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解讀:為什麼小孩兒喜歡模仿大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文末有柚子姐姐福利哦!記得看到最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古怪的想法和行為,讓大人們無法理解,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不信,您看看下面這些例子:
場景一
壯壯兩歲每次在家總不愛穿自己的鞋子,不是穿媽媽的,就是穿哥哥、爸爸的,而且穿著大人的鞋子,走起路來感覺很神奇。
場景二
鬧鬧1歲2個月,媽媽說鬧鬧七、八個月大時開始看見爸爸在家吸菸,平時沒事也愛拿爸爸的煙抽著玩。
場景三
儀儀1歲半愛在家拿媽媽的化妝品給自己臉上塗,還不時照鏡子。
場景四
龍龍三歲喜歡學著爸爸的樣子刮鬍子。
我們家小妞,今年五歲的可可總愛模仿我的一言一行,還學得有模有樣的,我一度擔心她會不會早熟。
直到我去幼兒園接她,跟其他家長們交流時才發現,原來寶寶們平時都有模仿大人行為、語言的習慣,看來模仿能力是寶寶與生俱來的。
那小孩為什麼愛模仿大人呢?兒童的心理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來看:
首先,喜歡模仿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其實就是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
一般孩子模仿成人的年齡在2歲左右。
比如,女孩子看到媽媽穿高跟鞋也想試著穿,而男孩喜歡和爸爸一起開汽車、踢足球。
金寶貝西安早教中心一名外教老師說,他非常肯定孩子的模仿行為,因為模仿是孩子學習技能、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而孩子模仿成人行為沒有對與錯,主要在於大人的行為存在對與錯,並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引導。
外教老師介紹說,有一本在加拿大獲獎無數的繪本,名字叫做《Big or Little?》,中文名是《大小孩托比》,正是對學齡前兒童獨特心理的解讀,帶孩子認識慢慢長大的自己,而該繪本也成為了加拿大學齡前兒童的必讀繪本。
這本書道出了「孩子長大是什麼」的秘密,每一個小孩子,都有長大的野心。
那麼孩子長大是什麼呢?
是嘗試獨立
是學會分享
是開始讀書認字
是學著分擔生活
第二,孩子們模仿的都是讓他感覺到刺激的事情。
對孩子來說,他們認為最刺激的事也是最願模仿的事,比如,學電視中的壞人,叼煙、打、殺、踢、斗、戴墨鏡,這時父母就要正確引導,使其模仿健康的東西。
如模仿醫生看病,像模像樣地給布娃娃聽診、開藥;還會用小推車推著娃娃去公園玩;或模仿擺家家,做家務活。
這種創造性模仿可增加他們生活知識,學會生存。
《Big or Little?》中的小托比就一直在模仿大人的一些好習慣,嘗試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試著往麥片里倒牛奶,身高不夠就爬到凳子上倒。
小托比還主動幫大人開門
向大人有禮貌地打招呼
把書自覺地還進圖書館
那麼孩子們為什麼喜歡模仿這種讓他感覺刺激的事情呢?來自北京的家庭教育專家、華商家庭教育名師團成員馬立科老師解釋,孩子之所以愛模仿最感刺激的事,主要是在大腦情緒記憶系統,比如額葉與邊緣系統就會存儲下來,相當於體驗的都是良好的感覺,這種良好的感覺,就像我們大人所感受的成就感、意義感、被認可感一樣。
孩子帶著這種興奮感、舒服感,指引著大腦不斷重複,表現的就是強烈的模仿。
第三,愛模仿的孩子,長大會更聰明嗎?
有人認為,愛模仿的孩子,長大會更聰明。
其實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孩子是一個天生的模仿者,如果他去模仿不好的事情,也不見得會聰慧。
所以家長更應看重成人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告訴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能效仿,陪著孩子慢慢長大,因為當個大小孩並不是那麼容易。
《Big or Little?》中的小托比雖然一直在努力做個小大人,但是偶爾會迷失,也不小心會闖禍。
他努力試著把牛奶倒進麥片里,卻還是灑了一地。
在夜裡他還是偶爾會尿床
跟著媽媽逛超市,他還是會走丟
那麼,當孩子闖禍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家長應該了解、體諒孩子想要把事情完成好的心情,然而畢竟孩子還是孩子,他們的身體各部位還沒有發育完全,身體控制能力差,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完全的愛,包容他們,讓孩子們安心成長。
我們在孩子面前表現的是愛的行動和語言,他們模仿出來的也是愛的回應。
第四,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孩子去掉不好的模仿行為呢?
父母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做不好的行為,比如吵架、抽菸等等。
如果不希望孩子去模仿成年人的某些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把那些事情搞得很神秘,開誠布公地讓孩子去了解怎麼回事,好奇心沒了,自然注意力也就會轉移到其他方面。
同時,父母主動做一些好行為,去引導孩子。
比如,大人在打掃衛生時,也給小孩一個抹布,讓她們嘗試抹桌子。
還有學習收納玩具,讓寶寶參與到收集不玩的玩具中,有意模仿大人好的行為,幫孩子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的寶貝,其實就是我們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一舉一動就是我們的真實影子,所以當寶貝表現出令你不滿意的行為時,不要著急批評孩子,而是要反省自己,從自身找原因。
我們要理解兒童的世界,慢慢進入他們的小世界中去,和我們的孩子一起慢慢長大。
就像《大小孩托比》這本書中的托比,在爸爸媽媽的愛和包容中慢慢成長、懂事,張大成人。
★福利★
想得到這本書嗎?
關注「小柚子童書」公眾號,後台回複數字 「 0 」
加入小柚子童書閱讀分享群,即可參與本期的繪本活動~
幼兒教育專家:兒童不能這麼逗 小心影響孩子生長
孩子不能這麼「逗」「你是爸媽撿來的」「你爸媽不要你了」「你媽媽回不來了」……這些話,您在帶孩子出門的時候,遭遇過嗎?您是否也曾這樣去「逗」身邊的小孩?幼兒教育專家李躍兒表示,兒童不能逗,所有的「...
請善待孩子的20個「異常」行為
做父母是一個職業性很強的工作,但是大多數父母都是未經培訓直接上崗了。不過,我一直覺得,只要開始就不晚。1見人就哭的尷尬 典型場景:小葉子是個7個月的女孩子,長的像洋娃娃似得,人見人愛,小區的男女...
孩子叛逆期居然是好事?父母這樣做,比吼多少句都管用!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關於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長都以為是青春期。殊不知,孩子的叛逆期分為三個,其實是小孩在成長發育中的三個必經階段。第一個階段,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一般發生在孩子2~3歲時;...
關於《旅伴》這本書,6個問題問粲然
10月12日在寧波舉辦的啟發原創圖畫書《旅伴》分享會,是這本書的第一場講座,這一次的主題是:父愛創造了這個故事。分享會現場除了40多位家長外,還有20多位可愛的小朋友,在近兩個小時的分享中,作者...
身邊的皮諾曹——心理學專家周燕談「兒童說謊」
4歲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媽媽問起時,她說是家裡的小花貓乾的。威兒和爸爸媽媽吃了晚飯出門散步,路過蛋糕店,看見櫥窗里誘人的水果蛋糕,威兒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纏著媽媽要買一個蛋糕,並說「...
「拋小孩」「撓痒痒」不要再這樣捉弄寶寶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走親訪友時,碰到孩子在場,長輩們總喜歡「逗」孩子,一會兒撓特特痒痒,一會兒又拎著特特的胳膊讓特特的身體轉起來,總是能讓孩子咯咯直笑。但是,也有「意外」發生...
寶寶咬指甲是缺微量元素?還可能是心理問題
寶貝剛出生時小小的、軟軟的,家長們盼著寶寶快快長大,可以自己翻身、爬行、走路,可以咿咿呀呀、模仿學語、言語交流,可是孩子長大了會跑、會說了,各種各樣的寶貝狀況會頻頻出現,比如寶貝「啃指甲」一事讓...
同房被撞見,五歲寶寶玩性愛遊戲
朋友家的故事:家裡只有我們三口之家。一個周末的中午,5歲寶寶在兒童房睡著了。在跟孩子他爸看電影看到恩愛畫面,不知不覺地將陣地挪到了房間,「劇情」正在熱烈上演的時候,房門被推開了,「爸爸媽媽,你們...
1到10歲孩子的最好管教方法,非常詳細值得收藏
太有用了,對孩子每個階段的表現都描述的很到位。有點長,建議大家收藏慢慢看。1-2歲2歲前後的小壞蛋有多壞,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現包括:「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占有欲強、自私霸道...
如果孩子能選擇父母,他憑什麼選你?
當你想方設法改變孩子時,其實孩子也很苦惱,甚至有想過重新選擇出生,以擁有符合他們心意的父母。最近一則芬蘭公益短片《孤兒院》刷爆了朋友圈,視頻的結局讓人十分悲傷!孩子和自己最不喜歡的父母回家了
父母經常打著愛的旗號對孩子說「不可以」,毀掉的到底是孩子的什麼?
「又要買玩具?不可以!」「廚房太危險,不可以進來!」「沒做完功課不可以看電視」「不可以和小朋友搶東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詞就會在爸爸媽媽的嘴裡不斷的重複著、強調著——不可以!你是個...
聰明的父母,從不炫耀和攀比孩子
現在很多父母都崇尚快樂育兒,不求孩子能有多大的本事,只要孩子快樂就好。但是很多時候,一些父母總是忍不住要去炫耀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小時候的學習、才藝、能力,長大後的工作...