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看日本的大人們是如何教訓孩子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中國有一個熱門的話題——熊孩子。

熊孩子所到之處,遍地狼藉。

幾乎人人都能發表一籮筐的受害經歷。

更可怕的是,熊孩子不僅僅是在家裡造反,公共場合也少不了他們的蹤跡。

每當有人試圖要幫熊孩子的父母管教他們一番,就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語出現:「他還是個孩子啊!」 換言之,就是不要多管閒事。

  日本有沒有鬧人的孩子,有,但是比較少見。

這跟家長注重家庭教育,禮儀教育,孩子能耳濡目染地在一個禮儀社會裡長大,有著不可脫離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人認為,兒童的禮儀教育是一個社會裡所有大人的責任,而不僅是孩子的兩位家長。

  日本某雜誌曾經對422名男性女性讀者進行過一項問卷調查:在別人家孩子違反禮儀規矩的時候,其他大人應該批評糾正嗎?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6.5%的人認為 「應該批評糾正」。

回答真正批評過別人家孩子的人,比例為72.3%。

這兩個數字已經顯示,為人父母的大人認為其他人可以合理地教訓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在看到不合適的行為時也會提醒或者批評別人家的孩子。

只要達成了這個 「共識」,在管教孩子方面的糾紛就會大大減少。

  「傳達社會規則,教導養育孩子,不僅僅孩子的親生父母肩上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大人的責任。

」 這是日本社會傳統的看法,其出發點是把社會中所有的孩子都當做是這個社會的接班人來看待。

糟糕的後人就會將社會改造成糟糕的樣子。

可以說,一個社會要如何保持它現在良好的狀態,很大程度上也和怎樣的下一代人將接手這個社會相關。

因此,希望日本社會將來仍舊是一個為人稱讚的良好環境,那麼下一代就應該是優秀的。

  當然,「教訓」 熊孩子並不是指可以任意拳打腳踢,惡言相向。

比如,在公園裡見到小孩爬樹,不是直接拽下來,對他大吼 「這麼危險,小心摔死你個兔崽子!」,謾罵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

相反,應當陳述清楚利害關係,對其說 「爬樹很危險,快下來!」 大人固有的威嚴,加上能夠讓孩子明白這是為他著想的言辭,就能夠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是家庭利益教育的 「細緻化」。

一個孩子從小到大要學習的禮貌數不勝數,有的也許是言傳,有的是身教。

僅僅是拿雨傘這件小事,也會有許多條條框框:不能打橫拿著雨傘走路;拿著雨傘的時候不能一邊甩一邊走路;上電車或者公交車前要把雨傘折好。

這些細節都是在避免給他人造成麻煩或傷害他人。

在飯桌上的禮貌:在餐廳吃飯不可以任意到處走,給別桌的客人添麻煩,不可以大聲吵鬧;在朋友家吃飯,必須要用 「公用筷子」 把菜夾到自己碗裡,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筷子夾;儘量把自己碗裡的食物都吃乾淨,不拿超過自己食量的食物。

看起來是非常小的事情,每個人都做到了就不會導致他人因此受傷,因此是非常基礎卻又重要的禮儀行為。

  孩子的禮儀也體現了一個家庭的質量。

日本社會有這樣的說法,有禮貌的父母,就會有懂禮貌的孩子。

相反,看到孩子也就知道父母是怎樣的人。

這一點,會讓父母注重禮儀教育。

家長不會以 「他還是個孩子」 就放鬆在禮儀方面的要求。

相反,正因為還是孩子,才要認真地遵守規矩和禮貌,否則長大了自然會在社會上只會吃更多的虧,也會有人替自己更狠地教訓他們。

  曾經不止一次在電車上看到年輕女性帶著尚在襁褓的嬰兒,一旦嬰兒啼哭而哄不住,她就會在下一站帶著孩子下車,等到哄好了再上下一趟車。

不論時候剛出生不久,還是已經四、五歲的小朋友,媽媽都是一樣的做法。

不哭了再上車——如果因此錯過了電影,那就是不懂禮貌的懲罰。

長此以往,孩子們也就規矩了。

  沒有天生的乖小孩,也沒有天生的熊孩子。

父母的慣縱會讓小朋友有恃無恐,在惹是生非的時候不加以制止就等於認同他們的胡鬧。

如果要 「撲滅」 熊孩子現象,恐怕首先得實現社會的 「認同」:禮儀教育非常有必要,且禮儀教育的重擔不是僅限於家長,更是社會中所有人的共同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