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寶寶入園後「一月一病」?這4件事現在準備還來得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丨粒粒媽媽

最近,有位寶媽在後台私信粒粒說:準備要送寶寶入園了,但很多人都說寶寶入園後,特別容易出現「一月一病」的情況,怎麼辦好呢?

確實,由於幼兒園的環境及小朋友間的接觸,交叉感染是很難避免、也是我們很難控制的因素。

但作為過來人,粒粒表示:作為家長,起碼還有4件事,是在我們可以調整控制範圍內的!如果大家現在起就開始著手、認真準備,還是能幫助寶寶降低入園後「一月一病」的機率的!

一、為什麼寶寶入園後會「一月一病」?

實際上除了交叉感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造成寶寶入園後「一月一病」的罪魁禍首——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應。

在入園前,寶寶2-3年的時間裡,吃喝玩樂基本都在家裡;到了3歲忽然就變成:必須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吃飯、睡午覺、跟陌生的一群人長時間相處。

這種變化對寶寶來說有多麼巨大,可想而知。

換個角度想想,突然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哪怕大人都會緊張,何況孩子呢?焦慮的情緒、緊繃的神經、再加上飲食作息上的不適應,寶寶自然容易抵抗力下降。

二、現在開始準備4件事,幫助寶寶減少「一月一病」!

01培養寶寶自己吃飯:

從現在起,別再追著寶寶餵飯了!讓ta坐在餐桌旁、自己吃飯!千萬想著:幼兒園老師也會餵飯,所以到幼兒園在培養也不遲。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你的寶寶可能會面臨的現實是:老師肯定會表揚那些自己吃飯、自己吃得快的孩子;

而你的孩子卻可能因為不會吃飯而不開心,更加影響食慾和情緒,日積月累,肯定會對抵抗力有影響。

實際上,調整寶寶的飲食時間和結構,是越早越好。

粒粒當時提前半年就開始準備了,讓寶寶的飲食習慣儘量接近幼兒園的安排——

比如,幼兒園的午餐大概是11:30-12:00,晚飯大概是4:30-5:00,食物種類也儘量跟幼兒園類似。

這樣,寶寶的腸胃就不用到了幼兒園,才因為突然的不適應而出現消化吸收問題。

02讓寶寶學會自己喝水:

粒粒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已經3、4歲了,喝水還是家長給舉著杯子。

然而,到了幼兒園是沒人幫忙的,孩子可能會因此而喝很少水,對身體不好。

所以說,儘快鍛鍊孩子自己拿著水杯喝水非常必要。

03幫助寶寶學會自己小便:

入園前,要幫助孩子學會自己控制小便,小便時最好能自己完成,而不是讓家長幫忙脫、穿褲子。

雖然說沒有掌握這些,老師也會幫忙,但寶寶很容易出現尿褲子的情況,那麼多孩子,老師也未必能留意到。

如果寶寶不敢說,就可能穿一天的濕褲子,容易受涼感冒。

04培養合適的大便時間:

培養孩子的大便時間時,需要根據他的具體情況而定。

比如,不少孩子出於害羞、害怕、不會擦屁股,又或者沒人提醒就會忘記等原因,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不妨漸漸把他們的大便習慣培養到早上或晚上。

因為如果他平時的習慣是中午,那麼他可能會憋到晚上回家再排,但這很容易造成大便乾燥和便秘。

更多有趣、有用、有溫度的育兒知識,歡迎搜索關注暖萌的寶媽:波殼粒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貝要上幼兒園啦,你做好入園準備了嗎?

大多數孩子滿三歲時,爸爸媽媽就會考慮讓寶貝去讀幼兒園了,除了提前選擇好合適的幼兒園之外,入園準備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一般幼兒園都是提前報名,在正式開學之前還會等待很長時間,這期間是做好入園準備的...

孩子去幼兒園前,媽媽你先做好這5件事!

每年9月,都有新的小朋友進入幼兒園。現在對於即將入園的小朋友來說,差不多只有兩個月時間了。媽媽們也開始擔心,我的孩子怎樣適應幼兒園,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上幼兒園需要做什麼準備之類的。但是今天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