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孩子受欺負,主張打回去的父母,多半自己的童年都遭受欺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幾天,寫了一篇文,談了自己孩子在幼兒園屢遭欺負的切身經歷,引起眾多爸爸媽媽們的共鳴。

細細看了大家的留言,不難發現,主張孩子打回去的父母,多半自己的童年也遭遇過這樣或那樣的受欺凌的經歷(文後附實錄)。

因為有痛的領悟,所以更希望孩子早日明白「拳頭與崛起」的力量!

聊著這個話題,不禁勾起自己童年那段噩夢般的經歷。

好在開局很糟糕,結局倒也意外。

小時候的我,長得比較俊俏,深得老師喜歡。

我猜想就是這個原因吧,導致經常遭受男女同學們的「不滿」和「欺負」。

課間玩耍時,我總是會莫名其妙被不知從哪裡伸過來的手打一下,彈一下,回頭又找不到蹤影,備受苦惱。

如果說男孩子的騷擾是為了引起我的注意,那么女孩子則喜歡用「陰招」泄嫉妒。

午覺睡醒,我經常會莫名地發現:自己新穿的太陽裙不知怎麼被撕破了裙邊,我水靈靈的臉蛋也不知被誰抓出了血印子,諸如此類等等。

面對這一切,我竟然毫無知覺!

每逢此景,母親又心疼又氣憤,歇斯底里地怒斥:「別人為什麼偏偏要欺負你?你這個老實沒用的東西……」(嗚嗚嗚~~幼小的心靈飽受摧殘。

但母親的怒喝沒有激發我反抗的勇氣,反而讓我更懼怕:害怕自己莫名受傷,害怕被母親指責。

我每天活在膽戰心驚里。

不久,班級里轉來一個男生,他父母常年在廣州做生意,他被寄養在外婆家,並且就在我家隔壁。

80年代,物質匱乏的時代,他時髦的打扮,寬裕的零花錢,以及手裡各式各樣的玩具,很快籠絡一批人心,順利成為班裡的男生頭頭,那些人高馬大的男生也對他俯首貼耳。

緊接著,我的人生從灰暗期進入噩夢期。

也許是天生冤家吧,在之後他借讀的兩年時間裡,他把矛頭指向我,以欺負我、戲謔我為樂。

他很聰明,並不在學校里欺負我,而是專挑放學回家的路上。

每天放學,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整理書包沖向校門,但往往此時,他早已先我一步候在了我回家必須要經過的橋面上。

遠遠地看到他身影,我心裡叫苦不迭。

看著身邊女伴一個個放行回家,我卻被左擋右推不讓過,急得只想掉眼淚。

他見狀,則領著一幫男生哈哈大笑。

天色漸晚,奶奶找過來,男生們一鬨而散。

我委屈地回到家,本以為能在家裡尋找到庇護和安慰,結果有一次被忍無可忍、怒火中燒的母親一把抓過頭髮往死里揍了一頓:「你沒有手嗎?!你不會還手嗎?!再讓我知道被人欺負,我第一個打的就是你!」

我嚎啕大哭,哭母親的不近人情,哭自己的委屈和悲慘。

但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第二天放學回家,他如期而約,候在橋頭。

鬼魅一般的影子,甚至讓我覺得生無可戀。

想起昨日被母親痛揍的悽慘,耳畔響著母親的喝令,我告訴自己:不打也得打!於是硬著頭皮走上去。

當他又一次嬉皮笑臉團團圍住我不讓過的那一瞬間,我突然使出全身的力氣用力一推,結果,竟然把他推倒在地,摔了個狗啃泥!我愣了,第一次發現原來他沒想像中那麼強大;他也愣了,不相信我居然敢出手。

我背起書包揚長而去。

這一推,讓我找回了自信,也逐漸褪去恐懼。

人生從此逆轉。

他依然每天放學候在橋頭,我依然每天必須與他打一架過關,才能安然回家。

我從害怕到鎮定,越來越多的男女同學圍在一旁為我們加油助威。

隨著他一次次在我手裡變為敗將,我的身邊開始有女同學追隨,慢慢地,我竟然成為了女生頭頭,一呼百應。

打架演變成了比賽,後來我倆突發奇想,相約他率領一幫男生,我率領一幫女生,放學後奔赴學校背後的山坡草地進行男女摔跤比賽。

一組一隊,大家使出全身吃奶的力氣,扭在一塊,也不打人,純屬競技。

直到把對方摔倒在地,渾身沾滿草屑,才吹著口哨背起書包,歡快回家。

兩年級後,他轉學回到了廣州,這個摔跤的群體遊戲也到此結束,倒也給我留下至深的印象。

這場遊戲,開局並不美好,結局卻也令人歡欣。

總結自己童年受欺凌的經歷,我覺得自己屬於被壓迫而奮起反抗的那種類型。

在上一篇文中,在很多爸爸媽媽們的評論回憶里,我也看到了類似的經歷。

我們之所以會不約而同鼓勵孩子打回去,不是因為我們捨不得自己孩子吃一點兒虧,我們也不主張孩子「主動打人」, 「打回去」只是因為我們曾經有過痛的領悟,我們深切體會到「拳頭與崛起」的力量。

社會是個競技場,幼兒園也如此。

我們不求強人出頭,只求自衛自護!

截取部分爸爸媽媽們的評論,這些真實的經歷和感悟,或能給你更好的指導。

@ SarahDominguez

記得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六年級的一個男生用自行車故意來撞我,我二話不說反手一個巴掌把他打得原地轉三圈,自此以後沒人敢欺負我。

德國媽媽的教育理念跟大家分享一下: 學校有人打你可以打回去,但是不得用牙咬,不得戳眼睛,不得用工具,但是若是危及到生命的時候,可以不考慮任何原則,可以用牙咬戳眼睛用任何工具!

好勇猛的女生!諾媽先佩服一個。

我們主張孩子打回去,不是說我們的孩子一點不能吃虧,非要占人上風!「打回去」教育目的是培養孩子懂得自衛的思維,指導他在危險情境下的行為方法。

@SarahDominguez說得很對,告訴孩子身體哪些部位不能輕易打,很重要!


@風吹麥浪146231646

必須敢還手,我閨女初二,班裡有個1.8的大個子男生,班裡誰都敢欺負他,他為了不挨打,還盡力討好那些打他的男孩子。

時常被人家嘲笑捉弄。

必須有還手的勇氣。

這恐怕是諾媽以及所有主張孩子打回去的父母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就怕孩子在暴力陰影中迷失自我,失去人生的價值觀。

想當年,若非母親「以暴制暴」逼迫我出手自衛,我也不知道如今的自己會有怎樣的際遇


@AnnChung_柴寶貝

我小時候也被一個男同學打過,後來我告訴了他爸爸,而且我爸爸也說了他爸爸。

據說他爸爸把他打慘了,後來誰也沒敢打我,因為他爸爸勒令他保護我,我要是被打,他就死定了。


【這是讓很多人羨慕的一種境遇了,居然多了一個保護者!諾媽悄悄問下,長大後不知有沒有繼續擔任光榮的「護花使者」呢?或續寫一個更美好的故事呢……】


@雲淡風輕00o

不會打人的孩子就是不會打人,教不來的。

我在家演練了好多次教孩子被打時還手,可能我都是以遊戲的方式教他的緣故,在外面要是別人打他推他他都以為那是跟他玩,他還手就是走過去嘻嘻哈哈的比劃兩下輕輕拍下別人,如果被打疼了,就會站那裡哭。

孩子內心還是很單純和善良的,所以順其自然吧,各種性格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方式與人相處。

【孩子自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諾媽覺得作為父母,我們還是有必要告訴孩子遇到這樣情況會引發的後果,指點孩子可以適度還手,至於最後,看孩子的意願,不逼迫,順其自然,或許有更好的結局呢!】


@Brandi粉樂

第一時間沒有還手已經是退讓,給機會大人教育。

一味退讓只會讓孩子性格越來越懦弱,吃虧都不敢講。

@喂喲哎_

多引導孩子,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

我不是鼓勵孩子去打別人,但是不能總是被別的孩子欺負,長久下去對孩子身心發育都不好,況且這樣一再忍讓的性格步入社會了也會吃虧。

【在我們鼓勵孩子打回去的主張里,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讓孩子以暴制暴,會不會讓教育背道而馳,或以後孩子只懂得用暴力解決問題呢?諾媽覺得這兩位朋友的說法,給了我們安慰,孩子第一時間沒還手已經是退讓,如果我們不過分去強化孩子這樣的處事思維,我們的孩子一般也不會過分發展到哪裡去。


@手機用戶5483040283

我兒子在幼兒園也經常被小朋友欺負,經常是各種小傷回家,連我女兒都知道對他說:弟弟,人家第一次打你,你要原諒人家。

第二次打你,你要忍著。

如果第三次打你,你就重重的打回他。

可是我兒子卻說:姐姐,我不敢。

其實,每個人都是有天性的,不是人家教你,你就能接受。

有時候弱一點也不見得就一定是吃虧的,牙齒夠硬吧,但牙齒會腐爛。

我每天都會問兒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只要不是很過分,我會選擇包容,畢竟都是孩子,打打鬧鬧也是正常的,大人覺得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負,可孩子們第二天說不定已經忘記昨天打架了,又在一起玩的很開心了。

不過我會經常和老師微信私聊,讓她明白我是個懂道理而不好糊弄的家長。

【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鑑!】

(歡迎訂閱諾媽的頭條號:諾媽家有男寶,也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諾媽的籬笆小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正觀點:孩子被欺負,該鼓勵他還手嗎?

媽媽的糾結:孩子被打了,是不是該還回去?還有幾天,劉女士兩歲半的女兒莉莉就要上幼兒園了,可女兒「懦弱」的性格卻讓劉女士不放心,擔心女兒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劉女士說,她和老公一直教育女兒要謙...

孩子被打,這種情況下「可以還手」!

文/冬冬爸兒子冬冬讀幼兒園大班,有一天他被班上另一個小男孩打了,還掛了彩。起因是那個男孩來搶冬冬的玩具,冬冬不想給,就被打了。他媽媽心疼得不行,嘮叨著要去找那個孩子的家長。其實,打冬冬的這個孩子...

孩子被打,媽媽該如何引導?

兒子讀幼兒園,有一天他被班上另一個小男孩打了還掛了彩。起因是那個男孩來搶他的玩具,他不想給,就被打了!媽媽心疼得不行,嘮叨著要去找那個孩子的家長。其實,打兒子的這個孩子在幼兒園很霸道,經常把其他...

寶寶被同齡孩子欺負了,要鼓勵寶寶還手嗎?

現在誰家有了寶寶,不是當做寶貝一樣的寵著。在寶寶三歲前,一直被家人照顧,沒人欺負。可是寶寶到了三歲,需要去幼兒園,和很多同齡的小朋友在一起時,就難免寶寶不會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有了這種情況父母該...

寶貝,別人打你,你就要打回去是嘛?

最近幼兒園都開學啦,前幾天小編走幼兒園旁邊經過,那此起彼伏的哭聲頓時把小編嚇到了,估計是因為在爸爸媽媽身邊待久了,頭一次要離開感覺很不舍,許多寶寶一直在哭,當然爸爸媽媽只能狠下心腸送寶寶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