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孩子,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每個家長都應該謹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打罵孩子要不得

也許有一天,在吃一頓午餐時,孩子看到餐桌上沒有自己喜歡的飯菜,然後大哭大鬧,吵著非得要吃一盤最喜歡的菜。

而此時,冰箱裡沒有存貨,正好你要趕著吃完飯去上班,你很焦急,你心情壞透了,忍不住就罵開了。





也許有一次,大家圍著桌子準備吃飯時,你的孩子還在玩他的玩具,你反覆叫了數次,結果孩子裝作沒聽到一樣,答應一聲繼續低頭玩,然後你又著急在準備最後一個菜,手忙腳亂之時,你的心情開始變壞,於是快跑到小孩面前,打了他一把。





也許有一次上學,正好你趕著上班,好不容易哄著孩子背上書包,剛邁出大門時,孩子哭鬧著說今天他不想去上學了,你眼看著還有二十分鐘就來不及上班了,你的心情頓時欲哭無淚,想崩潰,想找人發泄一通,正好,孩子死活不去上學,於是,你的怒火,被孩子這壺油,轟的一下給點著了。

啪啪啪,你恨不得一掌把孩子打到學校去。





也許有更多的也許。





日常生活中,往往很多情況下,作為家長的我們,可能真的是忍無可忍,心中的怒火已經上升到了極點,於是直接動手打了或者破口罵了我們的小孩。

莫要動不動就打罵

以上種種情況,都是我們在心情極度不好的時候做出的衝動決策,你剛打完,你的心中一定馬上就後悔了,心疼了。

常言道,打在孩子身上,疼在爸媽心窩裡啊。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父母打罵教育孩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觀念

常言道:「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進程,家庭教育的觀念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民族每一代人。

儘管如此,但是,並非所有的傳統思想都是對的,任何阻礙人類進步的思想,都應該成為我們擯棄的對象。

在封建家長制度下,「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觀念影響非常深遠。

比如,三綱五常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

作為家長,當然要給孩子做出表率,這沒錯,但是作為孩子,就必須要絕對服從父母,完全將孩子處於一個從屬地位,完全的不平等,那麼,孩子的自尊何在。

棍棒相加不得法

  • 家長自我的情緒管控不到位

現代社會當中,絕大多數家長都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各方面知識都比較豐富,也深深理解「自由」、「平等」的思想。

但是,在為人處世方面,不得不說是普遍缺乏的,你看看學校教育有多重視專業知識、數理化的教育就知道了。

如果缺乏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方面的教育,家長們的心理就不夠成熟。

當你以一種不成熟的心智去對待你的孩子時,你將有意無意的傷害到你的孩子。

一旦碰上點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處於緊急狀況時,你就會做出一些非理智的決策,脾氣瞬間爆燃,於是產生打罵孩子的失態行為。

良好的關係

  • 模仿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

有不少家長由於從小受到上一輩的打罵式管教的影響,自己當家長後,也沒有接受管教孩子的一些方法的教育培訓,因此,就會拿來主義,稍微碰到不順心的事、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就開始大棒相加,以為打罵幾句就萬事大吉了。

中國有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俗語真的不對,為什麼呢?

任何靠暴力教育出來的孩子,完全有可能會以一種暴力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這樣的教育方式,一不小心,將來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最近,網上有個新聞,說一名正在等待老婆生產的男子在醫院女廁偷窺。

這樣的情況,正是小時候家庭教育不到位的結果。

同樣的道理,打罵教育小孩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家長朋友們,無論你是否處於教育孩子的好心,你都不應該動手打小孩,當然也不要罵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孩子60招: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

相信進來閱讀的你,一定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苦惱吧,在這裡恭喜您,你來對地方了,從今天起,我們每天都會出一期有關孩子教育方法的文章,教您如何不打不罵教出好孩子,相信一個月之後,您的孩子就會成為你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