時候沒有被允許,所以他們的適應度很差。

▌2.考核量化

就是像管理員工一樣,全部用獎懲來管理孩子,嚴格的甚至會像訓練動物一樣。

這樣的教育,就像是把孩子當成了機器,忽視了他的內心,忽略了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他的腦海只會有一些量化的規定,而不懂隨機應變,不懂幸福感恩,不懂包容給予。

▌3.超級保姆,也就是替代

有的父母會替代孩子做任何事情,幫孩子洗臉、穿衣服、包書皮、背書包……當孩子要做作業的時候,就會坐在邊上,幫他檢查,陪他一起做。

就好像孩子和父母是一個整體,根本不能分離。

這樣的父母往往覺得,孩子離開了自己就什麼都做不了了,所以自己一定要幫助他。

甚至我看到過一個案例,奶奶會替孫女回答問題。

就是有人問小女孩你叫什麼名字,奶奶就會說:告訴叔叔,我叫XXX。

然後小女孩就會說:我叫XXX。

人家接著問你幾歲了,奶奶又會說:告訴叔叔,我X歲了。

這樣的家長通常是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孩不懂,所有自己要慢慢教。

但其實這是不對的。

為什麼孩子在家裡學不會的東西,到了學校就很快學會了?

因為沒人替代她,她自然而然就會了。

▌4.苛刻,完美主義

我看到很多案例,媽媽對女兒的要求非常高,任何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有個媽媽就對她的女兒說:「你現在是小學一年級,是不可以不拿一百分的。

可想而知,這個女兒以後還會對學習有興趣嗎?

過多的苛刻和完美會讓一些事情變成壓力,反而讓孩子產生逆反。

▌5.操控

也就是你什麼事情都要聽我的,因為我是對的,我是為了你好。

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聽話,要孝順。

當你強烈地想要操控孩子的時候,孩子會覺得憤怒,感覺自己沒有辦法做自己。

到某個時段,他就會爆發出來。

三歲、六歲、十八歲,就是孩子逆反的關鍵時期。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碰到過一個個案,一位媽媽非常想讓自己的女兒練好鋼琴,但是她女兒不喜歡鋼琴,一直被逼著要練到十級,母女關係弄得非常僵。

終於有一天,她女兒受不了了,就說:「我答應你一定會考到十級鋼琴,但是我發誓以後我一輩子都不會再碰鋼琴。

這就是母親的操縱讓孩子產生了抗拒,母女之間的關係變成了鬥爭,在這種狀況下,就沒有道理而言了。

▌6.削弱,羞恥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大哭大叫,表達憤怒、力量、拒絕的時候,感覺自己控制不住孩子,感到很害怕,就會用一些方式取笑孩子,讓孩子害臊,去削弱孩子,限制孩子,從而達到控制。

比如說:「你吃我的,用我的,有什麼資格發脾氣?」「你懂什麼懂?」

有一次我進電梯的時候,看到一個媽媽抱著孩子去上早教課,小姑娘一看電梯裡那麼多人就哭了,那個媽媽就對她說:「羞不羞?在這麼多人面前哭鼻子。

我就很想告訴她:你上這麼多早教課都白上了,你一句話告訴了孩子兩個錯誤的觀點:

第一個:別人的觀點比你更重要

第二個:哭是可恥的

這樣教育長大的孩子會沒有力量,總是在意他人怎麼看待自己。

▌7.恐懼,暴力,威脅

比如有些家長會嚇唬孩子:你再不乖,警察就來抓你了;你再不聽話,我們就把你送掉。

還會有父母打孩子,甚至下手很重。

這種方式就只有兩個結果和一堆負面產物。

第一個結果就是孩子被徹底打壓下去。

另一個結果就是孩子積壓到一定程度然後爆發。

負面產物就很明顯了,這樣長大的孩子肯定不會聽話,也不會願意好好讀書,和父母的關係也會急劇惡化。

這種家庭,孩子不出事,只能說是運氣好。

當然也有人很推崇這種教育方式,包括當年郎朗的父親,曾經因為郎朗學琴不好,就扔給他一包老鼠藥,讓他選擇要麼跳樓去死,要麼吃老鼠藥。

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這樣長大的孩子肯定是不健康的,他的心理肯定是扭曲了,哪怕獲得了世俗的成功,他的犧牲也會很大。

▌8.反依靠,站隊伍

就是父母沒有力量,需要孩子的力量支持。

很多單親家庭尤其明顯,像是要讓孩子頂替自己的伴侶,成為這個家庭的頂樑柱。

有的時候,家庭當中夫妻衝突,就會讓孩子站隊伍,你站在媽媽這邊還是站在爸爸那邊。

親子關係就會被徹底破壞,成為一種三角的博弈。

▌9.放任

就是只關心這個孩子還活不活著,不管他的精神信念價值觀會怎麼樣。

父母都是該打牌打牌,該不回家就不回家,直接把孩子隨便扔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其他人家裡就好了。

他們永遠都沒有準備好要做一個父母,只是把孩子放養在某個地方。

被放養的孩子在家裡是沒有核心支柱的,那麼他必然會在某個時刻在社會上找到,但遺憾的是,他在社會上找到的精神支柱,大多數並不那麼健康,所以就很容易出現很多問題。

THE END

以上為微課上半部分

了解更多親子關係背後的隱藏規則與正確做法

請持續關注我們之後的文章

圖片來源 | John Marceline

關注微信號:心靈的圈子

公眾號搜索:xinquanzi520(長按複製)

心靈的圈子:一個經常曬乾貨、偶爾賣雞湯、卻最具行動力的心靈成長社群。

在這裡,一起做更好的自己。

(๑•̀ㅂ•́)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爸爸最該知曉的7個育兒問題

父親在家裡應該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呢?不論你是初為人父的「笨手笨腳」,還是第二次當父親的「熟能生巧」,這個問題都不能被輕視。一個好的父親能給孩子帶來足夠的愛,讓孩子擁有安全感,也能給孩子帶來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