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破壞力驚人?!不可盲目教育,正確的家庭教育,影響寶寶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爸爸給馨寶買了一個帶語言的兔子玩具,馨寶拿到玩具時,開心地手舞足蹈,對著玩具兔子大聲說話、跳舞、抱抱、親親。

沒過多久,她便把玩具甩在一邊了,短暫的注意力,對新玩具的新奇感維持不了太久,就會厭煩。

有一次,給她買了一個小手錶戴在手腕上,剛開始小傢伙特別興奮,不斷的戴上、去掉,反反覆復,最後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麼新奇玩法,乾脆跑到衛生間,隨手丟進馬桶里,父母也是忘了打撈出來,把馬桶下水管道「堵」了近半個月,孩子破壞力驚人?!

馨寶快2歲時,媽媽給他準備了一個多層的玩具收納架,小傢伙經常把玩具拿出來,不玩了扔一地;有時「偷」玩大人的手機;從袋子裡把自己的影集全部翻出來,一張張翻看,還對爸爸說,「這是誰呀?這是誰?這是馨馨!」;從超市買回來畫筆,全部打開畫在枕頭、沙發、床頭,自己腿上、臉上、胳膊上,後來延伸到父母身上,幾乎都成了塗鴉的地方。

曾有一個朋友發出來一張照片到朋友圈,調皮的兒子把自己的化妝品塗了一地,這一「傑作」讓寶媽到了崩潰的邊緣。

作為父母終於知道了,不要小看一個「破壞之王」的爆發力。

相關心理學家表示,商超市場裡鮮艷的玩具,並一定能讓孩子真正的喜歡上,而是一些孩子決定如何玩的東西。

一個廢品紙盒,在寶寶看來,它既可以裝東西,又可以當帽子戴上;家裡的柜子,既可以裝東西,又可以鑽進去「躺貓貓」。

不可盲目教育,正確的家庭教育,影響寶寶一生

這也是孩子在不斷嘗試一些新玩法的緣由。

孩子認為新奇的東西,他會想法弄出一些讓大人出乎意料的新玩法,通過自己的認知去認識新東西。

孩子這些「出格」的新玩法,往往考驗著父母的忍受力,肚子裡憋了一肚子火,面對這個不懂事的小淘氣,還要再忍回去。

父母要知道,孩子這些行為並不是故意而為之的,就因為他們懂得不多,才對很多事物充滿好奇和嘗試的行為。

父母不能阻止這種探索舉動,只好採取措施儘可能降低損失。

如把珍貴的東西收起來,容易讓孩子受傷的小件東西或物品做好防護措施,小件的放在孩子觸及不到的地方。

你也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拍照、錄像留念,有時候拍出來的東西,孩子成長太快,每一段時光都將成為過去和絕版的成長點滴,若干年後你或孩子看到這些回放,會成為一個難能可貴的回憶,孩子也是純粹的「演員」。

父母可以觀察寶寶行動意圖,了解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有意提供給他。

孩子之間大體相仿(雖然個體上有一些不同之處)。

飢餓時哭鬧,高興了大笑;遇到愛吃的東西伸手去要,見到感興趣的東西就想玩上一把。

可是,到了後來有的怕狗、貓,有的敢騎馬或上牆;有的身體強健,有的身體羸弱;有的具有堅強的意志,有的個性懦弱;有的具有豐富的知識,有的知之甚少;有的自私冷漠,有的顧全大局;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個性活潑;有的充滿積極的正能量,有的成為了社會渣子。

究其根源,逃離不開先天稟賦的好壞和後天教育、環境的優劣。

孩子從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生來膽小謹慎,也可能通過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克服這些膽怯的心理;即使出生沒有強壯的身體,長大後也會健康發展。

如果孩子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小孩時期不怕動物,長大了可能會變得膽小怕事;本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也會越長越瘦弱。

一個孩子是否有豐富的知識,良好的思想發展,養成良好的習慣,家庭教育起決定性的作用。

家長若不知道兒童心理而盲目教育,結果,必定一個失敗家庭教育的版本。

有一個4歲的小男孩,隨父母在野外玩耍,獨自玩時看到一個樹枝上掛了一個蜂巢,好多蜜蜂忙碌地飛來飛去,他出於好奇,拿起一個棍棒在蜂巢上敲打,這一敲倒好,被蜜蜂追著蜇,他受到了驚嚇,一邊哭一邊跑向父母。

馨寶一歲多時,看到路邊鮮艷綻放的花朵,徑直走過去,父母剛要上去阻止,可惜,花朵已經被馨寶一把拽了下來,拿到鼻子上聞聞花香,撥弄著花瓣,孩子就是這樣,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想要通過摸摸它、聞聞它去了解。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這樣,你有沒有想過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你會選擇怎樣對待孩子的好奇心理呢?有時候,你帶孩子出去玩,他會突然發問,「這是什麼呀?」「那是什麼呀?」「這個是從哪裡來的?」「那個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這樣?」……孩子不懂的事物,就會向父母求教。

著名的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曾說過,「好奇者,知識之門。

」孩子有好奇的心理,有不斷的探索精神,就會了解更多知識。

如果孩子沒有好奇的心理,他就會與更多的外界事物進行接觸,也失去了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的機會。

比如,寶寶不知道熱會燙到自己,就會在父母把熱騰騰的飯菜端上菜桌,無知地伸手去抓而被燙(傷)到。

假如你不讓他接觸冰塊,寶寶永遠不知道它是冰涼的,體驗配上解說往往比單純的解說更能讓寶寶印象深刻。

平時,馨媽是怎麼做的呢?比如端了一碗熱飯放在桌子,我首先告訴馨寶,這個是熱飯,不能摸,拉著她的小手,輕輕碰一下碗的邊緣,她會馬上把手縮回來,並說「燒!」,於是,她就不去碰這些東西了,大人就可以放心端其他飯菜了。

給她嘗嘗雪糕、辣椒,即使惹得她哭起來,讓她體驗到什麼不能吃。

可馨育兒說:自信和成功相互影響,父母需重視

總之,擁有好奇心的孩子,對外界世界充滿著巨大的主觀能動性。

切不可對孩子不問清楚緣由就是一頓訓斥、打擊,這樣會嚴重挫傷孩子認識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孩子平時比較喜歡並想參與活動,他會對成功的成就感表現出沉醉之意,父母可以結合孩子這種好奇心理,多鼓勵並讓孩子嘗試各種事物,以此來培養他的自信心。

而自信心是決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之間可以相互影響和作用,成正比的相互增強。

可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父母應該引起重視。

孩子也是察言觀色的高手,他們會觀察父母及大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

所以,家長如果能耐心觀察和解讀孩子舉動背後的意圖,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協助,有利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否則,將會引起不良後果。

總之,一句話:父母要對孩子的行為給予理解和關注,做出積極的合理的反應,對孩子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

你對孩子出格的行為有什麼看法?你是教育孩子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

喜歡我們的內容,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

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