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語言發育手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問健康畫報 2016-02-03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劉文越
家有寶貝,從呱呱墜地開始就是全家人的重點關注對象。
隨著寶寶慢慢長大,開始牙牙學語,給家人帶來更多的樂趣。
但很多家長還是不太清楚:寶寶學說話要經歷一個怎樣的發展過程呢?寶寶說話晚是怎麼回事?如何能讓寶寶早日開口說話呢?本期,本刊特地採訪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主任醫師章依文。
寶寶是怎樣學會說話的?
語言是人腦的高級功能, 是一種社會認同的、有規則的表達觀點的符合系統。
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而言,語言是人類在對現實世界進行互動體驗的基礎上經過認知加工逐步形成了範疇、概念和意義,此時再用語言符號將其固定下來就形成了語言。
許多人都以為只要等寶貝長到該說話的年齡,他就一定可以說得很好。
其實不然,寶寶需要不斷地積累、練習才能最終學會說話。
特別是寶寶出生以後,他會注意觀察周圍事物,形成概念,然後把聽到的聲音對應起來,最終通過發音器官講出來。
因此,寶寶出生以後,家長就應該引導寶寶發音,不斷地和孩子交流,把語言信息留在孩子的腦子裡。
兒童語言發育里程碑
年齡 語言理解 語言和言語表達
0~3月對響聲有驚跳
熟悉的聲音可以使其安靜或微笑
增加或減少吸吮行為以對聲音作反應 咕咕發聲表示愉悅
用不同的哭聲表達不同需求
看見熟人可微笑
4~8月 對聲音作出定位
對音調的變化有反應
認識發聲的玩具
關注音樂 開始產生清晰的元音
模仿成人的口腔運動、元音和非言語的運動(如咂舌頭)
將輔音和元音結合起來呀呀學語(如bababa),常伴有「b」、「p」、「m」
當獨自一人或與成人玩耍時發出「咯咯」聲
7~14月聽講話聲,並能定位聲音
在母語中能區分出講話聲音和其他聲音
理解常用的單詞
對一些請求有反應
喜歡玩輪流性的遊戲,如躲貓貓 可發出連續的呀呀學語聲
增加了「k」、「g」、「t」、「d」的聲音
使用講話聲或非哭鬧聲取得並保持關注
使用1~2個有意義的單詞
1~2歲識別至少幾個身體部位
在情景下可遵循簡單指令,如「扔球」
在情景下理解簡單的問題,如「鞋在哪裡?」
聽故事、唱歌、韻律
指出書中熟悉的圖片
18個月時至少使用10個單詞
使用許多不同的輔音
簡化成人的講話形式是省略音節、輔音或詞的結尾
18~24個月詞彙量穩定增加
開始結合兩個單詞成短語和提問
這階段女孩的表達略占優勢
2~3歲可遵循兩步連續指令,如「拿好你的鞋,給我」
穩定地識別身體部位 絕大部分時間,講話能被照養人理解
幾乎每個事物都可以用單詞命名
可以使用2~3個詞的短語來提問或描述事件
使用講話來引起關注或作出請求
在短語或單詞的起始部分可有重複(如我,我,我要),但並不阻塞或受挫
3~4歲理解簡單的問題(哪裡、為什麼、什麼、誰),並作出合適的回答
通過成人的對話和聽成人閱讀學習單詞和句子結構
陌生人可理解其大部分講話
可以描述除家裡或父母之外發生的事情
使用4個詞以上的長句
通常講話流利,沒有重複的音節或單詞
4~5歲關注並可理解短故事
可以對故事的情景進行回答問題
理解成人所說的家裡、學習周圍所發生的事情
構音清晰
使用句子提供許多細節(如「我想讀我的書」)
講故事能圍繞一個主題
可其他兒童、成人溝通容易而清楚
大部分的發音都準確(「zh」、「ch」、「sh」、「z」、「c」、「s」可能還不準確)
使用地區或家庭的語法規則
寶寶說話晚,究竟要不要緊?
有的寶寶到了兩三歲還不會說話,家長難免提心弔膽,擔心孩子是否哪裡出了問題?
章主任強調,家長應該定期帶孩子到兒保中心體檢,除了檢查身體發育水平,還要進行語言發育的專業測評。
兒童語言發育的監測應納入3歲前的基礎兒童保健內容中,一旦發現語言發育落後於年齡相當的里程碑,應及時轉診接受專業的評估和診治。
2~3歲兒童語言篩查的標準為「24 月齡自發表達的詞彙量小於30個,30月齡短語表達量少於5種」,此篩查標準簡便易行。
尤其是存在發育障礙(如唇顎裂、聽力損害、唐氏綜合症、廣泛性發育障礙、認知障礙、神經系統疾病、兒童虐待和忽視、行為障礙)、未通過發育篩查、未達到發育里程碑、父母的擔憂(孩子比同伴話少,不會聽從指令,很難理解孩子說的話,很難與孩子對話),這些均列為高危對象,需要定期進行發育監測,包括語言發育的監測。
國內比較完善的針對3歲前兒童的語言評估量表主要有《早期語言發育進程量表》和《中文早期語言與溝通發展量表》。
此外,Gesell嬰幼兒發育量表和Bayley發育量表中均有評估語言的項目。
語言發育異常的兒童均有必要進行臨床綜合評估,包括認知、聽力、口腔、行為等。
對於前語言階段的兒童,尤其推薦象徵性遊戲測試,以了解幼兒的非言語象徵性思考能力和早期概念的形成,從而合理地判斷幼兒的語言潛能。
此外,
聽力和口腔結構的完整性及口腔功能也應列入常規的臨床評估內容。
寶寶說話晚,最好在3歲之前干預
章主任介紹,語言發育遲緩是2歲時最常見的發育性問題之一,國外報導的發生率約15%。
2005年對上海市10個區8545例0~3歲兒童的語言調查結果顯示,按照「2~3歲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篩查標準」,24~29個月的男女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檢出率為16.2%和15.2%,30~35個月時仍分別有8.3%和2.6%的男女兒童符合語言發育遲緩的篩查標準,學齡早期語言障礙發生率約為7%。
2歲時語言遲緩的兒童,在3~4歲時約50%語言發育達正常範疇,但至少50%表達性語言遲緩的兒童不能自發地解決自身的問題;其中相當比例的兒童,尤其是感受性語言損害的兒童,難以擺脫語言的困擾,因而導致認知、讀寫能力、行為和精神問題的危險性更大。
在兒童發育早期(3歲前)進行干預將明顯降低語言障礙的短期和長期的不良影響。
德國的研究發現,對表達性語言遲緩的兒童,在其24個月時進行父母為對象的語言干預,主要是母親參加為期3個月的培訓(每次2小時,共七次),期間培訓的技能主要是以兒童為主導,交流的促進和語言塑造。
一年後,75%的干預組兒童語言表達水平達正常(非干預組僅44%);僅有8%的干預組兒童仍符合表達性語言遲緩的診斷標準(非干預組26%)。
國內採用醫教結合模式對1~2歲的幼兒進行12個月的干預後,兒童的語言水平和溝通能力顯示出一個明顯的追趕效應,發育水平分別提高18.0、5.3個月和16.2、5.9個月。
經干預後,71.4%幼兒的語言水平達到正常。
如果嬰幼兒期的語言障礙或語言發育遲緩未及時得到有效的干預,不僅會嚴重影響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將影響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並使學齡期注重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生率增加。
這部分人群將成為各種情緒和行為障礙的高危人群,伴發焦慮、抑鬱、社會退縮、溝通障礙、脾氣急躁、多動、攻擊性及自傷等心理行為問題。
如何干預、治療小兒語言發育遲緩?
據章主任介紹,兒童語言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在日常交流和教育環境中提供兒童可能進行信息溝通的途徑,因此,這一目標的制定是依據兒童的年齡、語言障礙的嚴重程度和疾病的原因等因人而異的,但有效的干預必須家庭成員和教育工作者在治療場景之外提供有效的支持。
前語言階段的干預
處於前語言階段的兒童尚不能用單詞交流,干預的目標是利用兒童所具備的溝通技能如手勢、姿勢、特殊的手語等,建立一個可靠的溝通方式。
干預的重要性在於提供兒童溝通成功的機會,不必在乎所採用的溝通形式。
當兒童已經建立起表達基本需求的可靠方式時,非言語的技能被延伸,並最大限度地促進表達性語言的發育。
治療師應在兒童採用非言語形式表達的同時幫其「配音」,既幫助兒童溝通成功,又使其聆聽到想表達的語言。
隨著溝通技能的提高,絕大多數兒童的口語發聲也增加。
幼兒的語言干預
以遊戲形式為主的治療可能更易使3歲前兒童獲益,因為在遊戲中兒童和家庭成員創造了豐富的語言交流的環境,兒童新的溝通行為也在半結構化的遊戲場景中得以強化,同時也為父母示範了在家庭中可以開展的語言刺激活動。
該年齡兒童的語言治療不建議以認卡片或認單詞的形式進行,同樣電視或DVD的方式也不利於促進其詞彙學習和溝通技能的獲得。
語言治療形式概況為「3A」:①讓兒童作引導(Allow):參與到兒童有興趣的活動中,並圍繞此活動與兒童進行交流。
②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Adapt):與兒童面對面,並保持視線基本在同一水平;通過慢速、簡單、重複和伴手勢的表達方式,使兒童更容易理解治療師/父母的語言;解說兒童所發出的聲音、動作或手勢;必要時可結合場景進行適當的提問。
③增加新經驗和詞彙(Add):通過示範和提示增加兒童新的遊戲內容和遊戲方式,並在交流中增添新的詞彙和內容,如命名人和物,描述人、物、場景,談論感受,解釋可能的原因,展開聯想或推測等等,也可對兒童的表達進行擴展和延伸。
教寶寶說話,家長別犯這些錯
家庭是幫助語言發育遲緩的寶寶學說話最主要的陣地,家長應該根據醫生評估寶寶的語言發育水平情況,去除外界不利環境因素,對寶寶進行個性化的語言引導訓練。
大多數孩子不肯說話是由家庭環境造成的。
尤其很多父母平時很少跟孩子交流,改用一些智能電子產品當成「早教機」,希望以此開發孩子的智力。
但寶寶長期長時間玩電子產品會因「被交流」而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因為在玩電子產品時,孩子聽到機械的聲音只是一種被動接受,沒有主動交流,沒有交流就不存在學習和發育。
而且機械的電波聲不夠清晰,孩子只有聽到真人發音,再加上眼神交流,才能學習講話。
機械的聲音聽多了,寶寶對父母和身邊人的聲音就會表現得不敏感,而互動交流減少,就更不利於孩子開口。
其次,很多父母對寶寶的要求反應太快,比如寶寶指著水杯,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於是馬上把水瓶遞給他,這樣使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當寶寶指著水瓶,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說出來他想幹什麼,就算僅僅說一個「水」字,你就應該鼓勵他,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
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加入孩子指著但不會說,家長不必強迫孩子說,可以幫孩子說出來「水」。
此外,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種語種或方言的混亂也是造成孩子不開口講話的一個原因。
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語言環境複雜,多種方言並存,這會使正處於模仿成人語言的小寶寶產生困惑,也可能是導致寶寶說話晚的原因之一。
教寶寶說話,家長應該這樣做
1、激起孩子說話的慾望
讓寶寶開口說話的最有效的辦法是父母營造一個談話和交流的氣氛,運用可能的任何機會不停的和寶寶講話,用輕柔富有感情的語言給他講故事,即便在多數情況下只是父母的「自言自語」也要堅持。
和寶寶說話的時候,家長不妨見機行事,誘導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他對你的努力有回應,能夠「咿咿呀呀」加上肢體語言來表達他的意思,你可以及時送上你的擁抱作為鼓勵。
2、個性化訓練循序漸進
通常,如對感受性語言障礙的寶寶,重點在於訓練對語音的理解、聽覺記憶及聽覺知覺等。
對表達性語言障礙者,重點在於訓練他模仿別人講話。
無論對哪一種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教育訓練,父母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具體的做法是將擬訂的教育計劃分成幾個小單元,分段進行,以便容易學會,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
對那些語言表達和閱讀上有困難的孩子,父母可以藉助講故事書的方式或設置一個特定的情景,反覆教孩子認讀筆畫、發音簡單的字、詞,讓他們慢慢辨認、熟悉、理解、記住這些詞的發音和含義;隨後過渡到比較難的字、詞語;然後再開始給他講解一個個短句、長句的意思及相應的故事內容。
3、迂迴的「戰術」可能更有效
對於那些說話或朗讀總是不順暢、經過多次訓練效果終不明顯的孩子,父母的反應最好是冷靜、再冷靜。
因為此時你絲毫的激動和不滿,都會為孩子的語言學習帶來挫敗感和恐懼感,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
對於這類孩子,與其教他說話讀書,不如先唱兒歌、童謠、歌曲給他聽;只要他不反感,就反覆為他唱。
章依文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主任醫師,發育行為兒科主任,碩士生導師。
擅長:兒童認知、語言和行為的評估及個體化的治療建議。
兒童發育遲緩、心理行為問題、學習困難、語言障礙、發音異常、孤獨症、多動症和抽動症的診治。
你們一直安慰我「貴人語遲」,可孩子的診斷單卻猶如晴天霹靂
文|秘籍君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健康是他們最大的心愿,同時也是能直戳他們心窩的一把尖刀。兩天後就是小芮女兒的4歲生日,可全家人都處於焦慮苦悶的低氣壓氛圍之中,沒有絲毫的興奮和期待。一個月前小芮的女兒...
孩子語言發育落後!別擔心!家長做到這四點還可改善!
從寶寶們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能夠儘早學會說話,是每一位爸爸媽媽的殷切期待。但有的寶寶卻遲遲不肯開口說話,或出現口齒不清、發音跟不上等情形,讓家長們感到非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