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暴力?所有家長都該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章來源:極客與數學(微信號:geeksx),綜合整理自網絡,感謝所有原作者的分享

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霸凌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其實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全國中小學校發生,被曝光的只是少數而已。

這個事件又扯出了一個老話題: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他打你,你為什麼不打他?教孩子打回去,是很多家長的首要觀點,但這個問題之所以讓萬千家長揪心,是因為它的可操作性差。

畢竟「打不打得過」還是個問題,還可能因為勢單力薄反抗力弱被打得更嚴重。

那怎麼辦?忍著就算了?其實也不太好,這樣可能會惹來貪婪的施暴者的再一次打擊,孩子也可能會因此變得懦弱起來。

事實上,童年時期被欺凌,是會影響一輩子的。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小時候被人長期欺凌的,抑鬱的機率是其他人的4.8倍,焦慮是其他人的4.3倍,自殺的機率是其他人的18.5倍!

很多被欺凌過的人都提到,被欺凌,會讓他們陷入自我否定,懷疑自己;更重要的是,不要以為只是被施暴者會受影響。

如果不及時干預,施暴者本身也可能會變本加厲,最後發展成暴力犯罪分子。

左也不行,右也不是,做家長的到底該怎麼辦?

1、孩子被欺凌,家長不該火上澆油

極客數學幫(微信號:geeksx)需要提醒各位的是,往往,在校園暴力的整個事件中,最正確、最無辜、最需要被安慰的孩子,卻在外面被人打,在家還要被父母數落,你讓他怎麼有自信下次打回去?

如果你決定教育孩子,別人打你,你就打他,就要同時做好兩種心理準備:

一是,你的孩子可能被打得更慘;

二是你的孩子可能變成愛打架、主動欺負別人的孩子。

比被欺凌更可怕的是,家長不理解、不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孩子。

反而孩子說自己被欺負了,他們常說的話就是:

「你不要去惹別人嘛」。

「你為什麼那麼沒用?他打你,你不會還手啊?」

「你自己肯定有問題,不然他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

這三句話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大的傷害。

不要讓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之後,回家還要再經歷一次家人的漠視、甚至是羞辱。

他們會非常無助和絕望。

遇到孩子被欺凌,家長該怎麼做?

你應該堅定地保護你的孩子!要知道很多校園霸凌事件,都是鬧到不可收拾的時候家長才知道,就是因為孩子不願意告訴家長。

所以,家長要在平時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因為父母一定會想辦法合理解決那些在孩子眼裡比天還大的事。

不管孩子遇到什麼事,我們做父母的,都應該站在他身後,陪他去對抗全世界。

溫馨提示:如需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的文章,記得微信關注「極客與數學」哦!

2、校園暴力問題的教育原則

首先,你要讓孩子明白,暴力並不是正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個觀念一定是優先的;

第二步才是告訴孩子,如果還手,也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是他先侵犯了你;

第三步是讓孩子知道,如果不還手,還有其它辦法可以避免自己受到傷害,比如尋求路人幫助、逃跑、告訴老師、家長、報警等。

當孩子被欺負,父母的支持一定要先於指導,甚至支持比指導更重要。

你要讓孩子信任你,願意告訴你他們真實的想法。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保護是無條件地支持與肯定: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我都站在你這一邊。

3、讓孩子保護好自己

家長要從小告訴孩子,如果有人欺負你,還手或者不還手都正確,你的原則是要保護好自己。

除了還手,其它選擇有:

1.立刻跑開,離開他的攻擊範圍,其實面對攻擊,跑得快也是本事。

與自己的安全相比,面子,錢財,輸贏都不重要;

2.大聲求救,你的嗓門大也可能嚇退他等;

3.打不過也跑不了時,要教給孩子記得保護自己的重要部位的知識,讓致命傷害降到最低,比如抱頭、蜷縮,不跑去角落、死胡同等不利的地方。

4.被打後,不要被施暴者的言語威脅所動,及時向家長、老師報告;如果問題非常嚴重,甚至可以撥打110向警察求助;受傷後記得及時就醫。

極客數學幫需要提醒各位的是,那些主張打回去的父母,本意也是希望孩子保護自己,卻忽略了一個問題,保護自己,情商與自信比暴力更有用。

4、保護孩子的自信,比打回去更重要

希望我們可以成為這樣的父母:既支持孩子打回去,同時能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不會打架的孩子。

打與不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保護好孩子的自信,支持他,維護他,不要讓他在外面受了欺負,回家還受責難。

極客數學幫(微信號:geeksx)需要提醒各位的是,當我們決定指導孩子面對攻擊,一定要提供給他們更多的選擇,讓孩子自己去判斷、領悟、成長。

最終,你的孩子要成為一個能屈能伸、自信勇敢的人,而不是糾結輸贏,認可拳頭是惟一真理的人。

5、如何避免孩子的暴力傾向?

作為校園暴力的主動方,問題其實也很嚴重。

孩子愛打人和生活環境脫不了干係,尤其是有過度體罰的家庭,這一點也希望家長注意,不要在家裡營造「武力解決問題」的環境。

遇上孩子打人,家長首先自己要保持冷靜的心態;理清孩子打人的理由;向孩子描述被打的孩子所受傷害,引起孩子的內疚感;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要向被打的孩子道歉。

(1)家長可以教孩子正確的與人溝通的方式,用語言來代替肢體解決問題。

(2)考慮到孩子有較強的模仿性,家長在生活中儘量不要給孩子看帶有暴力傾向的影視作品。

(3)孩子發生錯誤時家長儘量不要出現大聲訓斥以及動手的行為,因為孩子難免會出現犯錯,只有正確的引導才可以讓他以後不再犯錯,暴力行為只會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當孩子想要發泄這種情緒時就會出現打人行為。

(4)家長不要嬌慣孩子一直縱容孩子的不當行為。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打架很正常,當成小事,然而打人的這種行為從來都不是正確的,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家長要給孩子立下明確的規矩。

孩子現在打人家長不管,那以後要出去打了別人吃了虧,再想管教就來不及了,想要孩子以後好那就應該從現在教育起來。

6、三招教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1)不能「怕」字當頭

在遇到勒索、敲詐和毆打時不害怕,要敢於抗爭,要勇敢說「不」。

因為這些攔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齡,他們所實行的第一次攔截往往都是一種試探。

如果此時在心理上就被對方所壓倒,任其欺壓,那麼這樣的第一次妥協其實就縱容、鼓勵了攔截者,就會帶來更不良的後果。

因而,有效防範校園暴力的第一要訣就是「不怕」。

但是要注意避免激發對方暴力升級,導致眼前吃虧。

(2)要及時報告

勒索、敲詐經常是同暴力緊密聯繫的,我們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與之抗爭,但不意味著逞一時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因此要及時向學校、家長報告。

第一次遇到攔截後的表現是十分重要的。

無論對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氣吞聲,或是不想宣揚,會在無形中助長對方的氣焰,使得對方以為你軟弱可欺,往往會導致新的勒索、敲詐和毆打事件的發生。

(3)要搞好人際關係,慎重擇友,禮貌待人

要對孩子的交友進行教育,鼓勵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

一個有廣泛、良好人際關係的學生,不容易成為勒索、敲詐和毆打的對象。

對已經受到暴力侵害的學生要多安慰,但不應鼓動或煽動其找人來報復,以免引起更大的爭端。

並且要多禮貌待人,以免引起一些「玻璃心」的熊孩子的「報復心」。

最後,極客數學幫再幫各位家長梳理梳理:首先,在得知孩子被欺凌時,家長應該及時給予安慰,而不該火上澆油;其次,家長自己要明確校園暴力問題教育的原則;第三家長要教孩子如何保護好自己;第四,保護孩子的自信,比打回去更重要 ;第五,如何避免孩子產生暴力傾向;第六,三招教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最後還有一點,要想孩子把自己遇到的事情及時告訴你,家長還應該學會多與孩子良性溝通,如需了解「如何讓孩子對你無話不說」,可在微信關注「極客與數學(微信號:geeksx)後進行查閱。

關於校園暴力問題,極客數學幫就談到這裡了,希望各位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並未雨綢繆哦!

如需了解更多中小學學習方法、家庭教育內容,記得微信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geeksx」,訂閱極客與數學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不受欺負,不被霸凌?

「近年來,校園暴力欺凌事件頻發,且暴力行為逐漸呈現出低齡化、女性化趨勢,應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學生家長在文中稱,孩子長期遭到同班兩名同學的霸凌,11月24日更是被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