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專家:兒童不能這麼逗 小心影響孩子生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不能這麼「逗」

「你是爸媽撿來的」「你爸媽不要你了」「你媽媽回不來了」……這些話,您在帶孩子出門的時候,遭遇過嗎?您是否也曾這樣去「逗」身邊的小孩?幼兒教育專家李躍兒表示,兒童不能逗,所有的「逗」都是惡逗。

這看似平常的話,卻有可能無意識地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案例1

「他說話的語氣,乃至於笑的表情,我覺得特別噁心」

菲菲是個笑容甜美的女孩,在大學裡也交了很多好朋友,在朋友們的眼裡,她是一個特別討長輩喜歡的乖乖女。

但她的心裡有著不為人知的「小陰暗」,「其實,我特別不喜歡跟大人相處,因為我覺得他們有時候的言語讓人噁心。

菲菲的這種認知來自小時候的經歷。

她爸爸的一個朋友每次見到她都用讓她不舒服的語氣稱呼她「美女」,甚至還不斷給她預言。

「說我以後不到16歲就會跟人跑了。

在我們當地,這麼說,意思就是說我很早就會跟人私奔」。

雖然菲菲心裡十分不喜歡那位叔叔的言語,可是對方是大人,她也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反感,她感覺無奈又惶恐,「明明我學習很好,憑什麼那麼說我。

他說話的語氣,乃至於笑的表情,我覺得特別噁心。

雖然成年後,菲菲已經不像小時候那樣討厭那位叔叔,甚至有一點感激,「可能他這些話對我來說是刺激我更努力去學習,以便證明:我才不是16歲就跟人跑了的人呢。

」但這些話對她的影響已經很深了:不僅不喜歡和其他長輩打交道,就是平時在家,也都習慣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我會下意識地避開他們,有時候就勉強笑笑不說話。

案例 2

「啥都記不得,就記得這麼一個人,簡直是童年噩夢」

「遠遠看到她就哭,那個年紀的事兒啥都記不得,就記得這麼一個人,簡直是童年噩夢。

」小麥說,小時候有個鄰居阿姨,每次見到她都會嚴肅地說:「你是撿來的,你媽不要你了,要把你送走。

」後來,當碰到阿姨和媽媽閒聊時,小麥心裡默默祈禱著,「時間快點過去,阿姨不要調轉話題來跟我說話。

有類似經歷的小青,記憶中最難過的則是小時候被媽媽的好幾個同事描述自己是撿來的時候,「心裡特別難過,大哭,但是我越哭,他們越開心,現在想想真的是氣死我了。

而這個「你是撿來的」的玩笑已經是幾代人共同的回憶。

范佩芬是中國蒙台梭利專家協會(CMEA)副會長,她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也曾被這麼「逗」過。

當時全家一起去驗血型,結果是爸媽、哥哥都是A型,唯獨她一人是O型,當時,哥哥一臉正經地告訴她,「你不是爸媽親生的孩子,是從垃圾破皮箱撿回來的。

」范哥哥還詳細描繪了當時的情景,童年的范佩芬確信無疑。

從此後,當家人對她比較嚴厲、不夠關心時,范佩芬心裡隱藏著的想法便冒出來:「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是親生的?」這一心結一直困擾著范佩芬,直到她讀幼師教育上生理學時才發現,同血型的組合可以產生不同血型,所以自己不同於爸媽血型也是正常的。

這時候范佩芬心裡才釋懷,但她對「逗」孩子這種行為也有了深刻的反思,「對孩子內心的歸屬性、親情性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有時候這種傷害無法彌補。

案例3

「今年我快六十了,但依然記得當時委屈的心情」

與范佩芬的童年經歷相似,芭學園園長李躍兒也曾經被父母開玩笑說她是撿回來的。

「大概是我四歲多的時候吧,我聽到後就坐著小板凳哭了好久。

李躍兒說,在小區里她經常會看到有些大人「逗」孩子,作為旁觀者她心裡挺難受的。

有一次,她看到一個媽媽在小區裡面抱著一個剛會說話的孩子。

孩子爸爸在旁邊,「你別跟媽媽了,你就跟爸爸吧,媽媽不好,媽媽壞。

」那個小孩只會說「打,打。

」而媽媽雖然抱著孩子,但也笑著沒有干涉,而孩子爸爸還繼續逗孩子,「哎,你還打我,我就更要抱走你,不讓你跟媽媽」……

這場親子互動以孩子大哭起來結束。

李躍兒特別感慨,「那個爸爸肯定特別愛孩子,他看孩子的眼神都是充滿愛的,但這種逗,其實對孩子傷害挺大的。

」李躍兒說起自己3歲時的記憶。

當時她站在床上,父母兩人站在桌子旁,一起捂著半隻西瓜逗她:「不給你吃,就不給你吃。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年近六十的李躍兒笑著說,「當天他們倆肯定挺開心的,所以來逗逗我。

但是我一點也不開心,心裡特別難受。

這種難受的感覺一直到現在都忘不了。

」李躍兒說,從小到大,這樣碎片的記憶還很多,「快樂都滲透到靈魂當中了,痛苦都被浮現在記憶中。

」李躍兒格外強調,「與其他人逗孩子相比,父母逗孩子其實對孩子也有很大的心理傷害,但很多父母卻沒有意識到。

建議

成年人要把孩子看作獨立的人去尊重

范佩芬還提到一種情況,就是家長、大人對調皮孩子的無奈嚇唬,其實也是一種逗,「比如小孩去戶外玩到不亦樂乎,不願意回家,大人一著急可能跟小孩說『你不走就不要你了』,這也是一種不好的逗孩子行為。

」因為這個時候,聽到這種威脅後,小孩子雖然會急沖沖地跑回來,但心裡會普遍比較焦慮,對孩子心理健康不利。

范佩芬建議,這個時候大人要儘量和兒童做好協議,商量好可以玩多長時間,而不能嚇唬。

至於大人逗孩子的心理,范佩芬認為最不好的一種就是大人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將孩子的焦慮,或者是孩子跟大人爭辯的動作、話語(比如「我不是你的小孩,我就是媽媽的小孩」)當作一種樂趣。

「逗弄小孩,其實是成年人對待孩子的理念,把孩子看作『玩意』,小東西,而沒有把孩子看作獨立的人。

大人一定要尊重兒童,我們和兒童的關係應該是朋友。

不管出發點有多好,所有的逗都是「惡逗」

在逗孩子這個問題上,李躍兒的觀點更加「激進」,她認為逗孩子不是一個需要大人把握「度」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能逗。

「逗弄,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其惡劣的、對其他生命不尊重的一種行為。

只要是逗,就都是『惡逗』,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都是拿孩子的痛苦來愉悅自己」。

李躍兒說,孩子無限信任這個世界,信任他身邊的成人,成人說的事情兒童都會去信,而不會對成人的言語進行評估和判斷。

「他們沒這個能力,也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他們是無條件地信任這個世界,你說的什麼事情他都會去信。

所以我們不能以開玩笑的方式去說不該說的話,不能去惡意或善意地逗弄他們,這樣地不尊重他們。

李躍兒也理解很多成年人逗孩子,其實是要表達愛和喜歡的情感,但是這種情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傳遞,比如和小孩平等地玩。

「跟他們聊天,給他們讀繪本,一起搭積木,一起過家家……也可以講笑話給他們聽,這都是陪伴。

」但是對小孩開玩笑和「逗」會對小孩造成很大傷害,即使出發點只是想拉近和兒童的距離。

李躍兒也給出了一個簡單的區分原則:凡是能讓孩子愉悅的行為都是好的陪伴,但凡是為了愉悅大人而做的行為都是「惡逗」。

「比如,父母的好朋友逗孩子,假裝要帶孩子去自己家玩,或者故意假裝要在孩子家吃飯、留宿等,這些行為都是不當的。

雖然認為逗孩子本身就是不對的,但李躍兒同時反對家長過於生硬地對待其他逗孩子的成人,因為這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示範作用。

「孩子也會跟你學這種冷硬的處理問題方式,那麼孩子長大後可能也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社會交往能力就會很差。

」李躍兒建議,遇到有鄰居、親朋要「逗」小孩時,父母一定要上去為兒童擋住這一看似無心的玩笑。

當被「逗」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沒有造成什麼明顯影響時,儘量別再提及,並且和「逗」小孩的成人說明情況,孩子四五歲之後或者造成影響時,需要及時和小孩說明情況,「剛才那是爺爺叔叔逗你的,跟你開玩笑的,以後媽媽會讓他們不要跟你開這種玩笑。

(原標題:幼兒教育專家:兒童不能逗 所有的「逗」都是惡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寧願你不喜歡我的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她

有了寶寶之後,不管是親戚朋友也好,鄰居也罷,看見寶寶總喜歡逗幾句。但是,大人之間開玩笑尚且有個度,很多人逗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把握不住分寸,常常傷害了孩子還不自知。最「經典」莫過於這些:「你爸媽不...

沒有任何人,比你的孩子更重要

作者:錢志亮逗孩子,是很多大人和孩子交流中已經習慣的一部分,大人之間開玩笑,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逗孩子的玩笑卻常常不知分寸,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你可以不喜歡我的孩子,但請不要這樣逗孩子!

逗孩子,是很多大人和孩子交流中已經習慣的一部分,親朋好友,鄰里鄰居喜歡逗孩子,甚至我們做父母的也一樣。大人之間開玩笑,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逗孩子的玩笑卻常常不知分寸,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我寧願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孩子

逗孩子,是很多大人和孩子交流中已經習慣的一部分,親朋好友,鄰里鄰居喜歡逗孩子,甚至我們做父母的也一樣。大人之間開玩笑,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逗孩子的玩笑卻常常不知分寸,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我寧願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孩子

逗孩子,是很多大人和孩子交流中已經習慣的一部分,親朋好友,鄰里鄰居喜歡逗孩子,甚至我們做父母的也一樣。大人之間開玩笑,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逗孩子的玩笑卻常常不知分寸,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我寧願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孩子

本文由錢志亮工作室授權轉載逗孩子,是很多大人和孩子交流中已經習慣的一部分,親朋好友,鄰里鄰居喜歡逗孩子,甚至我們做父母的也一樣。大人之間開玩笑,講究一個度,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逗孩子的玩笑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