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缺席爸爸:我想和爸爸一起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語有云:「養不教,父之過」,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缺乏「父親的教育」。
在兒童的早期教育當中,「父親的教育」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時兼具了父愛和母愛兩方面的內容。
如果從小就缺少了「如山」般的教育,會在孩子的性格中造成一定的缺陷。
在原始社會中,爸爸會帶孩子出門打獵,孩子就被爸爸帶著去探索世界。
而現在卻完全不是這樣,爸爸沒能成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關係中成為一個「影子式」的爸爸。
無論在情感、陪伴、尊重、親密還是在問題解決方面,父親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一些做父親的往往忽視甚至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嚴重不足。
脆弱、膽小、多愁善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這些「陰性性格」需要父親去調教。
父親應「親臨」教育第一線,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
一、孩子的成長需要父親高質量的陪伴
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在一次父親節的全國講話中,談及他自身缺少父愛而感受到的遺憾,他說「雖然我和我妹妹能足夠幸運地在一位優秀的母親和祖父母的養育下成長,我仍然感到這是一種缺憾。
我常常想假如他沒有離開的話,我的生活會有怎樣的不同啊。
」
有位育兒專家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用詞嚴重一點兒說,父教缺失是孩子心理成長中的災難」。
可見,父教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親高質量的陪伴。
什麼叫做高質量的陪伴?不是邊看電視邊與孩子聊天,不是邊看手機邊陪孩子玩,而是全心全意地陪伴。
父親們應當重視陪伴孩子的質量,而不是陪伴的時間數。
二、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需要父親的投入
父親在親子教育中的投入有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
心理學家麥克·閔尼曾做過試驗,每天與父親接觸不少於2個小時的孩子,和那些一個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個小時的孩子比,他們的人際關係更融洽,能從事的活動風格更開放,並具有進取精神或者冒險性。
一般來講,父親通常具有自信、堅強、果斷、敢擔當等個性品質,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父親這個詞意味著責任與秩序,在父親與孩子的接觸中,父親會有意無意地向孩子傳授或滲透社會責任、秩序、規範與準則等,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三、孩子良好性別角色的形成需要父教
父親參與親子教育,對孩子形成良好的性別角色非常重要。
對男孩而言,父親是男性的典範,男孩可以從父親身上學習怎樣成為男子漢。
對女孩來說,從父親的言傳身教中,女孩可以理解到男性的生活方式,從父親與母親如何相處上學習該如何與異性相處。
有教育專家發現,女孩男性化,男孩中性化,這些都和爸爸的缺失很有關係。
父教的重要作用,當然絕不僅僅是簡單幾點便能概括的。
但父親這個角色,卻是每個職場男性都應當重視的角色。
願天下的父親們都能做好這項天底下永遠最有價值的工作——父親!
作為孩子,或者作為媽媽,或者作為爸爸,你是否也有過缺席爸爸的體驗?這樣的經歷對你或者對你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影子爸爸,父教缺失問題在中國有多嚴重?
中國青年報最近發表文章,稱父教缺失,孩子很難培養出勇敢堅定的品質和性格,有關教育專家對當前中國家庭中「影子爸爸」多的現象表示擔憂。按照哈佛大學的研究,人生下來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親密性,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