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的孩子做朋友?請不要忘記父母應有的權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矯枉過正似乎是我們很多人的通病,就在幾年前,我們經常看到的都還是那些由於父母打罵孩子或者管教過嚴造成悲劇的新聞。

由此也漸漸形成了一個思想,那就是父母要對和孩子叫朋友,要對他們平等相待,要給他們充分的選擇權等等,與此同時,還有無數或是搬運,或是杜撰的各種國外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充斥於網絡和報章。

於是這幾年,關於父母打罵孩子的新聞越來越少了,倒是各種熊孩子在公眾場合打罵父母的新聞越來越多。

就在上個周末,我們一家人帶著女兒吃飯,隔壁座位上做著一個大約7、8歲的小男孩,旁邊是他的母親。

那個孩子在大部分時間裡都只顧著低頭玩手機,飯菜上來後,也只有母親催促幾聲後後才會動動筷子吃上幾口。

之後某道才上來後 ,母親給孩子夾個幾筷子菜到他的碗裡,沒想到孩子忽然不樂意了,手機一丟,就把桌子上的盤子碟子全都掃到了地上,瞬間就吸引了全餐廳的注意。

正常情況下,我們都覺得這下子這位母親總該好好管教一下這個孩子了,沒想到她只是淡定的角來服務員,付了錢就離開了,根本沒有任何準備責罵的意思。

在他們離開前,我聽到那個母親低聲對孩子說:「別生氣了,這裡的菜不喜歡的話,我帶你去吃比薩吧?」

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是相對而非絕對

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想成為孩子心中的那個「好爸爸」,「好媽媽」,但是到底什麼才算是「好」?

在我加的一個父母微信群里,有一名母親的故事就很值得深思。

這名母親由於因為工作變動需要搬家,可是新家距離孩子現在的幼兒園有解決一個小時的車程,於是她就找孩子商量,「媽媽每天要上班,還要接送你去幼兒園,實在是時間來不及,我們換個幼兒園好嗎」?結果孩子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和現在班上的小朋友玩的很開心,不想離開。

在嘗試了各種方法說服未果的情況下,這名母親做出了搬家不換幼兒園的決定。

但是很快她就扛不住了。

那段時間,基本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她在刷屏抱怨:為了孩子不遲到,她每天5點半就得起床做早飯,然後在6點半前出門,一路堵著車把孩子送到學校。

之後再一路堵著車去上班,一周至少要遲到2次。

老闆都已經找她談了好幾次話了,而自己也是每天睡眠不足,前些天還差點出了車禍。

可是,這能怪孩子麼?在孩子心裡並沒有遠近的概念,他只是不願意和自己喜歡的朋友分開而已。

如果真要人為此負責,那也應該是那名心軟的母親。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她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為孩子安排好新家附近的幼兒園,同時,在孩子因為思念原先那些小朋友而傷心的時候,溫柔地陪伴他,做一個溫柔又負責任的媽媽。

但是她卻給了孩子與他們年齡不符的選擇權,看似是給了他們 「尊重」、「愛」和「自由」,但是結果就是讓大人跟著孩子一起遭罪。

正確使用你的權威身份,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現在熱衷於和孩子做朋友的家長越來越多,既與我們小時候得到父母的關注不足有關,也與這些年來輿論宣傳的導向有關。

於是在我們成為父母后,我們就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專橫的獨裁者」,變成一個過分強調平等、溫柔,有求必應的二十四孝好爸媽。

法國兒童教育專家馬克·雷諾研究指出幼兒教育的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其中之一是樹立家長的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

因為有時候,孩子並不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而教導他們分辨是非則是父母的責任。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權衡考慮生活各個方面,為家庭的發展做出正確的選擇,為孩子的未來做出合理的規劃,但是這些事情,孩子是很難理解的。

所以,我們可以去傾聽孩子的苦惱,允許他們合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某些事情上給予他們適當選擇的權利,但是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平等,事事和他們商量,聽從他們的意見。

在孩子18歲以前,我們就是權威、是他們的監護者。

我們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我們只強調尊重而疏於管教,只知道平等卻不給予責任,就會徹底的失去了教育他們的機會。

結果就是造就一個不尊重權威、沒規矩、沒教養、自私自利的人。

最終,你就只能看著你的孩子在未來遭受更大更多的打擊而無能為力。

記住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為孩子確立界線和規矩,在不傷害和羞辱孩子的前提下,完成對他們的教育,這才是對他們未來最大的負責。

請珍惜權威的有效期

當孩子成年之後,我們權威的有效期就過了,孩子已經不再是孩子,在他們心中我們失去了「權威」的身份,這是再想強行改變什麼,只會得到拒絕和無視。

在黃金時期內幫助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珍惜老天爺賜給我的這份甜蜜禮物,並希望我在將來不要面對嘆氣、搖頭與後悔!而那時,孩子會因我充分利用了「有效期限」而成長為人。

——龍應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孩子該管教的年紀,切記別和他做朋友

13歲女孩以自殺威脅父母,要44歲母親放棄腹中第二胎;14歲男孩睡懶覺被母親掀被子,一氣跳下12樓;15歲少女沉迷網絡直播,竟給主播打賞25萬元。這些熊孩子的表現誰之過?所謂養不教父之過,責任全...

別在孩子需要管教的時候,和他們做朋友

前兩天我去參加同學聚會,女同學A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來,見面後,大家起立和這對母子倆打招呼,但是孩子只顧著低頭玩手機遊戲,頭都懶得抬。飯菜上桌後,孩子嚷嚷著要吃肉,A夾完肉,又放了些青菜在孩子的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